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还有杨玄感,这是越国公的儿子,一直以来深得皇帝信任,外人不知道天音所说的未来之事,突然诛杀功臣之后,朝堂重臣,所牵扯的东西怕是不少。
高表仁见父亲愁眉不展,询问缘由,高熲知道大儿子有勇有谋,且好友众多,于是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
“父亲,万万不能助纣为虐,这道圣旨不能拟!”高表仁打发走了传令的太监,与父亲谋划,“能拖一时是一时,等那位气数已尽,咱们再另行大事!”
高熲心里也有想法,自古都是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他对那个位置没兴趣,他们高家也没人有本事去沾染一二,倒不如混个从龙之功,将来庇佑家族。
想明白了这些,高熲赶往皇宫,劝说杨广要静观其变,不能无缘无故诛杀朝堂重臣,要慢慢来,找个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也是,出师有名。”杨广听从了高熲的建议,待到日后抓住这些叛臣的小辫子在杀。但此时严密监视必不可少。
第42章 第 42 章
宇文化及已经官复原职了, 还继承了父亲宇文述的爵位,这段时日重新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可谓是风光无限。
接到皇帝让他统率金吾卫的圣旨更是直接当场跳起了舞, “什么, 诛杀唐国公和吏部尚书满门?公公,这不会弄错了吧?”
杨广的贴身太监悄声道:“大人是在怀疑圣人的旨意?还是认为奴婢假传圣旨?”
“绝无此事!”
皇帝随即召见宇文化及, 让他时刻监视李杨两家, “又不杀了?”
虽然皇帝朝令夕改已经很常见了, 但宇文化及依然对今天接到了两个命令好奇不已,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皇帝下达这样奇怪的命令?
但不管怎么样, 自己算是熬出头了,宇文家也能再风光起来了。宇文化及轻车熟路来到平康坊, 意外遇到了同样留恋在此地是高弘德。
这高弘德是齐国光高熲的二儿子,跟他稳重的大哥不同,高弘德就是一个留恋烟花巷的纨绔子弟。但毕竟是真宰相的儿子, 与之交好百利无害。
宇文化及故作偶遇,与高弘德攀谈起来, 二人“相见如故”,随即谈天说地, 不知不觉酒过三巡。高弘德叹息一声, 竟然转过头去擦泪。
“高兄, 何故伤怀。何不告诉弟弟我, 弟虽不才, 或许能为高兄解惑呢?”
高弘德哀泣道:“我哭自己福薄, 竟然现在才于宇文兄相熟。以往得知宇文兄是长安一等一的风流贵公子,只是无法结识。现在上天垂怜, 与宇文兄相谈甚欢,也算了却平生一大愿。”
宇文化及疑惑道:“高兄如今正在壮年,何故做此垂目之叹?”
“我是为宇文兄哭啊!”不等宇文化及询问,高弘德哭着道:
“今天我父亲去觐见圣人,忽然出现神迹,告知圣人未来之事。神迹说用不了几年,百姓受不了皇帝暴虐,纷纷揭竿而起。宇文兄你身居高位,也参与谋反,事成后屠戮杨氏宗亲,搅得天下大乱!我父亲回来同我大哥商量家族未来之事,被我在书房外偷听到了。兄长若是不信,那今日为何兄长担当金吾卫将军重任?这就是圣人是试探兄长是否忠心啊!而且圣人一定让兄长去监视国公和吏部尚书两家人,那是因为神迹也说了这两家人会谋反!圣人知晓兄长与李杨两家会联合起来,才会把监视一事交给兄长。若是将来兄长没有发现谋反迹象,圣人会怀疑兄长包庇,若是兄长发现了谋反迹象,那将来新朝建立,宇文一族都不会有好下场!”
宇文化及听前半句话还在心里好笑,觉得是高弘德酒喝多了,但越听到后面越不对劲,因为圣人让他监视李杨两家,这是机密!高熲是先皇留给皇帝的顾命大臣,而宇文氏与高熲素无往来,高熲不会无故陷害他。
那就只能是,高弘德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宇文化及顿时酒醒了一半。
当今皇帝心胸狭隘,疑心病又重,还凶残狠毒,刚愎自用,不听劝,被他怀疑的对象,都没有好下场。宇文化及想到这些,无心喝酒,同高弘德告别后魂不守舍地回到家里找来弟弟宇文士及商议。
这天夜晚,高弘德快马加鞭去了太原,高熲的小儿子高盛道偶遇了杨玄感。
——
杨广掌握了高句丽的舆图,认为打败高句丽万事俱备,只欠出兵,于是第二天就下旨,征发士兵八十万,号称一百万,朝高句丽进兵。同时征发民夫一百万修建战船,要在入秋前全部完成。东北天寒地冻,入了冬胜算大减。
这段时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民间有几波流民起事,但都没有惊动朝堂,地方太守发兵就能镇压下去。
而杨广自认为胜负已定,同时在逐步收回李渊父子的兵权,解除杨玄感吏部尚书的职位,他相信自己已经改变原有的历史轨迹,又怀念起江南的烟雨朦胧,柔情缱绻,于是在三月里再次带着浩浩荡荡的人马巡游江都。
就在杨广的龙舟在长江上缓慢前行,皇帝和宠臣宠妃在享受江南之美的时候,长安被杨玄感占领;李渊联合突厥在太原起兵,挥师南下,占领洛阳。至于理由,显而易见是皇帝不惜民力,大兴土木,搞得民怨沸腾。李、杨二人是感念天下百姓之艰难,不得已行越轨之事。
杨广急忙召见宇文化及,要他带着禁军北上作战,又向天下将士下旨勤王。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圣旨被高熲截胡,取而代之的是继续征发百万民夫北上修建七座宫殿,效仿北斗七星,以镇压邪祟。如果在半年之内做不到,等待他们的就是家族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