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对同甘共苦的原配,说废就废;对亲儿子,说杀就杀,一日杀三子,李世民晚年骨肉相残的时候都没你狠!对好友朝臣,说斩就斩。而且由李隆基的童年经历可以看出,在他的世界里,女人没有地位,女人不能碰朝政!上天似乎给李隆基开了个玩笑,他千防万防的女祸,最后依然用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了后人对他的评价里。】
“晚年骨肉相残?!”李世民踉跄后退,深夜的凉意透过铠甲在体内窜走,这就是报应吗?天音所说的“骨肉相残”像是一道魔咒,在脑海里反复盘旋,挥之不去。
【杨玉环对于李隆基,就是一直漂亮的宠物猫罢了,为了他的大事,都是可以舍弃的。所以,李隆基晚年国破家亡难道是因为撸猫撸多了吗!天大的笑话!】
嬴政对此无比赞同,君王无能才拉女人抵罪。从惠文王开始,秦国的后宫就被芈氏女所把持,他那位王后也是华阳夫人做主,依然娶了芈氏女,就连扶苏,也有楚人血脉。
外戚之祸,就从他这里终结吧!
——
“后世,可真是精彩!”刘邦嘴里叼了根狗尾巴草,一边听一边点评,杀匈奴可没抢儿媳妇有意思。不过女人的力量不可小觑!陈平的计策已经渐渐有了成效,再等等就能脱困了。
还有吕雉。
这个女人可不是天幕上那个傻乎乎的杨玉环,又精又狠又豁得出去!自己能迅速安定朝政,她没少出主意,自己是防不住外戚了,就留给子孙后代去解决吧。
刘邦无比乐观,他原本以为自己要交代在白登山了,没想到又找到了一条生路,真是天不亡我!
——
独孤皇后看着杨坚杨勇冷笑连连,“这就是不尊嫡妻的下场,圣人可莫学李隆基啊!”宣华夫人这个贱人!别以为自己不知道她私下在给圣人吹什么耳旁风。
还有这几个儿子,一个都不省心,对母亲视而不见,竟然敢拿着好东西眼巴巴去孝敬一个小妾!我早晚收拾了她!就像当初的尉迟女一样!
杨坚被她说得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但这个李世民,他越看越觉得像李昞怎么回事!
【‘贵妃长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诚然李隆基想留贵妃一命,但愤怒的禁军显然没有理会,最后,高力士的话彻底击垮了李隆基,‘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杨玉环是否与李隆基告别,但无疑她是悲愤绝望的,当杨玉环咽气的前一刻,想到的或许是是在蜀中自由自在的清风,而不是十一年贵妃的荣宠。】
【一个君王的玩物而已,为什么禁军会指名点姓要缢杀她呢?这就不得不提之前说过的,杨玉环此生唯一一次干政,把自己送上了黄泉路。】
第14章 第 14 章
李隆基悠悠转醒,就听到天音说【那么,马嵬驿之变背后到底有谁的影子呢?】
谁能在兵变之后受益最大,谁就是幕后主使。而有资格指挥士兵哗变的人,当然只有太子。
正如天音所说,自己老了,没有人不在乎未来,太子就代表了未来。如果太子能够平定叛乱,收复长安,变就变吧。总好过百年之后,自己以亡国之君的身份去见祖宗。
他刚才确确实实看到了太宗文皇帝,这天幕应当就是祖先派来帮他的,让他从昏聩中清醒过来。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李隆基推开来搀扶的高力士,对着天幕行了一个大礼,正色道:“罪人李隆基,恳请列祖列宗教诲。”
安史之乱还没有发生,一切都来得及。
“去请太子进来,共听教诲。”
贺知章悄无声息朝李隆基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道,这回太子的身份真正稳了。
【马嵬驿之变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六月十五日清晨,李隆基带着队伍离开马嵬驿。离开长安之时,说要去蜀地,然而蜀地是杨国忠的地盘,那里的官吏都是杨国忠手底下的人,如果去了蜀地,会不会遭到反噬?这是禁军的疑问。可是,要去哪里呢?】
【就在这时,发生了史上著名的‘遮道请留’。无数百姓哭着请求李隆基‘长安城里的宫殿是陛下的住所,渭水河畔的陵墓是陛下的祖坟,舍弃长安和祖坟,陛下您又能去哪里?’李隆基踌躇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只留下太子安抚哀怨的百姓。】
【无数百姓无奈地看着皇帝离开的背影,他们拦住了太子,‘陛下要走,我们无可奈何,但我等愿意跟随殿下征讨逆贼,收复长安。如果陛下和殿下走去了蜀地,中原的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李亨留了下来,他带着李隆基分给他的两千禁军去了扶风,去集结西北边军,讨伐逆贼,克复两京。此时,李亨身边的人马已经超过了李隆基。最后,李亨在灵武自立门户,择日登基。这样看来,李亨是最后的赢家。】
【而杨玉环,真的是个可怜人。杨国忠为什么权倾天下,后人都说是因为他靠裙带关系。事实上,杨国忠与杨玉环的关系非常单薄,与杨国忠交情匪浅的是虢国夫人!杨玉环去拦住李隆基亲征是杨国忠和杨氏姐妹劝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吓的。】
【如果有机会见到年幼的杨玉环,我想告诉她,永远永远不要去长安!】
杨玉环见天音竟然会为自己说话,一时之间不敢相信。她多想放声大哭,可皇帝眼睁睁看着,她强忍住泪水,就像平时一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