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待他发现时,风中已然卷上沁脾的凉意。
忽而立秋。
夏季周而复始,夏季到此为止。
第56章
次年·春。
四月十五, 牧家老太爷牧赟溘然离世。
老者辞世的讣告,仿佛深海灯塔发出的返航信号,使散落世界各地的牧家人纷纷赶赴香港故居吊唁, 而这并没能给这个庞大的家族带来多么大触动。
那位年轻的家主早已掌控了整个家族的舵轮, 牧氏的未来和盛衰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家主的意志无人可以扭转,这是强大家族必要的规训。
香港一连多日阴雨,沉重的铅灰压在这座水木清华的祖宅上空。
葬礼结束后, 老太爷膝下的子孙后代穿越道道门廊,最终如一盘沙似的散去。
宗祠重归阒寂, 唯有牧氏的家主站在那里,久久没有离开。
地面没有阴影,白色雨花四下里绽开,丝丝缕缕的雨水漫浸了他纤尘不染的鞋底。笔挺的裤脚被打湿, 在风雨中飘摇, 像系在桅杆的帆。
良久,家主的目光从台前灵位落去正堂,那把他从前不屑一顾的家主椅依旧沉默而长久的矗立原地, 望尽了这个家族的兴衰更迭。
堂前凼凼积水被踩破, 阴影自下而上的漫延这把家主椅, 从指尖滑落的雨水坠在扶手, 又被一只骨感分明的手全然笼覆。
这把椅子曾经承载过每一任家主,而它现如今的主人,在继承家族九年后, 才第一次坐下。
他坐在檐下, 听淅淅沥沥的雨,那双沉静冷漠的黑眸, 无声落去台阶下的砖面,视线仿佛穿透了时间。
彼时,老太爷就坐在这把椅子上,手里捏着象征家规惩戒的牛皮鞭条,向下睨着跪在祠堂前的他。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被罚跪过多少次,烈阳下,雨夜里,抑或某一个平淡的黄昏……这些难堪的记忆已然被时间覆没,唯有膝上的疤痕替他记下了这一切。
当然,他被罚跪的原因也千奇百怪,更多时候不是犯了错,而是老太爷脑海里时不时蹦出了想要惩戒的想法,没什么特定意图,美名其曰磨炼继承人的脾性。
如今,他坐在这个位置,漠然的向下注视年少的他,像置身光与暗的两侧。
这是一种残忍的俯视,无论是对于那个面对权力无能反抗的曾经,还是拥有了权势地位却不得不以假面示人的现在。
他们真正渴望拥有的东西,终究握不进手里,只能在这无尽的束缚中任时光平白流逝,匍匐在镣铐下耗尽自己的生命。
他沉默着,秉直的身形向后倚靠,阖上双眼,满身潮湿与凉意的沉入他鲜少的安定。
一墙之隔后,林峥撑伞缓缓走来,默立门廊下的佣人纷纷向他颔首,他同样礼貌回给致意。
他的左脚微微有些跛,这是那场惨烈车祸给他造成的终生残疾,为了掩盖这点缺憾,他开始用上手杖,行走在伦敦街头,宛如一位绅士。
林峥在那两扇黑漆大门前停下脚步,轻轻叩了两下,隔着一帘雨问:“先生,黎管家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您这趟回国,要不要回云川待几天?”
檐下的人听见了,却没有答复,任由那道声音没入无边的雨声。
林峥没放弃,抬高了一点音量,“管家说您已经大半年没回云川了,也该回去看一眼了。”
“回伦敦”三个字还没道出口,接踵而至的下句话便干净利索的驳回了他的声音。
“他还说,壹号公馆的玫瑰盛开了,错过还要再等一年。”
牧霄夺缓缓睁开眼。
他抬眸望着头顶失去延展的天空,忽然,一点细小的黑影掠过严整的四方天,落进他的眸,像一粒石子丢进了湖。
黑影没留下痕迹,却被那双眸轻易捕捉到来过的踪影。
是鸟吗?
-
去年,云川入冬不久后,林峥痊愈重新回到集团,继续担任董事长的助理。
能在牧氏做到这一职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拥有着超出寻常人的洞察力和推断能力。
他本能察觉到,周遭一切似乎都在他住院的这段期间重新建立了秩序。
最直观的是先生的行事风格和办事态度,仿佛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从前那个疏冷寡情的“牧霄夺”。
封闭、自我、麻木。
他的话肉眼可见的变少,并且拒绝与工作无关的社交,不近人情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此外,牧霄夺可怕的工作精力不仅令公司的下属与合作方难以理解,也使林峥和谢昀倍感担忧。
他仿佛一个不眠不休的机械,处理工作和应酬几乎成为了他唯一的任务。
可即便在这样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他也从未在人前显露出半分倦容。
似乎他一生的任务就是为牧家耗干心血,血流尽的那一刻,他的生命也将结束。
他的精神内核充斥悲剧,是毁灭式的存在,而他的使命,就是一直走,直到走穿这条命。
靠药物强行进入睡眠已经成为了牧霄夺夜晚的常态,而那与日俱增的可怖剂量也使他的私人医生频频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减少药量,他很可能会一睡不醒。
这种燃烧生命的做法,很快使牧霄夺的身体遭到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