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步大娘想说乡里很多人都是干到老得走不动为止,楚韵又指着胡狸娘说:“以后让狸娘多念几年书,在城里找个人家舒舒服服的过日子难道不好?”
步大娘马上转了念头,道:“……要是有那个福气,我和你老爹就攒钱过去看看你。”
楚韵也不多说了,她说的是不是真话,以后胡里正和步大娘自然会明白。当时她从乡里去京城,胡里正出了多少力,她记得很清楚,别人她管不了,胡狸娘还是能管一管的。
几个人坐着说话,杜容和和李二要出门去金老爷家吃酒,看见人在这里,杜容和就过来嘱咐她:“晚上我可能不回来吃饭,你到点先吃,也不用等我。”
楚韵点头,想起他这两天有点儿水土不服,伸手一摸他的胃,道:“怎么不吃饭就往外走?尝尝这个。”把芝麻团打开扯了一半在杜容和手里,道:“吃吃看?这个是我以前最爱吃的,有油香、面香、芝麻香,芝麻在我们这是就是糖,因为有一点儿甜味儿。”
步大娘手艺是真不错,杜容和吃了半个,竟然真不觉得反胃,回头就让跟着一起来的八哥儿把家里的云片糕收拾出一盒送到胡家。
步大娘看着云片糕哭笑不得,也不敢在楚家多留,怕楚韵再留下他们吃饭。
送走步大娘之后,楚韵就开始忙正事。
首先是姜,姜块儿何妈带了很多,姜也很好种,切块丢在土里适当浇水,慢慢就能长起来,只要种过一回,庄稼人就会了。
但姜比较贵,二十多文一斤,楚韵留了两斤自己吃,卖了二十斤给谢老爷,让各个乡都送两个人过来种。稻子她也分了二十斤,剩下的两百多斤全留给了丰年乡。
不过她还不知道这个水稻在长青县能不能适应,所以就交代胡里正先等一等,等到小皇庄的水稻种出个样子乡里再种。
到时候种,就按照她和杜容和以前商量过的,让乡民用钱买,用粮食换的办法把好种子换回去。
丰年乡毕竟离京城很远,所以京城有什么稻子乡里都不知道,胡里正也就单纯地认为这个稻子可能比外边的好上一点儿。至于葵花种。楚韵现在多得很都不当回事了,所以直接让他在路两边趁天暖洒下去。
胡里正一听就觉得这个种子很贱,这么好养活,所以马上接过去后也没太在意,孩子捣鼓两个不值钱的回来听个响,也很寻常。
他比较在意的是楚韵还想着要收钱,胡里正跟楚韵道:“这么看你也不呆,乡里不能养闲人,升米恩斗米仇,是要让他们用钱买。”
楚韵很奇怪,为啥人人都觉得她是活菩萨冤大头啊,该收的钱她一分也不会少收好吗!
楚韵:“……老爹,我知道。”
胡老爹就觉得这孩子乖了。不像王甜甜,当年在乡里连乱葬岗都敢跑过去看,他道:“这么多粮,我不敢放在胡家,胡家人太少,要是闯进来什么人抢,我老胳膊老腿儿的可打不动,先放你和老太太躲的那个地洞里吧,我常常看着谁都不告诉,明年春天再找人取出来。”
楚韵怕最后亩产不达标,所以也没提五百斤,而是小声说了句:“可能比乡里种的多得多,老爹千万要注意,不能让人知道这个种子在你家。”
胡里正背着手嘀咕:“我还能让你操心?你在你娘肚子里我就开始管事儿了。”
楚韵就看着种子笑。
胡里正看看天气,道:“这都冷下来了,你怎要怎么种?”
楚韵就告诉他:“烧炕种在屋子里。”
胡里正没这么干过,于是边说着造孽边围观。
辣椒需要充足的阳光,在屋子里阳光不够,所以楚韵格外买了一些蜡烛回来烧。
“造孽!”胡里正凑过来:“让我离近点看看蜡烛有没有日头好使。”
楚韵:“……”
过了大概有二十天,放在盘里的种子就开始冒了差不多一寸高。
楚韵到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认出来哪个是辣椒了,里边还真有十几株红辣椒,要从十几株慢慢变成整个乡,也要很久。但今年他们想吃点儿辣的那也是很容易的事。
于是她就把辣椒苗挑出来对它们进行耐寒训练。辣椒很脆弱,在移栽之前必须要慢慢适应半个月较为寒冷的温度。
楚韵呢就每天早上起来叫上胡狸娘一起,把幼苗放到院子里通通风,最开始每天只通风一盏茶功夫,逐渐递增到两个时辰,最后是半天。
等适应好了,辣椒长出了两片完整的叶子还没有死,她就在厨房外边把辣椒种了下去,这里比较暖和,不会让辣椒太冷。当然,要是辣椒有要死的迹象,她就打算再挖起来拿到屋子里去。
第161章 赏了他吃罢
楚韵忙着种辣椒, 胡里正也忙,他带着人在小皇庄想先种姜,天气逐渐凉了, 今年交了好几次税, 乡里穷得典衣卖裤, 冬日想想就难熬。
自从吃了楚韵做的姜撞奶, 胡里正就把这个味儿记住了, 喝起来跟酒似的暖身, 要是寒冬腊月, 能用姜煮一锅汤, 还愁寒冬难熬吗?
分到姜以后,胡里正就跟楚韵打听:“这个姜要怎么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