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这个模拟比赛持续一天,如果是正式比赛,这一天肯定都要待在同一个地方,但是徐雪筠只是到这里和他们讲解一下规则,接着他们就可以带着电脑回去自己的房间里了。
  桑弘羊马不停蹄的抱着自己的电脑回去了,苦口婆心的和刘彻解释:“我们不用买,买下一个厂房要二十万,但是我们租的话别看租一年也是二十万,但是前期资金不充裕的二十万和后期的二十万是不一样的,我们前期租一个月大型厂房是两万块,省下了十八万,这十八万我能继续用它来赚钱。”
  到时候别说用十八万赚十八万,桑弘羊觉得自己能用十八万赚三十六万。
  刘彻也不是不讲理,他只是不喜欢租东西,下意识的想着要做生意,那肯定要从先买个铺子开始。
  听了桑弘羊的解释,他勉勉强强的接受:“那就先租一个吧。”
  桑弘羊没有先租,他先去把能贷的钱都给贷了出来,结果这一行为又让不少人替他着急:“现在还有钱呢,我们借钱庄的钱干什么呢,那还有利息呢,又不是不要还。”
  桑弘羊深吸了一口气。
  怎么办,他压抑不住想要把这些人的发言都忽略掉的冲动。
  天天光会花钱,不会赚钱是吧——那实在不行看他操作呢!
  知不知道什么叫钱生钱啊,这个钱他又不是还不上!
  来个好心人,把这群观众都给他捡走吧,谁爱要谁要,反正他是不想要啊!
  第137章
  桑弘羊这里还能算是拉扯,即使带着一大群拖油瓶,但也有自己的想法,陆游这里却是两眼一抹黑。
  他虽然来自经济发达的宋朝,可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即使因为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但也从来没有试过从初始阶段自主创业。
  甚至就连大中小三个型号的厂房他都不知道要先买或者先租哪个。
  这要从哪开始看起呢?
  朱标有些想法,先拿了纸币来计算。
  知道他爹肯定一边跃跃欲试一边看不懂,所以朱标边算边和朱元璋解释:“我看了一下天幕给的操作流程,在初期,租厂房,购买生产线,购买原材料,研发产品和招聘工人这五件事情是大头,所以不能在刚开始几件事上就把钱都给花完了。”
  这样即使厂房买的再大,生产线买的再多,没有原材料或者没有工人也是不行的啊。
  朱元璋思考了会,发了条弹幕。
  【那前期资金吃紧,能不能和工人说说,第一个月先不给工资,第二个月给双倍。】
  朱元璋觉得自己的这个请求再正常不过了,大家一开始陪着他打天下的时候不都是这样的吗?
  一开始穷,给不了什么好东西,等到队伍渐渐壮大了,才算是真正的论功行赏。
  朱标看了眼并没有多余聊天框的电脑:“......应当是不行的。”
  一共有五个城市,是随着进度逐渐放开的,现在只开放了第一个城市。
  他们所要设计的产品主要是面对三种群体,学生,上班族和商务人士。
  每一种群体的特性天幕也在旁边进行了解释,其中让刘备注意到的是学生,他们并不特别注重性能以及广告,而更加注重性价比,也就是价格。
  但刘备觉得不能人家不重视你就给人家用不好的材料啊,所以购买的原材料和面对其他两种群体的是一样的,只是少了些增值功能。
  这让刘邦拍大腿替他着急:“诶呀,搞那么好干嘛?能用不就行了。”
  先在这个城市做一下子一锤子买卖,搞点钱再去做上班族和商务人士的嘛。
  这真的是他们老刘家的人吗?怎么有种不属于他们老刘家的憨厚呢?
  要是让汉武帝那小子上去就一定不会像他这么干。
  不过也不一定。
  刘邦想了一下现在还在焦头烂额说服刘彻的桑弘羊,觉得还是不让刘彻上去的比较好。
  看来他对经济的天赋没有他在国事以及政务上的强。
  刘邦砸了砸嘴,觉得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没有完美的遗传到自己的优点,也都没有他完善。
  吕雉盯着刘备的操作,想着自己若是在天幕上会怎么做。
  她应该......会先韬光养晦,积攒起资金,然后抢占后面的几个市场,前面这些利润低的市场在她占领其他市场之后会被她放弃掉。
  王翦则是完全听从嬴政和诸位大臣们商讨出来的结果。
  没办法,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也没从过商,也不指望他从商了,就算一窍不通又能怎么办。
  嬴政盯上了广告。
  其实在之前他是一个从来都不觉得广告有什么用的人,更不喜欢向别人解释什么或者推广什么,不然他的名声也不会那么坏,但是在天幕开启的这段时间内,他隐约的了解到了广告有什么用,尤其是在回来学着后世的广告宣传在各地演讲他所颁布的诸多本来不用向民众告知的政策后,他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秦国安定了下来。
  广告......作用似乎并不小。
  商务人士不要求性价比,他们更看重广告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但要产品质量高,就需要研发成本以及购买原材料的成本。
  而这正是他们前期所欠缺的。
  所以嬴政觉得,商务人士的市场他们可以放一放,在第一轮中专攻学生以及上班族。
  李斯觉得此法虽然风险甚大,但是再仔细研究之后,觉得也不是不能试一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