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年初一一早,皇家祭祀,盛轩帝带着众人前往皇庙祭奠。
  太子趁机给胡月上了玉牒,请封了二品诰命。
  盛轩帝念着他昨晚识趣,没有惹事生非,便顺了他的心,如了他的意。
  即将离开时,石川跑到墨云策耳边低语,“世子爷,属下刚才无意间遇到了认识史安的人。”
  “哦?”
  这可真是意外,宫内找了许久都没有消息,居然在皇庙遇上。
  墨云策向宣王打了声招呼,便与石川一起离开人群。他们没有发现,人群中有双眼睛看了他们一眼。
  石川推着墨云策走向皇庙,一处偏僻的角落,暗卫正守在一个白发老者旁边。
  那人看上去身形佝偻,面容沧桑,穿着破旧的内侍服。
  “世子爷,就是他,暗卫无意间掉落的画像被他拾起,他说认识此人。”
  墨云策接过画像展开。指着上面的人像问道:“他是谁?”
  老者沙哑的说道:“他叫史安,是王公公的义子。”
  “哪个王公公?”
  老者回想道:“忘记了。”
  他停顿了一会儿,又道:“只记得那个王公公被发配去守皇陵了。”
  “皇陵?”
  墨云策的脑中闪过一丝亮光,正要细问时,一只小小的飞镖射进了老者的胸口。
  暗卫和石川立刻警惕,向四周查看,有人追了出去。
  墨云策托住老者的头,“王公公叫什么?”
  老者的嘴蠕动了两下,垂下了头。
  墨云策将老者慢慢放下,嘱咐道:“厚葬!”
  一刻钟后,暗卫来报。
  “世子爷,人跟丢了,应该是皇庙的人,对地形特别熟悉。”
  “将皇庙的人彻查。”
  已在回宫路上的盛轩帝听到消息,让暗卫传话:“告诉世子,不必有顾忌,彻查到底。”
  午膳时,墨云策回到了宣王府,众人都在等着他。
  墨云策没有多说,只是招呼大家用餐。
  饭后,墨云策和宣王特意拉上芮锦希一起进了宫。
  养心殿。
  盛轩帝早已等着不耐烦,看到墨云策急问,“可有收获?”
  墨云策这才说道:“凶手自尽了,可以确定的是,不是炼魂阁的人,与英国公府没有关系。”
  盛轩帝不吭声,等着他说下文。
  “皇伯,我需要调阅皇宫二十年前的内侍记录,还有被发配到皇庙、皇陵的内侍名单。”
  盛轩帝点头,“让崔福帮你找。”
  “皇伯,现在看来,盗墓案、镖师案、兵器案,还有那个妆盒,这些背后的人应该与皇家有关。”
  墨云策紧盯着盛轩帝的脸,观察着他的表情,“皇伯可有怀疑的人选?”
  盛轩帝默默摇头,“若说怀疑谁?除你父王外,其他人都值得怀疑。”
  芮锦希疑惑道:“若是想谋权篡位,私造兵器,私募军队足以。”
  “为何要费劲的盗了一座空墓?还要刻意的售卖随葬品,还把凤冠留下了。”
  若真是皇族人做的,盗墓岂不是多此一举?
  盛轩帝等人也想不通,若不是查盗墓案,就不会发现幕后人私造兵器,笼络将士。
  一番分析下来,好像盗墓才是重点。
  芮锦希小心的问道:“瑜贵妃生前有仇人吗?”
  这话墨云策之前也问过,皇帝没有回答,就在他以为会再次失望时,盛轩帝看了宣王一眼,宣王开口了。
  “你们姨母与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伯一见钟情,你们皇伯对她相见恨晚,为了留住你们姨母,你们皇伯发誓,后半生会独宠她一人。”
  当时还是太子的盛轩帝说到做到,并许诺将以天下为聘,待他登基时,立她为后。
  后来,盛轩帝代先皇远征,正值瑜贵妃被人栽赃,污蔑之时。
  两难之下,为了保护瑜贵妃,盛轩帝将她送去了皇庙,哪知有人造了假信,骗瑜贵妃回宫,途中遭遇行刺,就此失踪。
  盛轩帝凯旋归来,得知消息,寻找多年无果,众人认为瑜贵妃早已身亡。
  所有人都认为是皇后做的,可最后的证据指向的是陶嫔。
  盛轩帝一怒之下赐死了陶嫔。封瑜贵妃为皇贵妃。而盛轩帝在瑜贵妃失踪后再未踏入后宫。
  芮锦希为盛轩帝的专情动容,沉默片刻她突然道:“皇伯,你可曾想过陶嫔是冤枉的,而真正的凶手,你并未抓到。”
  盛轩帝盯着芮锦希,只听她又说道:“盗墓的人一定是仇恨瑜贵妃的人,除了那个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有被冤枉了的陶嫔的家人。”
  芮锦希的分析,让墨云策和宣王都觉得合理,盛轩帝的脸色特别难看。
  第240章 当年的事(二)
  夜晚,盛轩帝独自坐在黑暗中,思考着芮锦希的话。
  不知过了多久,盛轩帝暗沉的说道。“掌灯。”
  崔福立刻带着小内侍进屋点灯。
  养心殿顿时亮堂起来,崔福让小内侍们都出去,他走到盛轩帝一旁,安静的等待。
  良久,盛轩帝开口,“崔福,朕当年真的冤枉了陶嫔吗?”
  “皇上,奴才觉得没有,但她不是幕后主使。”
  盛轩帝点头,“如今想来,她只是参与了。可惜,陶家一百多口被灭,此事已无从查起。”
  崔福叹口气,突然说道:“皇上,陶家当初会不会有人躲过一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