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结果杭家小子们更来劲了,非说自己被瞧不起了之类,在田里疯得厉害,秦好女亲眼瞅着有个人走直线插秧把秧苗倒退着插在另一个人身上去了。
“奶奶是没见着,一路从脚后跟插到马尾辫上,那一溜水的苗子险些废了,急得人顾大娘在旁边眼泪都冒出来了,求爹爹告奶奶让他们别插了,竟没一个听劝的。我看他们这回准得喝西北风去。”秦好女哭笑不得道,她觉得自己对公子哥儿和城里人的好印象全没了。
秦老爹跟她说过:女儿,念过书的城里人都是好人,以后有大出息。
楚韵听了就笑:“难说以后有没有你出息大!”
秦好女深以为然,背着背篼扎着红头绳,手里还拿个小杆子,哪吒似的。
她骄傲点点头,道:“我已经是野牛沟最会种地的年轻人了,不管在男人堆里还是女人堆里,都是最好!”说到这,她不好意思了,走在前边道:“三奶奶,我们接果子吧。”
楚韵笑喷,她想,臭小子们就是没有秦好女可爱呀!
这么可爱上进的姑娘,楚韵很愿意倾囊相授,所以一路上她都在跟秦好女说怎么嫁接。
她直接找到一颗年轻水嫩的李子树,掏出一枝杭家送过来的桃枝。
这株枝桠楚韵已经处理过,只要了它最柔嫩的一节,看起来比小拇指还要细一些,大概有四五寸长。
她做的不是芽接,是枝接。
枝接只需要在地面五六寸处找一株强壮的枝条接上去就行。
楚韵:“也可以留高一些,但要看砧木大小,大的接高点儿,小的接矮点儿,像我的地,砧木便有些大,所以离地要有一尺长,否则地大力壮,容易将接穗喂死。”
总之,高度于接穗能不能成活很重要。
楚韵说着在砧木上往深削了一层,又把接穗重新削了一下,放在嘴里含了一会儿,告诉秦好女:“嫁接要有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动手前都得含一下断枝,但含的人不能吃酒,也不能吃重口味的东西。”
接着她把接穗插入砧木,又取了一节树皮把砧穗接合处包起来,再用和了牛粪的泥巴在外涂了一层,最后再用湿土壅培。
牛粪味道难闻,楚韵一点儿也不嫌弃,她还觉得牛粪不够多呢,完了之后,嫁接的活儿便算成了一大半儿。
她道:“简单吧?这就完了。等苗活之前,咱们常过来浇水就行了,土到了秋天再扒开,少则一二年,多则两三年,咱们便能吃到自己嫁接出来的大桃子了。”
秦好女听得津津有味,毕竟乡里谁也没吃过几回好果子,杀猪人不吃猪,种地人也很少吃自己的好粮,尤其果子这样金贵的东西,但凡树上有一个,大家都会攒下来想拿去卖钱。
她恋恋不舍地摸着李子树道:“要是出嫁前我们也能吃一回大桃子便好了,这个是菩萨的贡品,咱们乡里的姑娘媳妇都没有尝过味儿。”野生的小桃树,生出来的果子又酸又涩难以下口,吃过它们根本不能叫吃过桃子。
楚韵觉得,这样的愿望真的太朴素了,她道:“不仅有桃子,以后你们还会有很多枇杷、梨子等等果子吃,所以千万要学好了,这个当真容易,只是等得要久些罢了,只要愿意。自己多试几次没有不能成事的。”
秦好女眼睛亮了起来,问:“那咱们这次不仅要种桃子?”
楚韵点头,道:“咱们这今年只接梨桃和枇杷,别的贪多嚼不烂,便罢了。你记着,接穗要用结过果子的树。要嫁接梨,最好用棠做砧木,这么结出来的梨子,果子大而且吃着甜美多汁,其次便是用杜梨树做砧木,用它嫁接,以后能早点儿吃上果子,而且这树能活好些年,养几代人都成。至于最不好的呢,是桑树,以后你看见远远避开这个就成。”
秦好女是个好奇的姑娘,她不仅要听还喜欢问,不然也不会成为种地好手了,便道:“为什么不能用桑树呢?”
楚韵理解了一点为什么老师都喜欢会提问的同学,这么多姑娘,就这一个敢问她啊!
她温声解释道:“因为树与人一般,都有亲疏远近,血缘越近相处得越好,桑与梨关系太远,要用桑嫁接梨子便不容易活,以后你若自己动手嫁接果子,试了几次都不容易活,便算了。”
树有亲疏远近,这话说得奇怪,但因为出自楚韵之口,秦好女便信了,并且深信不疑。
而且她虽不比楚韵小多少,心里却把楚韵当做师父看待,乍闻此话给便觉得奇怪,道:“我自己试那么多年做什么?我不能先问问三奶奶吗?”
“但凡我在京里你自然能随时问我,可我学艺不精……”楚韵想到这里就有些后悔,从前念书,多少好时光都白白浪费了,当年她就没打算干这个,有时候她都在想自己穿越到这来是不是就是因为她念书时作孽太多,叹口气道:“万一我也不会呢?”
而且楚韵可没打算在京里待一辈子!她悄悄与秦好女道:“若以后我走了呢?难道你也不自己试试看?”
秦好女一听她要走,更加大惊失色,问她:“三奶奶要去哪里,什么时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