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根本不会啊!谁也做不到在家绣这么多花儿朵儿的。同样人人也做不到对父母百依百顺,清朝的逆子也海了去了,关着门你怎么样,人家最多吃个瓜,根本不会插手。
只要打起来的时候不要往衙门口、大街上站就行了啊。
杜薇捂着嘴小声道:“婶婶你这不是教我阳奉阴违吗?”
楚韵拍手指着小荷老师,道:“坏事可都是他做的啊,我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看男人吃饭的小媳妇罢了。”
杜容和锅从天上来也笑眯眯地接下,道:“对,是我的错。”为了坐实是他的错,他当着杜薇的面儿,直接拿出了李佑纯给的帖子,——李二说让他们走了也要隔三差五地告诉他“出逃计划”的进展,杜容和算是个搭头,李佑纯更在意楚韵。
杜容和就毫不客气地要了一些内容空白的帖子,虽然也被李佑纯以“防止你要害我,你也要给我几张写了名字的白纸”要了相同数量的帖子走,但他的面子毕竟不如李二的大,总体算下来还是他们占便宜。
现在便宜不就占上了?
楚韵看影视剧里行人动辄在酒楼饭馆点两盘卤牛肉,她也是来了才知道实际并不是这样,古代的饭店几乎都是做私房菜的。
像京里的馆子就好几等,先是修在精致大宅子里叫什么堂的饭庄,人家只接豪门贵族的席面。
这样的地方,楚韵临时想去也去不了,她能去的是叫什么楼的饭馆,饭馆比饭庄次一等,场地也小很多,可以三五桌一起吃,但人家也不接散客不接受点菜,只接受“席面”。
现代那种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坐下就能点菜的馆子这会儿还没有,除非你吃的是蔡婆子那样的路边摊,这个倒是能随便点,但光顾的一般都是替少爷奶奶跑腿的丫头婆子和周围的穷苦人家。
平头百姓即便有钱,若跟饭庄饭馆不熟,其实也不大能坐在铺子里优雅的吃饭。
杜家不是“人中百姓”,但他们是“旗中百姓”,好馆子好饭庄杜容和一般也搞不到。
还好他们有仁慈多财的李二!
楚韵附耳过去小小声道:“李二万岁!”
杜容和头上立刻就出汗了,也小小声回:“李二哪天驾鹤西去,咱们算是出了大力了。”
说着,自己也大手一挥直接在帖子上写了要租京里第一等饭馆——满福楼一日。
接着又跟何妈嘱咐:“妈妈回去跟我娘说,李二少爷在酒楼请家里人吃饭,这事不好声张,让他们赶紧过来,但不要闹得人尽皆知,否则就要把李家人吓走了。”
何妈转转眼珠子,知道这个要抢在杜老爷回家前做下,拍着胸脯跟他保证:“老娘准让他强身健体一整日。”跳上自家丈夫的马车就开始往外跑。
杜薇到这里还没看明白怎么回事,只是感觉李二确实倒了个霉,他们家老爷肯定也将要倒个霉。
她一下汗毛就竖起来了,李二她管不着!让杜老爷倒霉她不愿意!诚然她对杜老爷有一些千刀万剐的猜测,但那些都是没有证据的事,再说前头十年的疼爱也是实打实的。
叔叔婶婶怎么能这么对这个老人家呢?
杜薇拧眉就想把事情拦下来,嘴巴一张开,看见楚韵关切的脸她又噎住了。
想,楚韵和杜容和并不是会故意捉弄人的顽劣之徒。他们如此对待杜老爷,只有一个可能——杜老爷真不是个好东西。
杜薇已经不知道该信哪个了,她更愿意信自己的眼睛,在没有证据前,她不想做伤杜老爷心的事。
杜薇憋了半天,最后开口建议道:“要不还是换我爹顶上吧。”
不是说父债子还吗?三叔叔跟亲爹打擂台闹出事就难看了,跟她爹闹出事,闹了也白闹,谁让她爹不争气呢?
楚韵笑得前仰后合,她搂着杜薇道:“薇薇,你可真是个活宝贝。”难怪杜老爷这么用心地想把她养成大家闺秀送入宫门。
就是在现代,能这么快看懂事的姑娘也不多,她在穿越前都是领导吃饭她转桌的那类人。
怎么看这些弯弯绕绕的话,都是后来在乡下跟人抢春水学会的。
村民为这个斗起来不比大宅门的段位低。
但杜薇的建议,他们没有听。楚韵摸着她的头发道:“你啊,在家里好生看着就是了,外头的事有大人在,等你长大了再来操心这些事好吗?”
楚韵也就比杜薇大五六岁,一米六的个子在京里说不上高,来的时候又瘦,看着跟杜月那样十三岁上下的京里姑娘差不多大。
杜容和看见她躲在人后就如同看见一枝雨后初绽的野花,想到要跟她行夫妻之事都胆战心惊,就怕这朵花经不起狂风骤雨衰败下去。
现在楚韵饭吃多了睡眠足了,又一直在劳作,看着已经健康多了,起码杜容和带着她出门不会再有——我拉着个孩子的怪异感了。
杜薇又是家里长得快的姑娘,她现在就一米五多了,所以对楚韵没有跟大人相处的局促,听到楚韵说自己是大人她是小孩,半天都没回出话,气鼓鼓地拉了帘子闷闷道:“婶婶说的都对!”
楚韵跑到车上去挠她,几个姑娘在大街上又不敢笑出声,都憋得脸色通红。
杜薇不理解他们回家屋也不沾一下就要往酒楼跑,杜家上上下下忙着打扫、做饭、想了一肚皮吉祥话的下人和泪眼汪汪的郎氏也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