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因此,他亲自将证据送到皇帝手中,并详细陈述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皇帝听闻此事后,面色凝重。
他知道北静郡王豢养私兵,只是没想到,这里面还有金陵地方官员的事情。
若是这一次不是两江总督亲自“剿匪”,只怕那个“小山匪”便要被隐匿了下去。
事不宜迟,皇帝立即下令召集皇族、勋贵以及公卿大夫等,共同商议此事。
在朝堂上,林芃又将本案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此事涉及北静郡王,依律,当由各位商议之后,方才能定罪。”
皇族来了几个人,都以太上皇的二弟、当今圣上的二叔——永安王为首。
只见这位永安王爷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几个勋贵淡淡开口:
“不过是当年跟着先祖们打过江山,这才封了个异姓王。如今竟然心思大了,自然是不能留的!”
说完,又挑衅的看了一眼站在一众勋贵前面的石守业。
石守业:别看我,我也觉得水溶这小子该死!
其实这几日下来,石守业已经在心里将北静郡王骂了无数遍了!
他们勋贵向来秉承的都是:“小打小闹无所谓,大是大非站好队”的理念。
谁曾想,这么多人都严格遵照父辈们的遗愿,不断的小打小闹,踩在当今的底线上蹦跶。
可偏偏就出了水溶这么个“志向远大”的!
仅凭他一己之力,就将勋贵们的处境,拖进了无尽的深渊!
可以预见,勋贵们的好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想到这里,不只是石守业,甚至在这里的众勋贵们,都忍不住在心里狠狠的骂了一遍北静郡王。
故而,勋贵当中,并没有人敢为北静郡王说话。
公卿大夫们可就没什么顾虑了,那不好听的话,张口就来。
尤其是国子监祭酒,孙老大人,此刻正拄着拐杖,口若悬河的批评北静郡王水溶。
只是这位老大人不知怎么回事,许是对勋贵们怨念太深,这说着说着,就把在场的一众勋贵都带了进去。
什么朝廷的蛀虫败类之类的,直把勋贵们贬的一无是处。
这下好了,本就憋着一肚子火的勋贵们,可算是找到了宣泄口了!
这其中,最为激动的当属一直站着打瞌睡的东平郡王了。
只见,这位郡王此刻已经撸起了袖子,对着孙老大人说道:
“你这老匹夫,竟然这么看不起我等,想来定是比我等更能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了?”
“既如此,就由小王来领教领教你这老匹夫的高招!”
说着,便要脱下外面的袍子,与那风烛残年拄着拐杖的孙老大人,大战八百回合。
林芃忍不住,看了一眼浑身腱子肉的东平郡王。
又看了看都快要站不稳的孙老大人,由衷的在心里赞叹一声:领教了,领教了!
孙老大人却只能用手,颤抖着指向东平郡王:“你···你···你这简直是斯文败类!”
只是东平郡王并不以为意,反而说道:
“皇上,孙大人想要跟臣比划一番,这里实在太小,臣这就去北城门外,等着孙老大人!”
说罢,又对着孙老大人说了一句:“谁不来谁是孙子!”
然后就一溜烟的跑了····
众人只能将目光转向皇帝,只见皇帝淡定的开口道:
“想来,东平郡王是想换个地方与孙大人交流,来两个人送孙大人过去吧!”
第261章 林芃:你认识我?
皇帝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两个侍卫走到孙老大人的身边,准备扶着他前往北城门外。
孙老大人此刻面色涨红,他显然是没想到皇帝会真的同意东平郡王的提议。
他虽年迈,但仍是文人傲骨,此刻被东平郡王如此挑衅,心中怒火中烧。
然而,他毕竟年迈体衰,实在无法与身强力壮的东平郡王相较量。
在众人的注视下,孙老大人被两位侍卫扶着,颤颤巍巍地离开了朝堂。
而东平郡王则早已跑得没了踪影,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跑回家了,还是真的去北城门外去了。
众人心里不禁为孙老大人捏了一把汗,瞧这颤巍巍的身子骨,可别被东平郡王揍出个好歹来!
目送孙老大人离去之后,朝堂之上陷入一片诡异的静谧之中。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有些拿不准皇帝的心思。
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若是以往,皇上理应趁此机会,将勋贵们一窝端了才是!
可是今日,皇上怎么会这么纵容东平郡王呢?
不过,不管其他人怎么想的,勋贵们这会儿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看来,皇上多少还是眷顾他们的!
皇帝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心中冷笑不已!
倒不是皇帝有多大方,而是今时不同往日!
若是太上皇还死拽着权力不放,那今日勋贵们自然是要吃些挂落的。
可是,太上皇放权了,甚至自己还跑到了荣国府去哀思贾代善了!
皇帝头一次觉得,贾家父子实乃国之栋梁!
不过,太上皇在跑出宫之前,到底还是把皇帝叫去了大明宫,多少指点了些帝王之术的!
故而今日,皇帝才会在孙老大人过界了之后,纵容东平郡王跳出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