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曹植前一秒还在自己屋中酗酒,下一秒就被拉到这儿来。
  书中握着的酒瓶子也变成了一个棒棒糖——他的脑袋上还扎了一个小啾啾。
  曹植:“......”
  但他也没和糖过不去,把棒棒糖拆了包装塞到了自己嘴里。
  嗯,甜~
  曹操的神色也变柔和了些,他向来都喜欢这个有才华的儿子,现在见他这一幅稚儿模态也想起来了自己儿子小时候的可爱模样。
  孙权倒是很激动,因为在他的时期,他的兄长已经去世了:“哥!”
  话一出口,竟然还带了两分哭腔。
  孙策吓得连忙哄他,就像是孙权印象中的小时候一样:“怎么啦,哥不是在这儿吗?”
  孙权努力把自己的颤音憋回去,很想和他说自己的想念和前一段时间的兵荒马乱,但最终只是揽着他的腰:“我只是,只是有点想你。”
  和这温馨的几对比起来,最后的一队就有一些武学氛围。
  “父皇!父皇!你怎么一见到儿臣就打人啊!”杨广和努力的想要把自己的父爱唤回来。
  “我为什么打人?”杨坚气的眼睛冒火,“我还想知道呢。”
  怎么隋朝在历史上半点名字都没有啊,怎么一直都见不到他们隋朝的大臣上去啊?!
  “等我看见史书再问你的。”杨坚最后还是想着等会儿还要做任务呢,没真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杨广打的嗷嗷转,“你最好祈祷你没给我干什么点子混账事。”
  也最好祈祷他们的隋朝不是败在你手上的。
  李渊尴尬的笑了笑。
  哈哈,幸好他没有被天幕选中,要不然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再相见场面着实有些尴尬。
  殊不知,其实是因为他儿子中唯一有资格上天幕的,没有点同意而已。
  第126章
  杨坚此时是真的气的不清。
  他在位二十四年,可以说前十几年做的都很不错,只是老年和许多皇帝一样,都犯了多疑,杀害功臣,偏听偏信的毛病,也是因此,下一任皇帝才会是杨广而不是杨勇。
  但问题是,现在的他还年轻着,完全不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事——甚至他现在都不知道杨广是怎么上位的。
  不过在‘友好’的问询中,他起码知晓杨广不是造反得的皇位,面色稍微缓和了些。
  因为杨广毕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杨广十三岁开始就担任并州总管,一路无论是做官还是带兵打仗,都深得他心。
  他其实心中也是不愿有些相信儿子造了他的反的。
  甚至他现在还在给杨广找理由,想着可能不是在杨广这一代出了问题,而是在杨广子孙处出了问题。
  长孙皇后揽着李承乾,难得笑的有些讪讪。
  因为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李世民和隋朝皇室有亲戚关系。
  还要从‘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说起,李世民的祖母是独孤信的四女,而杨坚则娶了独孤信的七女为妻,也就是独孤皇后。
  所以杨坚是李世民的舅姥爷,而另一位几乎被人遗忘的开国皇帝李渊,应该喊杨坚一声姨父。
  并且李渊能够当这个开国皇帝,虽然和他自身的势力,李世民的帮助以及天下大势都脱不了干系,但其实和杨坚以及杨广父子的信任也有很大关系。
  隋文帝杨坚在位时,李渊从杨坚的禁卫武官被提拨为三州刺史,隋炀帝在位时,李渊先是担任郡守,后又兼任殿内少监与卫尉少卿,并被给予了一定兵权。
  并且古时最重孝道,所以无论中间的牵扯有多么婉转千回,但长孙皇后面对自己丈夫的舅姥爷时,总是不能忽略不计的。
  不过她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这个天下是她的丈夫打下来的,无论得位在天下人看来正还是不正,作为他的妻子,长孙皇后不可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所以也只是见了个礼而已。
  并且杨广此时其实也被打的莫名其妙。
  就像是杨坚对他的信任一样,杨广从小到大一路可谓是顺风顺水,除了没有当太子之外,他基本上把能够得到的都得到了,甚至可以说,哪怕杨坚没有废太子,太子在朝中的声誉与赞赏也都不如他。
  他本就不赞同太子只是占了嫡长的位置就被立为太子,若是论出身,他们都是同一个母亲,可以说他们五兄弟都是嫡子,若是论长子,长子提前出生这这么多年还没有干出过什么能够得到满朝赞赏的大事,那不正恰恰证明了他的平庸吗,这样的平庸之人又有什么资格可以担当太子呢?
  而且身为太子连装都不会装,他们的父皇喜爱节俭,杨坚自己本人就装作节俭的样子,但是杨勇却和他恰恰相反,表现的铺张浪费。
  杨广对杨勇的评价就是一个十足的蠢货,没有半点能够拿得出手的才干。
  至于他到底是不是造反得来的皇位......杨广的眼眸闪了闪。
  起码史书上不是,那是或不是,又到底是什么情况,谁知道呢。
  比起这边四人的尴尬相处,苏洵和苏辙的相处就自然的多。
  苏洵,苏辙和苏轼三人被并称为三苏,他们可以说是宋朝文学诸多顶梁柱中最粗壮的一根。
  苏轼和苏辙的感情非常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众人皆知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首安抚弟弟想要和弟弟见面的千古名作,又或者是他们交谈的诸多私信以及外人对他们的评价都能看得出来,甚至还有狱中创作的‘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