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而大宋呢!用女人抵债,怎么想得出来啊
  赵匡义恍然大悟:“原来没有异族来跟大宋和亲,是看不起我大宋啊!”
  赵匡胤:……
  【这些是第一批女人,宫女、歌女、民女、官员夫人、倡优。送给金人还债的人无法统计!赵桓对此并不在意,赵佶也希望尽快把皇帝换回来,金人也不太满意——太少了。】
  【与这些的可怜女子一起送给金人的,还有教坊司四百人,画工一百人,医官一百人,数不胜数的杂戏、学生、金银匠人……除此之外,金人搬空在宗庙祭品,皇帝、皇后、官员、诰命夫人的礼治用品,就连朝服都在其中。乐器、基层官吏、救、米、油、伞等人员和物品都被搜刮干净。】
  【而史书中记载的这些‘礼物’名单仅仅是金人索取的一小部分。】
  【毫不夸张地说,金人带走的东西完全足够他们再建一个国都。】
  “蛮子!土匪!强盗!”赵匡义怒不可遏,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排位前供奉的珠玉珍宝被金人粗鲁地塞进箱子,气不过揪着赵桓阴恻恻地说:
  “你怎么就同意了?谁给你的胆子同意的?汉家的东西都被抢到北方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去北方当皇帝呢!”
  赵桓哭诉道:“打又打不过,赶又赶不走,跑又跑不掉,太宗爷爷,您说,还能做什么?”
  【这些足够给皇帝‘赎身’了吗?还不够!】
  【金人一直找理由扣下赵桓,为了皇帝早点回去,靖康二年二月初七,太上皇赵佶只能出城去找金人求情。没想到羊入虎口!或许赵佶这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这一次踏出汴京城,他一生都没能再回来了。只要赵桓想表现出一点回宫的想法,就会被金人呵斥,在他们看来,赵桓不是中原王朝的天子,而是一只可以随意宰杀的畜生。】
  “我就这么死了?金人杀死的还是被你气死的?”赵佶不可思议地问道。
  赵桓懦懦地说:“父皇,儿臣也不知道啊……”
  “废物!”
  【皇帝和太上皇都被敌军扣押,汴京群龙无首,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金人决定废黜赵家天子。】
  【金人扯下赵桓的龙袍,将他和赵氏贬为平民。五代十国的石敬瑭给契丹人当儿子,献上燕云十六州,这是中原的王朝第一次像异族称臣;现在,宋朝的皇帝被金人废黜,细数华夏五千年,也仅此一例。当然末代王朝有其特殊性,不在其中盘点之中。】
  【其实,直接占领中原,灭了宋朝都比慢慢给宋朝放血更容易让人接受。放血又不放干,让这样一个羸弱王朝还能苟延残喘一百五十年祸害百姓!】
  李世民被气笑了,“我只知道天朝上国废黜边疆小部落,没有异族蛮夷干在太岁头上动土的道理!”
  宋朝在不争气,那也是汉人王朝,“待我解决了突厥、回鹘、吐蕃这些当务之急,再把契丹一并处理了。只是不知这金人是哪一个部落的?”
  “从天幕给的金军攻辽路线图来看,应该是靺鞨族的后代。”长孙无忌平静地说:“如今靺鞨为高句丽所控制奴役,最强大的是地处最北边的黑水靺鞨。从金军起兵的地方来看,确实是黑水靺鞨的后人无疑!”
  想不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部落,四百年后竟然会嚣张至此。
  长孙皇后可以预想到将来的皇帝陛下有多忙碌,叹了口气,“极北苦寒之地,也太远了。”
  【废黜皇帝的信交到赵桓手上,尽管他很诧异,但不得不认下,连忙写信回汴京,让赵氏皇族出城。由于金人掌握了皇帝谱牒,除了在外逃命的康王赵构,赵氏皇族中与皇帝血缘相近的没有一个漏掉了。】
  【换句话说,太宗皇帝赵匡义的子孙都成了金人索要的对象,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子孙也只有小部分幸免于难。也幸好是因为赵匡胤的子孙成了皇帝远亲,没被全部抓走,当赵构在南方再建宋朝后,由于他被金人吓出了生理问题,一生无子,只有选择赵德昭的后人当嗣子。】
  【赵二或许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思将皇位留在自己这一脉,却不曾想好几个子孙绝嗣,一百五十年后,皇位再次回到了赵大子孙手中。】
  【同时,金人另一个统率粘罕在第一次金军南下的时候没有捞到汴京城的好处,于是他们也要同等价位的酬军费。如果没有,那就用女人来抵债吧!】
  “绝嗣?!”赵匡义霎时呆住了,“这就是报应吗?”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自己编造“金匮之盟”是为了继位的合法性,那么自己死了皇位应该给赵庭美,但自己逼死了兄弟侄子,就为了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儿孙。
  赵匡胤道:“说是报应,大宋的下场就是我欺负后周孤儿寡母,背恩忘义的报应。”
  【金人立刻派人盯着,严防死守王妃、公主后妃、侍女逃走——比起平民女子,金人将领显然对中原皇族女性的兴趣更大。】
  【按照金人的要求,后妃、嫔御、亲王、王妃、公主、驸马,也就是赵氏皇族全部都归金人。百姓彻底绝望了,他们拦住燕王的马车,‘皇室都走了,一城的百姓怎么办呢?国祚断绝了吗?’,燕王没有办法,哭着说‘金人的命令,太上皇和皇上都没有办法,我又能怎么样能?’百姓中有人回答‘我们愿意与您一同赴死。’】
  【然而这话被人听见了,很快这些人都被处死。尽管百姓每天在城门口跪请金军放过皇帝,但都无济于事。但逆反之心是压不住的,越来越多的民变和起义,汴京城内每天都有大量烧杀抢掠的事件发生。官府已经丧失了威信力。大概是百姓还对赵家皇帝有期待,起义并没有大规模,很多都被扼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