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卫青从刘彻掂量红薯重量的时候就盯上了那红薯。
  他怎么觉得,这红薯做干粮极好呢。
  产量大,尽管水份也大,没有谷物来的储存方便,可军中消耗也大,几千几万人的口粮导致库中每天减少的粮食让人看着便心惊。
  再大的产量不出一个月也吃完了。
  只是运输是一个难题。
  红薯水分大,就意味着同等重量能保证肚子的粮食比起来,红薯要比谷物重的多。
  于是他又盯上了后世的皇帝之前吃过的两种零食。
  ‘红薯干’和‘红薯仔’。
  不知这两种运输和保存又会有什么新的困难呢?
  徐雪筠这次没准备下地,因为她觉得她的客人们好像对从地里扒拉出来粮食这件事有着乐此不疲的兴趣。
  昨天只是因为开播第一天,所以她亲自开收割机收割,但之后要卖那么多货,总不能每一样她来,所以其实一大早天将将亮的时候,就有一批人来这儿收过一次货了。
  他们这红薯种的少,因为不当主食吃,只是作为一道菜,所以只有小型的手扶拖拉机——收红薯和土豆用的都是这个。
  朱元璋几人先拿铲子和耙翻了翻地,翻出来小一百个红薯确定了产量,接着就提出想要看一看小型手扶拖拉机。
  看就看呗,徐雪筠连地都没下,蹲在小道旁给他们说位置,几个人兴冲冲的就把手扶拖拉机取过来了。
  ——甚至还是没开开关,直接把大几十斤的拖拉机扛过来的。
  徐雪筠是真的感叹。
  怎么感觉每隔十二年人的身体素质就下降一次呢,她爷爷年轻的时候据说一个人能扛起来四袋米,到她哥那,徐雪筠觉得两袋勉勉强强也是可以的。
  但到了她这。
  好吧,徐雪筠承认自己就是当代恶臭青年,天天吹空调,看手机,看电脑,把身体玩废了。
  怎么了?这又怎么了?
  她叉着腰给理直气壮的给自己鼓气。
  起码放假这几天她还没熬夜吧,之前大学里第二天没早八,她能在前一天晚上五点才睡觉。
  赵匡胤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疑惑的推了推:“徐姑娘,开机子啊。”
  “哦,来了。”
  徐雪筠一秒回神,垫着脚尖跑到小拖拉机旁边。
  这种机器的操作很简单,就只有开关和频率,高度这四个按钮需要经常调节。
  徐雪筠一说他们就会了。
  众多皇帝把专营此道的匠人喊来,让他们学习仿制。
  匠人们一脸为难。
  其实就像是徐姑娘昨天用过的编织袋一样,那种编织的方法看着其实不难,他们没两下就做出来了,甚至比徐姑娘做的更美观。
  可徐姑娘手中的编织袋看着就是比他们的更结实耐磨——这就是材料的问题了。
  徐姑娘说他们的编织袋是塑料制成的,可塑料又为何物呢?许多人翻了一晚上的古籍,也没找到塑料的出处,把头都给挠破了。
  这收割机也是。
  其实看着样貌,知道它的原理并不困难。
  但徐姑娘手中的机器是如何运转起来的呢,里面的零件为何会自己启动?
  这就让他们不知所以了。
  第17章
  机子一开,刚才还紧紧围绕着徐雪筠的几人就立刻又回到了机子旁。
  徐雪筠也乐得清闲,她年年暑假来这里,早就玩过无数遍了。
  收完红薯之后,太阳就大起来了,几人只能先退回到宅子里。
  徐雪筠也和刘彻说好下午去摘草莓,顺便带他们去旁边玩一玩。
  徐雪筠的原话很委婉,意思很直白。
  ‘能不能别天天扎地里不出来啊。’
  十一点多吃午饭,说早不早说晚不晚。
  深感后世好东西太多的几人,又开始经济焦虑了。
  他们对视一眼,露出假笑,接着每个人都鬼鬼祟祟的在角落里喊出天幕,询问他们现在能做的任务。
  天幕将任务投放到了他们的手机上。
  和天幕刚出现时相同,依旧有很多任务是灰色的,没有点亮。
  刘彻看着那个简单的帮徐姑娘打扫卫生的任务一脸眼馋。
  只简单打扫个卫生就可以有八十元——为什么不让他做?
  和他同样盯上这个任务的还有李世民,唐太宗陛下虚心请教道:“为何这些任务是灰色的呢?”
  他猜到会是他们还没有达成某个条件,只是想不出这个条件是什么。
  天幕的声音一如往常:“需要徐姑娘对各位的信任值更上一层。”
  同时,把徐雪筠对几人的信任拉了一个表。
  几人便看到,现如今徐姑娘竟对始皇更为信任,足足有两颗半星!
  “一共有五颗星,为何耶耶才两颗星?”李承乾疑惑极了。
  他觉得按照徐姐姐平日里对耶耶他们的态度来看,耶耶必定是徐姐姐最信任的人。
  并且李承乾私心也觉得在这几人中耶耶是最值得信任的。
  而且徐姐姐好像平时都没有和始皇陛下有什么接触啊?
  这个问题不只是李承乾想要问的,也是其他几人想要问的。
  尤其是刘彻。
  他恍如晴天霹雳一般的看着自己的一颗半星——凭什么那个说话咱来咱去的粗人都有两颗星?!
  在天幕没有拉这个表之前,刘彻满心以为徐雪筠对自己非常信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