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五年后,赵佶去世,二十六年后,赵桓去世。赵桓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经在江南当上了偏安的皇帝,而靖康耻|辱的标签一直伴随他,直到千秋万世之后依然没有改变。但是,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个人一直为了拯救二圣而拼杀,就要成功的时候被冤杀。】
  【因为,迎回了二圣,那临安的皇帝又该如何自处呢?】
  赵匡胤突然觉得还有更让他受不了的事。他也已经能想到历朝历代的皇帝该如何嘲笑他了!
  “报应,都是报应!”
  【康王赵构,赵佶第九子,准确地来说他的头衔应该是:千古昏君保十争三,大金忠臣完颜构、抗宋名将、风波亭‘大捷’幕后主使、摸黑高宗庙号者。】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各朝皇帝臣子:???
  刘邦还沉浸在愁绪中,天音之话让他瞬间打起了精神,“老赵家的皇帝莫不是养了别人的儿子?!我以为他们够窝囊了, 没想到心甘情愿当王八啊!”
  这话一边说一边瞅着吕雉。
  吕雉淡淡道:“陛下,这位神明说话喜欢明夸暗讽。”
  她着实不明白皇帝眼神神明意思,难道怀疑自己的盈儿不是他的种?盈儿可不像他父亲那样,薄情寡恩!而且天音的话不难琢磨,稍微一想救知道怎么回事吧。
  ——
  赵桓弱弱地问:“完颜是金人的姓啊,九弟怎么会……”
  赵匡义看着半死不活的赵佶,啐了一口,斥责赵桓道:“说你蠢笨你还真是不聪明!你的好弟弟都能是千古昏君了保十争三了,他干的事一想就知道比你强不了多少。”
  【对于汴京百姓而言,金人走了,是大喜事,终于不用过生不如死的日子了。但是太上皇和皇帝都被带走了,汴京无主,又该怎么办呢?百姓们现在不可能想到,将来他们连同汴京城都被抛弃了。】
  【与忧喜交加的百姓不同,张邦昌只有恐惧。他是金人立的皇帝,名义上的中原之主,实则是金人的傀儡。但他毕竟是宋朝的臣子,也没有篡逆的心,现在金人是把他架在火上烤,而能接替皇位的康王又是出了名的小心眼。】
  “朕小心眼?你全家都是小心眼!”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
  天音讲述二圣的时候他表面上又是忧愁又是愤怒,实则心底暗自窃喜。若不是金人搞了一出靖康之变,他怎么能成为九五之尊呢?虽然金人劫掠狠是狠了些,但金银没了还能挖出来,女人没了还能生出来,而且这些都是二圣搞出来的,他是代表了希望的新君。
  往昔的耻辱跟他半毛关系都没有。
  可是,抗宋名将,大金忠臣都是什么玩意!他一听就明白这是讽刺自己呢!
  【赵构是赵桓的弟弟,在金人第一次要求送亲王当人质的时候他主动请缨,中途逃走,理由是前往河北等地组建军队抗击金军,实则他的军队都没有打过几场仗。】
  【要说华夏历史上最丢人的皇帝,赵佶父子三人绝对能排前三。赵佶赵桓丢人大部分因素是由于赵大以来的军事建设有问题,打不过;赵构丢人完全是因为打得过,但他贪生怕死。】
  第67章 第 67 章
  【赵构听说皇帝和太上皇都被抓走了, 金人已经离开了,但他还是不敢回汴京,只是象征性派兵‘收复’汴京。而汴京城内的官员和百姓都不敢有任何异议:对于百姓来说, 新皇代表希望, 或许这一个皇帝能带给他们富足安宁的生活。】
  【对于官员来说,这是皇室独苗苗, 未来铁板钉钉的皇帝, 宋朝还没有亡呢, 得罪皇帝能有什么好处?更何况,这些幸存的人心虚!】
  【在金军围困汴京城的时候, 这些士大夫们并没有表现出他们应有的气节。宋朝士大夫一直高呼儒学教化, 认为宋朝羸弱是因为道德素质太低。然而在此处国家危机时刻,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官员没有守住城池土地, 金人将汴京洗劫一空,就连皇帝都被抓走当了俘虏;朝臣为了自身的安危于富贵,无条件服从金人的要求, 助纣为虐,大肆搜刮金银财物, 抢夺女性,甚至选出了一定新皇帝, 而且还当着金人的面跪拜新皇。】
  【士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节, 平时把仁义道德看得比什么都重, 用之乎者也攻击政敌, 压制百姓, 强迫女子, 到了危难关头就把儒家道德抛却一空!一群贪生怕死之徒还标榜自己是高傲有节的士大夫,若是至圣先师知道了怕是要羞愧而死!】
  【宋朝十之八九的文人士大夫都是对内重拳出击, 对外唯唯诺诺。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简直侮|辱先贤经典!孔子孟子可以没有说过对灭国外患卑躬屈膝!】
  【总而言之,在靖康之耻中,他们的表现太不儒家了。】
  “胡言乱语!妖言惑众!”南宋临安的致仕文人范琼拄着拐杖立在门口,对天幕骂骂咧咧。
  当年若没有他们,汴京城指不定被霍霍成什么样了!他们殚精竭虑保下了满城生灵,竟然被这妖孽嘲讽!
  “老爷别为这妖孽生气,若是夫人知晓了,不知怎么担心老爷呢。”丫鬟按照往常的程序劝慰这范琼。心里却止不住地翻白眼,她可是听说了这范老爷当年为了保住自己的家族,可是把皇族搜了个干干净净。
  原配夫人见了金军的在大街上强迫女人,被金军吓得病死了,这转过头就迎娶年轻貌美的新夫人,她真替原配夫人不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