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隆基黑着脸听天幕讲述大唐有多强大,理所当然要选二,心里还在嘀咕,莫不是上天给朕开玩笑?不然怎么不直接说那玄宗有多昏聩?
  第4章 第 4 章
  赵匡胤当然读过刘昫编撰的《唐书》,但王玄策这样的小人物,唐书想必也是寥寥几笔,他根本不会去过多关注,谁知道他做了什么事。
  见兄长犯难,赵匡义道:“李唐有那么强大?这天幕不会是李唐后人搞出来的歪门邪道吧?谁不知道这李隆基毁在女人手里。再说,唐朝那么强大,怎么还亡了呢,这上面说的不知道有几句真话!依臣弟看来,我大宋以史为鉴,肯定能千秋万代,比唐朝强大到不知哪里去。就算天幕在盘点昏君,也没有我们赵家子孙!可见大宋子孙都争气,没像他们李家人,抢庶母,抢儿媳,骨肉相残,全无父子亲情!”
  赵德芳兄弟对皇叔的话不置可否,但赵普教他们读书,好像唐朝确实挺厉害的。
  “你说得有理!”赵匡胤纠结之下,选择了一。
  毕竟臣子在外有事,就应该事无巨细禀报君主,切不可擅自做决定!虽然他自己就是在陈桥自作主张,由诸多臣子支持,黄袍加身当的皇帝!但他可不愿意自己的臣子干这种事!
  ——
  朱元璋倒是想直接选2 ,毕竟自己都能把元人赶跑,害怕他个小小的天竺不成?但马皇后劝住了他,毕竟这是上天的问题,还是要谨慎小心对待。于是他朝朱标问道:“儿子,你可知这王玄策?”
  朱标回忆了一番,好似在唐书里有个印象,但又不是李药师尉迟敬德这类人,着实记不住,“爹,儿子无能,这人应该在唐书里有过记载,可确实寥寥几笔,难以记住。”
  “那就不想了,反正天幕不是说自己代入一下吗,老子就选二了!”
  ——
  “咦,这粉丝的昵称也太应景了,‘大宋赵匡胤’,还很符合人物朝代气质地选1.”阳秋看着直播乐不可支,第一次直播,观看人数竟然不少,1000+,难道历史的春天要到了吗?
  为了更应景一点,阳秋决定给这位粉丝一个合适的“惩罚”。
  这时天幕又说话了,“请这位名叫‘大宋赵匡胤’的粉丝朗诵下面一段话。”
  ——
  赵匡胤不知道粉丝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按照天幕的意思开始朗诵。
  这时,各朝各代的人都能看到天幕上出现了一个身着圆领黄袍的男人面无表情地念着一段话:
  “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州。其四十里外并西南尽属光化军,为弊邑沿边州城。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弊邑永有凭焉。”
  天幕还很贴心地展现了原文以及对应的地图……
  如果阳秋能够听见,就知道历史上那些威严肃穆,不苟言笑的君王们此时笑得又多大声。
  ——
  嬴政手抵着额头,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扬,所以借手挡住脸。
  蒙恬不同于大笑的兄长,喜怒溢于言表,但也忍住笑意,给罕见失礼的皇帝找借口,说道:“这泰山上的风真大,吹得人脸疼。”
  群臣忍住的都遮着脸,点头道:“是啊是啊,大人说得是。”
  控制不住的武将一边大笑,一边说:“给异族称臣啊,娘耶,我是不是被雷劈傻了啊?”
  “什么狗屁,割土地,送钱送礼物,当初咱们对周天子也没那么殷勤吧?”
  “我滴娘啊,丢死人了。这种人,居然是皇帝啊?”
  听到这里嬴政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换一个称号。
  ——
  “萧何,你快看,笑死朕了!”刘邦从树下蹦起来,手搭在萧何肩上,拍腿大笑,“这个‘构’真是不要脸啊,朕今天可算是找到比我还脸皮厚的人了!”
  萧何陈平觉得自家皇帝好像挺靠谱的。
  ——
  刘彻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大汉被匈奴欺负成那样都没干这种事,这人是不是脑子中邪了?还送那么多钱,朕那么有钱早把匈奴弄死了!”
  卫青被召进宫里,刚进殿就看到这一幕,“图上的燕云之地已经属于异族,那他们挥师南下,中原岂不是再无阻挡?而且又割一大片土地,这位‘构’脑子被马踢了吗?‘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这怕不是个秦二世?”
  ——
  李世民直接对长孙无忌道:“我突然觉得那个唐玄宗李隆基也还行吧,至少没有‘臣构言’。”
  长孙无忌闻言嘴角一抽,心想也不能这般比较啊!丢人还分程度吗?
  李建成被这么一打岔,想到自己前朝那位表哥,心想怪人看多了,见到隋炀帝都眉清目秀。
  ——
  南宋,公元1144年,绍兴十四年三月。
  赵构死死盯着天幕,刚才秦桧来报,说临安出现了神迹,可不一会他就亲眼看着太|祖样貌的人在天上出现,他还以为是祖宗显灵了,没想到祖宗亲自在读自己对金人是上表!
  现在这一段上表已经天下皆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