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应允只摩挲着应许稍稍长肉的手背,轻声说:“随便你,反正是拿你身份信息发表的。”
“看你的样子,不想再讲新的了?”谷雨问,“其实你可以继续下去,等你刑期结束,再把个人信息改回来就行,我又不需要你这些小故事,为自己的人生履历镀金。”
“那不是还早着吗?还有半年。”应允不动如山。
他又听到一些新闻,说是有一批x物质的武器已经投入前线使用,不过效果不佳,远低于机甲的打击率,有相当一部分军队领导、一线士兵,都不同意该武器分配自己的部下或自己手里。除了这些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反对,另外一批人的反对让应允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那是靠开采机甲所需矿石为生的卫星城居民,不得不说,在高层的一系列压榨之下,能够以矿石为生的卫星城居民,已经能算是卫星城收入上层的一批人,现今换了一种矿石,不具有x物质的卫星城自然着急了起来。
应允难得在行星城的新闻报道里,听到卫星城的声音,不免觉得心酸又好笑。卫星城的这种现状很好解决,把行星城的高福利分一半过去,这样不管是资源衰竭的卫星城、还是需面对资源转型的卫星城,都不会闹太大的乱子,反正行星城的人口总数也不过卫星城的十分之一,每日人均收入都够好几个卫星城的居民生活一到两年不等(这还是没把主星几个上层家族算进去的情况)。
他为此有些担心自己曾经矿山伙伴们,不知他们的收入有没有被波及影响,唯一能安慰他的是,之前他管理的时候,给工人及其家属发的福利够高,应该能支撑他们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
“半年一晃而过的事情,你不也体会到了吗?”谷雨反问,“另外我不建议你每天总听那些不好的新闻,这对你的心理健康没有好处。”
“你的意思是,没法改变现状,连了解一下的权利都没有?”应允冷声反驳。
谷雨矢口否认:“我没这个意思,就是担忧你的健康,毕竟半年后你要面对的事情更加棘手,不如从现在开始保持能量。”
应允了然地颓废了些:“小许这孩子,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吗?”
“理论上不能,他进入了深度的睡眠。”谷雨耿直地回答,似乎看他太沮丧了些,又安慰道,“你讲的故事很有意思,或许他听到了。”
应允苦笑:“你这话不如没说的好。”
他将故事讲到第十八个时停滞,就是反复确认了小许并不会听到。
“能不能靠外界的强刺激让他苏醒?”应允死马当活马医。
“那他就直接脑死亡了,他现在的大脑很脆弱,只剩下一半是好的。”谷雨回答,“这已经是你第三次向我提出这个建议。”
“这半年,我们就只当面聊过三次。”应允有些意外,他没糊涂到这程度吧,连说过什么话都不记得。
谷雨叹了口气:“所以我才让你注意心理健康,还有不要在林子的泥地里打滚,你之前的行为让管家很为难。”
这语气像是在斥责应允已经疯了一样,但应允觉得自己适应力很强,可以在黑暗里自我照料且不需要旁的辅助,还能够逻辑清晰地复述老故事、编纂新故事,这几乎快与他失明前无二,和一个疯子的状态大相径庭。
为什么谷雨要这么说?而且管家是个人工智能,它为难什么。
应允追问,谷雨这次没有回答。
*
应许在罐子里蜷缩身体,进入无梦的沉眠。
这时候他应该不能被叫做应许,只是一团沉睡的没有意识的灵魂,或是一个对外界无知无觉、犹如回到人造子宫羊水里的婴孩。
名字对他不重要,记忆对他不重要,甚至身体都不再那么重要。
他只用睡觉、睡觉,蜷缩在温暖的罐子里,而罐子恰恰是一个精巧的巢穴,那是外来的寄生者给他留下的——可以说是遗产,虽然这不是寄生者的主观意愿,但客观上牠留下了巢穴,避免小小一团的灵魂,从这具躯壳中溜走。
还好他没有产生(或者说不能产生?)醒过来的想法,不然要从内打破这构造精巧的巢穴,需要花费好大的功夫呢。
不过只要他想,他就能够做到,在灵魂的世界里,没有比“想”更强大的力量了。
第77章
谷雨给应允找了一位心理医生。
不过应允并不配合治疗,医生每次来都不是时候,要么撞上他外出散步,要么撞上他待在室内陪应许聊天。
几次三番后,医生没有再来,这期间谷雨没出现,但应允知道,谷雨出面了他们肯定又会吵起了:都说了他脑子没病。
翁陶然倒抽空来了一次,那是本地的仲夏,室外日间气温超过三十摄氏度,翁陶然正好在最热的时候进门,进客厅就嚷嚷上了,连守在二楼疗养室的应允都听见了动静。
应允不肯离开疗养室,翁陶然就在疗养室跟他聊,声音很响,但他俩都没有什么同理心,应允还想着这么吵,把应许吵醒了才好。
翁陶然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伴侣上了战场,他没有机甲操控经验,但因飞船驾驶技术高超,被破格编入白舸竞的舰队——实际上是白舸竞把人要走的,她对x物质武器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自然愿意网罗支持她且有能力的年轻人。
另外翁陶然因先前有过和白舸竞并肩作战的情份,他也知道了一些联邦高层的秘辛,如之前轰轰烈烈查了几个月的虫族卧底,在过了那几个家族一套流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如今新闻上说的“正在搜寻”,不过是上头给的烟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