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长发被清爽地盘起,令人能更轻易地看清她的侧脸。余晖正不遗余力地追随着这个人的肩膀与背影。她拐向东边,随着电话的进展,脚步稍微加快。应该是还有事要办。
里包恩回过头。
他继续朝她的反方向迈去。
……
两周后,他敲响了友寄新奈租房的门。
不为别的,只为在异世界谋生,以毛遂自荐的方式讨一份工作。外加一点被烦人的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刷存在感刷腻了之后产生的好奇心——
这两个礼拜,里包恩总是陆陆续续地注意到关于某个人的消息。
包括但不限于中午又听见社畜聊天,有人表示“要帮小新奈带一杯美式”;在网上和印度人交流时偶然间浏览别的页面,发现某个无人问津的小号正在佛系地筹备创业开店的事项,不时会在博客记录一些想法和攒钱进度(这个进度非常隐蔽,隔了很久发一条只有一串整数数字的帖子,饶是里包恩也想了想才猜到指的是什么)。
他坐在咖啡馆的老位置,有时会刚好看见她下班,有几天又经常看不见。社畜加班的时间始终是不固定的。
而这个隔着一条街的距离又很快被打破。
某个周五,炎炎夏日的午休。有人推开咖啡店的门。清泠悦耳的风铃声叮叮当当地响,里包恩在间歇的蝉鸣声中第一次听见她的嗓音:“一杯拿铁。”
店内隐约传来咖啡师惊讶的应答:“好……哎呀,这不是小友吗,感觉好久……”
门关上。但用列恩的尾巴想也知道没说完的话是类似“好久没见”的寒暄。
里包恩的记忆力向来不错,但在那场雨之前也从未注意到店里有这么一个熟客。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太多事物需要在意。
于是,当他发现自己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早点注意到会怎么样”,第二个转瞬即逝的想法又是“那个人的声音听起来心情挺好”的时候,杀手基本已经做好了决定。
咖啡馆的门又被推开。
大约仅仅只有五步开外,拎着打包袋的上班族扶着门框,回头跟店员打招呼:“那我先走了,下回见。”
咖啡师探头道:“加油哦。”
她露出了一个颇为动容的笑脸,眉眼都慷慨地微微弯起。似乎是穹顶阳光正盛,又透着一股晴朗的少年意气。这让杀手再次感到意外。一个鲜活的人正从磨砂般的雨夜与流言蜚语里走出来。
年轻人随即提着咖啡回公司,并没有瞧见有个奇怪的小婴儿在一旁的遮阳棚下看笔记本电脑。
里包恩坐在垫高的坐垫上。
在他面前的屏幕里,一边是缩小的聊天界面,聊崩后的印度诈骗师正在苦苦哀求杀手放他一条生路;另一边是一张株式会社的电子入职表、某人的家庭构成、校园社团荣誉,以及情报贩子为了将功补过,免费提供的竹田家的信息与动向。
这种在大多数人眼中如牛皮糖一样的麻烦,对他而言正好是专业对口。
因此,流落在异界的杀手出于就业需求,出于有地方能包吃住需求,出于那一点的好奇心,出于有乐子可找,又出于某种既然有缘就干脆帮一把的心情,他做完简单的调查。
写了一封自荐邮件,再接着搞了一份简历。
带着好伙伴列恩,在一个工作日的早晨礼貌地造访潜在客户。
小朋友耐心地静候在门外。
很快,门开了。
他未来的老板握着门把手,低下头,含着膏沫的牙刷还叼在嘴里。她居家只穿着清凉的背心和五分裤,头发睡得乱,无处不流露出懒散又自在的生活气息。
里包恩与其对上目光,不由翘了翘嘴角。
年轻人则看着他陷入沉默。即使她总体而言看上去面无表情,尚且裹挟着困意的眼睛里也松懈地、真诚地展现着对奇妙景象的震惊。
一流的求职者并不介意这份无声的失礼。
他用一贯的非常可爱的声音打招呼,再一边熟练地从西装外套的内衬里掏出名片和简历。
“ciao,初次见面,我的名字叫作里包恩。”他说,“正是为了寻找一份工作来到这里。”
然后不出意外地被拒绝了。
第140章 里包恩视角(四)
求职被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里包恩将名片留下, 便施施然离开。他没有去光顾咖啡馆,而是回了一次在这个世界的临时住所,收拾好行李。
他从来是个擅长享受生活的人, 大件小件的配套家具和日用品很多。因此哪怕是(异界的)世界第一杀手也花了点时间搞定。紧接着,他去查了一下未来雇主遇到的麻烦对象的行踪, 又顺便吃了顿牛排。
接到电话之际,里包恩刚好抵达未来雇主的居民区附近。
盛夏,月色如飘荡在密林里的面纱那样清纯地充盈着。晚风徐徐渡来, 深吸一口气,可以嗅到缓解燥热感的悠然清新。
杀手站在小区围墙边的大树枝干上, 老神在在地看着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向楼道口跑去。手机屏幕亮起。他看了一眼备注, 来电显示冷静地跳出一个字母,a。
里包恩接起电话之际, 另一手已经举起了由列恩变成的手枪。
“你改变心意了,友寄女士。”他说。
这是必然的。
付出信任需要一定程度的魄力,而他从组成她的二十六年的简易资料里看出这是一个愿意抓住任何机会的人, 也是一个勇于面对失败从而什么都敢尝试的人。里包恩赌她会留住他的名片。他经历过无数的赌局, 他知道自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