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殿内凭空显现一个大型光幕,侍卫大呼“护驾”,杨广见光幕并没有其他异样,天音清晰悦耳,心里不以为意,“这是何物?难道是上天认可朕的功绩,特地显露神迹来教朕长生不老,羽化成仙?”
  但随即天幕上的字迹让他把话憋了回去。
  高熲沉声道:“子女教育?是为何物?千古一帝,莫非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生下暴虐之君?符合描述的仅仅只有秦始皇,生下了秦二世。”
  杨广不悦,睨眼看向高熲,心里犯嘀咕,自己早晚要做出超越秦始皇、汉武帝的功绩!秦皇汉武算什么,当今在他杨广的天下!
  ——
  秦国,咸阳宫。
  嬴政苦等天音多日,他每天都担心神迹不再,他无法得知后事,不能避免大秦二世而亡的悲剧,愁得打猎都无法提起兴致,好在神迹终于再次出现了。
  “让会写字的都来,无论天音说了什么,都要记下来!一个字都不能漏掉。”说完嬴政还觉得不够,“去把公子公主们都叫来,还有李斯、蒙氏兄弟,淳于越也来。”淳于越是当今儒生的魁首,尽管秦国以法治国,但他也逐渐发掘儒学那一套并非全无作用。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连。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华夏五千年,共有皇帝494位,加上秦始皇之前的王、公、侯则有829人,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撑死不过十个人。】
  【其中,秦、隋两朝相似性极大:秦、隋都是终结了百年乱世的大一统王朝;嬴政和杨坚都是在祖业积累的前提下,依靠个人才能实现了华夏的统一;继任王朝都繁荣且强大,秦后有强汉,隋后有盛唐;最后,都是继承人靠阴谋上位,结果不争气,残忍暴虐,不惜民力,最终二世而亡。因为存续时间太短,直接导致对百姓影响力不足,尽管嬴政和杨坚在位时能保持国家的稳定,等他们一死,国家将面临四分五裂的下场,看似华丽的锦被下面早就爬满了虱子。】
  “看似的锦被下面早就爬满了虱子。”嬴政反复咀嚼这句话,越尝越有味道,太对了!他灭了六国没错,但他想要的不是什么乱七八糟一堆诸侯国,他要的只有一个秦国!他要人心归秦,他要山东士子听话,他要长生,要成仙,要天下所有的土地和黔首都归大秦!
  可偏偏灭国容易,灭人心难。锦衣玉食容易,长生不老难。
  但天音所念的句子,想来就是后世王朝了,说不定连顺序都没有变。汉,又是谁?
  ——
  “朕统一华夏,灭南方陈国也是轻而易举,跟秦始皇要弥合六国人心的艰巨相比,大隋怎么可能四分五裂?”杨坚很是不理解,自己的功绩彪炳千秋,勤俭爱民,怎么可能不得人心,死了大隋就快亡了?
  孤独皇后蹙眉道:“圣人还是多关心关心二郎吧!天音说继承人都是靠阴谋上位,说不定将来大郎会谋害二郎,这不就又走回了老路子?”
  杨坚道:“难道要朕杀了大郎?”自己又不是那个李隆基,冷血无情,犯不着杀亲儿子吧。再说二郎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了,还能被大郎暗害,也太没用防备之心了。
  “当然不是!”独孤皇后忍不住在心里白了杨坚一眼,“圣人何不效仿曹魏。”
  曹魏对宗室的限制可谓是空前绝后,从曹丕曹植两兄弟开始相互猜忌,曹丕天生度量小,本事又跟曹植不相上下,上位后自然容不得曹植,最终曹魏皇帝猜忌宗室,打压宗室,最后就是宗室在封地上乖得跟什么似的。
  杨坚摇头,说道:“那你怎么不见最后曹魏无人执掌大权,司马氏篡位的结果?”
  独孤皇后分辨道:“可大隋与曹魏并不一样,不过是借鉴一番罢了。如若圣人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妾自当支持。”
  【先说隋朝。隋炀帝的暴虐和好大喜功,原因有二,一个是父母不是好榜样,没教好孩子,一个是他通过阴谋上位,急于证明自己。隋朝二世而亡不光有隋炀帝的操作,还有国家原本就有问题。】
  【所以要从他的父亲,隋文帝杨坚说起。】
  【杨坚可以算得上‘千古一帝’,可要说自古大一统国家中,得国最容易的莫过于此人。】
  【嬴政继位后辛辛苦苦经营了不下十年才敢靠家底发动统一战争,一打就是十年;】
  【刘邦建国只用了三年,但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发家,正儿八经从草民到天子,大汉天下都是他一刀一剑打下来的;】
  【刘秀运气太好没错,号称位面之子,但事实上刘秀空有宗室名头,白手起家,东汉也是真刀真枪打下来的;】
  【西晋篡位,把自先秦的道德体系干得稀碎,但从建安十三年司马懿入仕到咸熙二年司马炎称帝,一共57年,经历四代人,西晋存在五十一年,司马氏被骂两千多年;】
  【唐朝建立也是李渊父子真刀实枪打出来的,尽管有关陇集团的支持,但平定叛乱,统一华夏也是正经的功勋;】
  【赵匡胤篡位也是真的,但赵匡胤本人也十分能打,后蜀南汉南唐,大半个南方都是他打下来的;】
  【朱元璋自不必说,乞丐出身,还不如刘邦有个泗水亭长的职位,南征北战十多年成为九五之尊,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