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身体硬朗得很,连拐杖都不用。
  “爷爷。”
  郁君衍走到近前,还是伸手扶了一下郁国荣。
  郁国荣拍了拍郁君衍肩膀。
  然后将视线落在郁山身上。
  郁山笑着问好,等和老爷子寒暄一番后,又将视线落在郁君衍身上。
  哪怕这位少年才年仅16,自己怎么说也算个长辈,但他可不敢怠慢分毫。
  “没想到小二爷也跟着过来了。”
  郁君衍嗯了一声:“学校放假。”
  郁山下意识噎了一下。
  传闻中这位郁家小二爷的行事作风,总能让人忽略对方还是正在上学的年纪。
  “是是,倒是我忘记了。”
  也不怪他忘记,谁家这个年纪都手握权柄了,还要在学校挂着名啊。
  这位郁家小二爷能说道的地方可太多了。
  话题拉回正轨。
  郁国荣此次带着小孙子低调前来,明面上是为了祖宅翻修的事情,还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
  至于什么时候离开,恐怕还要看真正的目的是否达成。
  作为昭玉镇的镇长,郁山不过是名义上牵头行个方便罢了。
  但该尽的“地主之谊”还是要尽。
  昭玉镇很多地方都是郁家帮着出资和建设的,这会儿主人家到来,怎么说也该邀请看看才是。
  “爷爷,我陪您。”
  郁君衍转了下手腕上的佛珠,见郁国荣看过来,淡淡开口:“您放心,我还不累。”
  少年神色淡然,长身玉立,倒是一点看不出才从死神手上拉回一条命的样子。
  大概是早已经习惯了。
  不过消息被封锁,郁山也不敢多猜,只觉得这位郁小二爷果然如传闻中一样,看着就不好接近,仿佛什么都引不起他兴趣一样。
  也不知道带去学堂,会不会把孩子们吓哭。
  ............
  “前面就是镇上的学堂了。”
  昭玉山的小学堂,仿古风建造,砖墙红瓦,窗明几净。
  还未走到,就能听到朗朗读书声。
  再透过明亮的窗户看过去,就能看到孩子们在上课。
  方以恒和方以知兄弟两,就缀在郁君衍身后跟着,哥哥目不斜视,弟弟东张西望,看什么都新奇似的,恨不得脑袋前后长出八只眼睛来。
  突然方以知脚步一顿,指着前方诶了一声:“那怎么还有个孩子?”
  因为是跟着郁家一起过来的,郁山不好忽视,连忙顺着方向看过去,等看清楚之后,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实在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来。
  就见前方学堂的一扇窗户外面,有个小孩站在了一个石墩子上,正踮着小脚扒着窗台边边。
  看身量个头,那孩子大概也才5岁左右。
  小鞋子小衣服倒是干干净净,就是看上去有些不合身。
  只是看背影和身体露出来的部分,倒也并不干巴瘦弱,甚至还白嫩嫩软乎乎的,仿佛是哪家娇养出来的一样。
  窗户里面在跟着老师背九九乘法表,窗户外面的孩子就踮着脚看着。
  “这孩子没上学吗?”方以恒皱了皱眉问道。
  郁家出资,在这里上学基本上都是免费的。
  这个年纪,完全也可以上这里的学堂。
  若不是还顾及面子,方以恒其实想问的是,这孩子为什么只能在教室外面听课?
  说话间,方以恒还看了他们家二爷一眼。
  郁家一直以来都会做慈善,只不过自从他们家二爷出生以后,慈善就做得更多了,成倍的增长。
  为了行善积德,给他们二爷积福祉。
  结果这里却有孩子不能上学......严重点来说,这岂不是损德的事?
  “不是不是,哎呦,误会啊,不是这回事儿。”
  郁山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连忙否定三连——
  “我倒是想让这孩子上学,可他自己不愿意上啊。”
  方以知又指了指前面:“那样子是不愿意上的?”
  那小模样,听得可认真。
  连后脑勺都透着一抹求知欲!
  “是真的。”
  郁山不知想到什么,表情又有些复杂难言。
  “这孩子叫白昊,其实不是咱们昭玉镇上的,是......是老周不知道从哪里捡回来的孩子。”
  “老周住在昭玉山上,是昭玉山上山神庙的庙祝。”
  昭玉山上有座山神庙。
  虽然郁家买下了昭玉山,但也只是因为郁家祖坟在其中,至于旁的,并未干涉多少。
  所以山上的山神庙尽管早已破败,可也一直都不曾拆除。
  “老周,周录,他年纪大了,性子又孤僻,和镇上人来往的少,我们知道他带回来个孩子,也是好些天之后的事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周没把孩子送进学堂。”
  郁山说着,不禁叹了口气:“结果等我去山上想找他说说这件事的时候,却发现老周已经去世了。”
  “......是这孩子亲手火化下葬的。”
  说到这里,郁山也忍不住嘬牙花子。
  一个孩子......才5岁。
  不过郁山还是想把孩子带下山,然后找户人家收养,再送他去学堂。
  但这孩子当时怎么说来着?
  他说......
  “他说他要在山神庙当庙祝,还不能走呢。”
  一个5岁的孩子,煞有其事地说要当庙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