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听到沈南秋的话李怡也觉得奇怪,对啊,如果肖燃是如传闻所说靠关系进的佳德,又怎么会落上唯一的市场部裁员名额。
“或许是他工作水平实在不行?卢总也不想继续养着这位关系户了?”李怡也顺着沈南秋的想法猜测。
“我中午吃饭的时候确实听人事部的朋友说,这次裁员名单确实是按照个人表现和年度评分表综合考量定下来的。虽然肖燃被裁的原因不知道,但应该工作上确实不太出色。”李怡又补充一句。
见李怡不知道更多消息,沈南秋也不再想这位被裁的肖燃了,“那你人事的朋友有没有提卢策反应如何?”沈南秋又提出疑问。
说到这李怡倒是有话要说,“对了,我朋友这一中午都在跟我们吐槽这件事呢,说是卢总知道整个市场部只有市场三有裁员名额之后大发雷霆,电话先把人事部的小朋友说了一顿撒火还不解气,后来直接找到人事副总监那了,动静闹的可不小。”
“卢策还找了李彤?”沈南秋问到。“可不是嘛,就是李彤姐,不过还好李彤姐也是有手段,还是把卢总的火给平了,安安心心给人送走了。”李怡向她解释。
卢策这一出戏有点意思,沈南秋想。
如果是他本意送走部门里落车尾的关系户,又闹出这么大个动静,紧接着就去找谭总商量琼海项目的事情,无非就是先借着裁员的东风把这戏台子搭起来,扮成在市场部吃了亏的角,找谭总要个说法。
其实也不难理解,去年市场三的业绩在整个集团来看也算亮眼,奈何她和何晔川去年咬着牙作对的劲儿太上头,手里两个创新的项目结结实实踩在了风口上,三个部门一对比下来反倒显得卢策带领的市场三有些没存在感了。
正因如此,他若是借着这个机会向谭博仁开口,谭博仁大概率不会拒绝,去年年末的优秀评选市场三就没拿成,再加上这次他好不容易吹起这么大的火,谭博仁若还硬灭,话传出去应该就不太好听了。
若说得再直白一点,市场一和市场二也不是他直管,部门间的小竞争大多此消彼长,总量不变也影响不到他这个总经理,所以何不看他们三个部门互相制衡,自己做个好人呢。
想清楚了卢策的用意,沈南秋开口,“何晔川他们知道这事吗?”
“应该还不知道,听说严秘书今天请假了,何总就算中午听说了卢策闹人事这一出应该也不会这么快知道他要参与到项目里来。”李怡答。
沈南秋闻言勾了勾唇,“那正好,你想办法把消息传到他耳朵里吧。”
李怡应下,“好,是准备和何总一起向谭总表明反对卢总加入吗?”
“当然不是,是准备让他反对。”沈南秋接着说,“我同意他加入。”
“啊?”李怡一脸疑惑。
“反正项目已经不是我们自己做了,分给何晔川也是分,分给卢策也是,不如就着谭博仁心意做个顺水人情了。”
沈南秋明白,现在谭博仁同意卢策加入是大概率不可逆事件,她就算反对基本也不会改变结果,就像谭博仁当时同意何晔川加入一样。
所以她现在能做的就是顺水推舟。左右卢策的实力也不差,让他加入还能牵制何晔川,比起跟何晔川两方较量倒更轻松一些。
更进一步说在何晔川反对的时候赞成,既在谭博仁面前显得懂事,又相当于暗中拉拢了卢策,已经是现在情况下的最优解了。
此时李怡也反应过来,明白了沈南秋的意思。
但现在沈南秋的这些对策需要一个大前提,就是何晔川的反对。
“你觉得何晔川会按我的剧本演吗?”沈南秋又问了李怡一句。
“以我的了解,应该会。”李怡点点头,她在沈南秋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凭借着这段时间对沈南秋和何晔川数次对垒的观察,她也同意沈南秋的想法。
除开何晔川爱和沈南秋争抢第一的性格外,他和卢策之间还有一道不算深也不算浅的积怨,就是现在被迫暂停的高校合作项目。
这个项目本应由卢策负责,但后来他推给了何晔川。
若是项目进展的顺利也罢,可偏偏向来为人和善的王教授无故叫了停,即使短时期内没有什么影响,但找清其中缘由也够何晔川忙一会儿了,这些都无形中给这架天平在沈南秋一端加了砝码。
“去传消息吧。”
随后李怡就退出了沈南秋的办公室,她一边研究新项目的背景,一边等着好戏开场。
“滴滴滴——”办公室内线电话铃声响起。
“南秋,三点半来我办公室一趟,说一下琼海的项目。”谭博仁的电话终于响起。
“好的谭总。”沈南秋应下。
随后何晔川也接到谭博仁的电话,三点二十分,二人几乎同时踏出办公室。
沈南秋这次特意留心了何晔川的动向,看到他走来,这次沈南秋主动问了好。“巧啊,何总。”
何晔川微微挑了挑眉,沈南秋难得在周围没有其他同事的情况下主动和他问好,且脸上还挂着她专属的职业微笑。
怎么看都感觉很可疑,何晔川带着疑心回她,“巧啊沈总。”
“谭总突然叫我们过去,也不知道是干嘛。”沈南秋故意装傻。
何晔川听到这话,将她脸上的笑总结为还认不清眼下卢策要参与进项目盲目乐观的表情。
<a href="https:///tags_nan/huanxiyuanjia.html" title="欢喜冤家"target="_blank">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