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黛玉冷哼了一声,口是心非,“谁担心你了?不过是怕你淹死了吓着人罢。”
  “好好好,你没有担心我,是我自作多情。”颜询嘴上认着错,脸上却眉开眼笑。
  他说着,又问道:“你还记得孟东野的《登科后》那一首诗吗?”
  黛玉睨了他一眼,不语。
  颜询也不恼,继续说道:“他里面最经典的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我现在心情的写照了。”
  “你看我,是不是笑得春风得意?”
  说完,在黛玉看过来的时候,露出了八颗牙齿的标准笑容,以表示他确实非常开心。
  黛玉被他的笑容感染了,唇边也噙着一抹笑,黛眉舒展开来,双目含情,取笑道:“你得意便自歌自舞自开怀罢,没得还兴来犹作少年狂。”
  颜询笑道:“看你这话说的,我现在本来就是少年啊,所谓天因著作生才子,人不风流枉少年。”
  “所以我要做一个风流美少年。”
  黛玉笑道:“苏东坡说周瑜是千古风流人物,他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哥哥这是要自比周公瑾吗?”
  “不过周公瑾可是年少曾将社稷扶的江左风流美丈夫呢。哥哥你现在可还差了点。”
  颜询笑着说:“那他还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呢。咱先不说我能不能现在比得上周瑜吧,但是咱气势不能输,我跟你说,少年就应该有少年的狂傲,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填了一首词,那才叫豪气冲天呢,我念其中几句给你听听。”
  颜询说着,清了清嗓子,踱步念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说完,看向黛玉,问道:“你听听,是不是特别霸气?”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周公瑾年级轻轻就死了,而我们现在还活着?又岂知我们未来不会有超过他的一天呢?”
  黛玉笑问道:“我只听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你这又是哪里来的?”
  颜询笑道:“这是我们现代的一位作家改的,你没听过很正常,不过意思差不多。”
  两人又沿着海边散了一会不步,临近中午,太阳越发大了,颜询见黛玉的脸上出了一层薄汗,便提议道:“我们去餐厅吃了饭,待会下午再来吧,这会儿太热了。”
  黛玉点点头,两人便来到了餐厅,颜询问了问黛玉的喜好,点了一些海鲜。
  等待上菜的时候,颜询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笑道:“说起来,我倒是想到一件事,虽然你生活的时代对女性颇为压抑,带上了枷锁,但是你不是被那些礼教驯化的人,你可以试着改变的。”
  见黛玉一脸疑惑,颜询倒是没有卖关子,直说道:“我说的改变不是去改变你自己,而是改变那个世界人,或许你一个人的力量不是很大,但是你留下了改变的火种之后,在不知道的地方有人继承下去也说不定呢。”
  黛玉想了想,很是遗憾,道:“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知道的,我平日里并不能出去。”
  颜询摇头,道:“你就算能出去又有什么办法呢?你只是一个弱女子,又不是在朝为官,不能通过政令去改变。”
  黛玉问:“那你的意思是?”
  颜询笑道:“你说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最有效的办法除了耳濡目染之外,是什么?”
  黛玉想了想,道:“读书!”
  “对!”颜询赞叹道:“正是如此,书籍是改变人思想的重要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是你看,自古以来,厉害的女性那么多,但是流传下来的书籍却少得可怜,这就导致,一个人的名声都落在了文人手里,文人的笔可是不见血的刀呢。”
  “你想想,吕雉、武则天那么厉害的女人,可是文人只会说她们牝鸡司晨,上官婉儿,唯一的女相,可是文人只写她秽乱宫闱,李清照,留下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还是有文人对她的婚嫁之事说三道四。”
  “而你,熟读史书,又有时间,所以你何不用你的笔,还女性一个公道呢?”
  虽然颜询说的热血沸腾,但是黛玉沉思了片刻,还是颇为心虚,“自古以来,史书难写,我只怕难以担此大任罢。”
  颜询笑道:“我说的又不是让你写正史,或者是修史书,那些有朝廷官员去做的,你便是写了他们也不会认。”
  “但是你可以写故事啊,你看《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都只是故事而已,但是喜欢的人照样很多,你何不写一本这样的章回体演绎类故事呢?”
  听到这里,黛玉眼睛一亮,要说记载正史,她还真没信心,担心笔力有限,读书不够,无法做到公平全面。
  但是写故事的话,她完全可以想一想。
  见黛玉颇为心动,颜询便继续补充道:“而且,你若是担心写出来有碍自己名声的话,你还可以给自己取一个笔名。”
  “对了,为了扩大影响,你最好连载。”
  黛玉挑眉疑惑,颜询笑道:“就是写好一部分就送到书肆印刷出来,看看效果怎么样,接着再写后面的部分,而不是一次性写完。”
  黛玉很惊讶:“这样行吗?”
  “当然行了!”颜询笑道:“你一次性写完一本,要很长的时间不说,还难以造成轰动,这样隔一段时间送一部分出去印刷,才能让读者吊起胃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