第141章

  泽田纲吉坐在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上,他俯视着半跪在他案桌前的森鸥外,瞳孔因为内心的动摇而震颤。这间办公室只有他们,就连太宰治和中原中也都被这位代理首领拒之门外。这份文件是森鸥外对泽田纲吉前进道路上的又一次考验,亦是他向少年首领递出的忠诚。无论这次对方的决意是什么,哪怕与他的最优解背道而驰,只要不触碰那不可触碰的底线,他都会听从对方的命令。
  现在的横滨、乃至整个神奈川县都已经完全失控,其影响范围甚至还在向关东蔓延,若放任不管,迟早有一日将席卷全国。哪怕是森鸥外都有种身处于洪流之中的惊愕,他们踏入了某人布下的阳谋中,从大佐干部死亡的那一刻起一切已经避无可避,他们卷入这场风波,只能逆流前进。
  对少年首领的考验亦是森鸥外的一场豪赌,他想看看,看看自己选择的“首领”,是否真的能让他看到渴望的未来,自己是否能下定决心,甚至背离最尊敬的夏目漱石老师的期许,踏上那无比危险的修罗之道。
  【纲吉君,首领,你所给出的答案,会是什么样的呢?身为人造神明的你,被神明所钟爱的你,跨越时间洪流的你,是否能够延续那无人能复刻的奇迹,让我看到名为希望的曙光?】
  纲吉缓缓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他的手甚至还在因为恐惧而颤动。他重新拿起桌上的那份文件,不过薄薄的几页纸,却罗列出了无数人的生死。冰冷的纸张上普通的一段话,就已经诉说了这四十五天内上千人的非自然死亡。而这不过是这几张纸中最普通最微不足道的一段,森鸥外不再顺从太宰治对泽田纲吉过于柔软的保护,以纸为刀,未经修饰的真相毫不留情的划开了鸢眼少年精心布置的黄金鸟笼,将最残酷的现实摆在了16岁的少年首领面前。
  这份情报是官方递出的橄榄枝,他们综合各方面的考量,决定支援自己唯一的、也是最接近超越者的少年首领,哪怕明白协助港口mafia统一连接东西方最重要的交流港口无异于与虎谋皮,但为了结束这场失控的动乱,他们毅然决然做了一场豪赌。
  “首领,我相信您能够看懂这份协议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森鸥外用着敬语,他恭敬的半跪着,甚至垂着首露出了脆弱的颈项,表现出了他的绝对臣服。
  “您在一年之前问过我,港口mafia拥有您、中也君和兰堂君这样的顶级战力,也拥有着我与太宰君这般灵活的头脑,为什么即使得到了异能许可证,依旧不能立刻统一整个横滨。我当时并没有告诉您答案,而您也没有再问过我这个问题。”
  纲吉没有说话,因为他早就在太宰治的提点中想通了关键。
  ——因为港口mafia要做“合法组织”,不是“杀人组织”。
  杀死几个人后掩盖痕迹不难,但想完全用武力征服一个组织,就不可能做到完全不透风。他们可以和官方不和,甚至有资格在对方的底线上反复横跳,却不能突破那最后的界限。否则早晚有一日会迎来残酷的镇压,从而导致整座城市的混乱与毁灭。这不是森鸥外的最优解,这种方式也绝对不是泽田纲吉可以接受的。
  这也是他们用尽手段也要得到异能开业许可证的原因。
  摧毁一切很简单,但重建很难,重建后的运营更是难上加难,但那却是最重要和核心的部分。消灭与夺取只不过是故事的开始,如同建造大楼,地基的铺垫越差劲,建成的房屋无论多么辉煌,都脆弱的不堪一击。
  而现在,这场动乱是港口mafia的危机,也是最重要的转机。
  “您可以拒绝这份协议,作为横滨的一份子,我们本就有义务阻止这场动乱,成为横滨黑夜的无冕之王,真正的主人。但这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最重要的是,这场龙头之争会被幕后始作俑者引来越来越多的境外份子,或许港口mafia可以从混乱中得到更多,也可能付之一炬。”
  “您可以接受这份协议,这份被默认的‘杀人许可’,从您签下名字的那一刻起,我们甚至可以用中也君与兰堂君的力量在一夜之间踏平所有反对势力,当然,那一定会是您成为首领后最深重的一场罪孽,但这也代表着,您可以结束这场龙头战争,解决这场混乱,而我们的下一步目标毫无疑问是整个神奈川县,然后理所当然的放眼整个关东地区,这全国经济最富饶之地。”
  森鸥外低着头,那双紫红色的眼眸涌动着饥饿的野兽一般的光芒。
  聪明如他,完全可以预料到首领室门外绝望等待着的太宰治对他汹涌澎湃的杀意,也可以想象兰堂对他激进行动的极度不满,甚至还有中原中也想将他碾成碎屑的狂怒。
  在这三个人眼中,泽田纲吉很强大也很脆弱,他的心灵过于澄澈,如同琉璃般美丽,亦如同琉璃般易碎。这场罪孽不该由少年首领背负,他应该站在他们的背后,只看到被美化修饰过的结果,在他们的保护中一点点的成长,一点点接受这个残酷的黑暗世界,直到终有一日长成参天大树,可以亲自面对一切风雨。
  这当然可以。
  但是太慢了。
  武装侦探社的社长福泽谕吉曾经说他是如同冰冷的机器一样的怪物,世间万物在他心中被标上了价码,自有一杆天秤衡量一切——对方确实没有说错。
  明明拥有这么强大的力量,明明可以更快的统治横滨、神奈川县甚至整个繁华的关东地区,拥有着这些稀世珍宝,他甚至可以狂妄地说他们可以在不算遥远的未来放眼全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