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杜容和听说这事难得乐了一回,父母疼弱儿,虽说他是杜太太杜老爷最小的儿子,但受到的疼爱和大哥二姐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遂嘱咐一番楚韵:“去了记得专挑最贵的拿,就当是给我报仇了。”
  楚韵不成想杜三爷如此记仇,但看杜太太又给他记账又搂钱补贴大儿子的份上,仗义道:“保准给你带个最贵的回来。”
  杜容锦养的好物太多,两个妯娌分不过来,连带着便宜了杜家徒子徒孙。
  杜家这一代,有三男三女。男孩子分别是大房八岁的杜密,六岁的杜成,二房四岁的杜辙。家里的姑娘分别是大房十岁的杜韶,二房八岁的杜薇、六岁的杜芳。
  原本就很热闹,如今再加一个十岁的牛荣儿就更热闹了。
  这里边杜月作为小姑,辈分和年纪都最大,所以就由她没事带着侄儿侄女们陪牛荣儿玩。
  念书习字啥的,都由姐妹们学了回来慢慢教她。
  杜家已经找了一圈老师,只是这事不好办,许多人家都回绝了,说是牛荣儿都过七岁了,男女七岁不同席。
  女先生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杜太太便想着,等到人差不多有个样子了,就直接送到哪家族学去,跟着周围的姑娘们一起学。
  大家和牛荣儿相处起来也格外小心,出门买零嘴儿还先问:“牛妹妹,你想不想跟我们一起去?”
  这话原是好意,不想让牛荣儿为难,可兄弟姐妹间这套是行不通的。
  太客气了!
  楚韵听了三五回,果然牛荣儿回回都说不去。
  看她形单影只的,楚韵回来就跟杜容和说:“这样不行,小孩儿不傻,你越对她小心翼翼,她越知道自己不合群,‘不合群’的滋味儿太难受了。孩子还是得粗心些养才壮实,下次让人直接拉着她去,别问啊,一问她就不好意思了。”
  杜容和没带过孩子,像给姐姐出头这类事,一般都摊派不到他身上,一来他以前是个洁身自好的光棍,不好跟已婚成男似的去姐夫家撒泼打滚,二来上头还有两个哥哥。
  长幼有序并不是一句空话。瞎出头是要兄弟阋墙的。所以他同姐夫的来往不如两个哥哥。
  但他仍对这个外甥女有些怜惜之请,次日便同杜太太杜老爷说了会儿话。
  不知他说了什么,总之过了两日,杜家小孩儿掏只耗子都拉着牛荣儿去了。
  没了“另眼相待”的小心,牛荣儿那颗敏感的心慢慢就被治愈了,不几日在家就跟兄弟姐妹打成一片,还得了个绰号叫牛半疯。
  大人这边酸甜苦辣俱全,对于年幼的孩子们,那就只剩甜了。
  等到闵氏要送花鸟鱼虫,几姊妹还在家打了一架。
  闵氏最近见天出去买胭脂水粉、衣裳首饰,这会儿不在。婆子们不敢上手拦,只敢在旁边劝架。
  杜芳年纪小,说话都不利索,一打架就让兄弟姐妹叉出来一边凉快了。
  她不服气,迈着小短腿来找魏佳氏告状说兄弟姐妹不带她玩。
  魏佳氏听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她力气也不小,可一屋半大孩子她哪捆得住,自己又叫上了种子选手楚韵。
  楚韵放了针线就跟她往大房走。
  她还是头回过去,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
  大房拢共就三间屋子,一间住了杜密杜成两兄弟,一间闵氏夫妻自己起居,还有一间让闵氏撑大嫂的排场,住了两对夫妻和他们生的一儿一女,大姑娘杜韶都是带着婆子住在重砌出来的抱厦里。
  她忍不住在心里叹,这人挤得也太密了,就是养猪也有一厘地不能养几头猪说法哩,大嫂好面儿好得也太受罪了。
  妯娌两人脚下不停,就怕臭小子把姑娘们的脸抓花了。
  来了一看,战局是一边倒的。
  杜韶杜薇纱堆的头花掉了一地,还不忘按着杜成拍着他的脸问:“服不服”。
  杜月和杜密拿着儿童弓互相指着对方的天灵盖,谁都没敢先动手。
  四岁的杜辙抱着盆七零八落的牡丹在一旁做奖品。
  他看见魏佳氏来了还说:“娘,我在做人质呢,他们说谁赢了我就收拾包袱跟谁走。”
  楚韵一看这群兔崽子在玩荒野大镖客,迅速找了一圈牛荣儿,怕她被打坏了,结果发现这个“安静”的姑娘在做纵横家四处劝人。
  牛荣儿擦着汗,先跑过去跟杜月说:“我的姑,我知道你能百步穿杨,饶了他吧。”
  又跑过来跟杜密说:“密兄弟,我知道你的箭术天下第一,饶了她吧。”
  她不劝还好,一劝院子里火药味更重了,当下又打成一团。
  杜密的大公鸡小花都险让姑娘们叉走,还是楚韵眼疾手快把人拦住,最后虽损失些尾巴毛,好歹鸡命苟存。
  放下小花,她乱中抓住牛荣儿问:“究竟怎么回事?怎么会打成这样。”
  牛荣儿大大地吐了口气,道:“都是密哥儿非要和我们抢花戴。”
  杜容锦种了淘了满院子的花,虽说手艺一般,往日也是当作宝贝养的,一年四季大房都繁花似锦。
  家里姑娘们早馋了不知道多少次,想摘过来一两朵戴出去串门。
  好不容易等到大爷跌倒,她们当然要吃饱了!
  她们早早把花瓜分完了,各自在院子里寻了个地儿插戴,期间伴随着杜大爷在屋子里若有似无的尖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