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没错,只要不上天幕,只要不和人比较。
  他在他们这个县,还是独一无二的武学大家,在这个武术馆里,还是说一不二的武学师傅。
  *
  赵匡胤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种时候过来了,不过只要是能够赚取后世金钱的机会,他一个都不会错过。
  这让不了解他的宋朝以前的人都纷纷交头接耳。
  这不是宋朝的皇帝吗?他怎么能够被天幕选中在健身房里面。
  但宋朝之后的人就觉得没什么意外的,毕竟赵匡胤作为一名马上皇帝,并且在当皇帝之前是后周将军,还自创了藤蛇棍和赵家拳,那肯定就对运动有了解了。
  第二个人上来的时候,即使天幕在他的头顶标了他的名字,也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杨大眼。
  这人谁啊,名字也太粗糙了吧。
  杨大眼来到这儿的时候还很有些手足无措,毕竟在天幕上看是看了,但是这光洁明亮的地板还有亮堂的不得了的挂在头顶的灯,每一样都让他不适应。
  不过也还是有能够认出来他的人,和旁边人解释道:“杨大眼,北魏时期的一位将军,据说跑得非常快,甚至比快速奔跑的马匹还要快。”
  马匹奔跑的速度为每小时四十到六十千米,而如今奥运冠军每小时奔跑的速度约为三十七千米,所以尽管传说必定有夸大的地方,但也能看出有关于杨大眼跑过马匹的传说并没有特别夸大。
  尽管来到的地方让他浑身上下都不适应,但杨大眼也很跃跃欲试,觉得自己可以试着挑战一下天幕给的第一项任务。
  而第三个人就非常让人意想不到了。
  “孔圣人?!”
  虽然在现代,人们已经对孔子有所了解,知道孔子并不是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山东人,但若说孔子的力气到底有多大,人们还是没什么概念的。
  ‘孔子举国门之关’。
  据《吕氏春秋》等古籍记载,孔子可以一个人举起关闭城门的大型横木。
  要知道古代城门巨大,门闩通常需要多人合力抬起,孔子却一个人就能举起来,足以证明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孔子来之前穿着长袍,头上裹着头巾,脚下还踩着步履,结果没想到一眨眼,自己身上就被换上了一套后世的运动装。
  似乎是担心他们一下子接受不了,再导致发挥不好,所以天幕给他们的运动装都是长袖长裤,不过天幕上非常凉爽,倒也没人觉得热。
  但仍然有人觉得这对孔夫子不够尊重:“孔夫子乃圣人至尊,何以涉足此等粗之竞技?此等行为,恐有辱斯文,非君子所为啊!”
  不少文人都表达出来了和他一样的想法,毕竟这可是孔子——孔子就应该坐在上首观看即可。
  但孔子自己没觉得有什么,还挺乐呵的去杠铃处看了看,又随手拎起一个哑铃甩了甩,觉得自己应该能拿一个不错的成绩。
  这天幕诸多比赛的形式,当真有趣又让人充满斗志,孔子从中得到了一些灵感。
  他思考着,想着等回去之后能否自己举办一场辩论大赛,众弟子畅所欲言,抒发内心的感想与感悟,只是如何定为魁首,还要他仔细思量一番。
  接下来出场的人物更是一个个都让人非常眼熟。
  有天生神力,力能举鼎的项羽——楚霸王。有三国时期的猛将吕布,吕奉先,还有唐初名将薛仁贵等,都是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有关武力或者是速度传闻的历史名人。
  有小童很激动:“娘,娘你看,那就是夫子前两日和我们讲的‘九牛二虎之力’的薛仁贵。”
  这个年纪的小孩对于大将军可能还没什么概念,但是如果说有人能够在掉进山洞里,最后吃了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然后脱胎换骨,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这种带着神话色彩的成语就很能让人听进去了。
  接下来来到的客人都非常眼熟,而且他们发现不仅有男人还有女人。
  妇好到来的时候当真是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还要意外,因为在她的时代,她只偶尔能够看到一些天幕的内容,就像是现代老式的电视机一样,信号断断续续的并看不真切,并且她也无法发言。
  但随即就是惊喜,因为在商周的他们比任何朝代都更需要这些天幕的粮种,哪怕是之后朝代拥有的,认为不需要从天幕处购买的粮种,对他们也是一大助力。
  梁玉红更是始料未及,因为她过来的时候才刚从战场上下来,眼神中还带着杀气,未散的战意让她周围的将领都不自觉的离她远了一步,观看天幕的人即使隔着遥远的时空,但在和她对视上的时候也下意识的胆颤。
  有这些人们熟知的,也有一些人们不熟知的,但他们都来到了健身房,并且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健身房大赛。
  天幕将健身房扩大了二十倍,就这整个健身房内还都挤满了人,赵匡胤粗略一数,觉得在健身房内应该有两百多人,真是相当大的规模了。
  他们在这里热热闹闹的问好以及讨论,天幕上林成雨的健身教学才刚刚开始,只不过和他们比较激烈的争斗气氛相比,天幕上刘邦他们几人因为没有硬性的指标要求,所以很是轻松融洽。
  跑步机的用法其实不难,林成雨只是讲了一些关于跑步姿势的要点,以及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
  蒙恬觉得自己当真是长见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