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姚修媛这时候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今日请贵妃姐姐来,也是为了这丫头的事儿呢,之前带着这孩子去了一次兰芝殿看大公主,回来后就吵着要我送她也去。”
说到这儿小公主还抬起头看了一眼林慕月,认真地说道,“要去上学,和姐姐一起玩!”
无奈地看了眼女儿,姚修媛又继续对着林慕月说,“我本来觉得她还小,想等到大公主当初入学的年纪再送她过去的,没成想这孩子倒是记住了这件事儿,总是追着我要姐姐。”
林慕月看着手舞足蹈的小公主,再看看生怕妹妹摔倒而紧张的儿子,“这样不难,公主们性子不一样,芝兰殿上午教读书下午倒是看着公主的兴趣教些别的,你只下午送她过去就是了,等再大一些坐得住了再送她去读书。”
三四岁的孩子上个兴趣班在林慕月看来是常事,兰芝殿那么多女尚书和女秀才如今只围着大公主一个,好些人擅长的东西大公主都不大感兴趣,再送去个小公主她也觉得不错。
第81章
兰芝殿里元春整理好自己出了门,后边是帮她抱着琴的宫人,今日午后开始姚修媛的二公主宜年也要来跟着上课,于是现在管着兰芝殿的尚书便下令要所有人下午都来给公主展示自己擅长的技艺。
本来大公主就十分爱琴,元春已经是定下要给大公主上课了,但是之前二公主来的时候恰巧就是元春在教授大公主弹琴,钟尚书见两个公主感情很好,小公主似乎也挺喜欢元春的,于是今日也要元春一起来。
“见过公主”,元春提前到了两刻钟,但是进到了芝兰殿里却发现大公主灵妤已经到了,她有些惊讶于公主这么早就来了,但是还是赶紧上前去给公主见礼。
“贾姐姐来啦,今日二妹妹要来,我就提前了一点来”,大公主自从是来读书了以后,整个人的气质都越发大气温和而不是之前的温柔静默,现在觉得妹妹要来读书,也自觉地承担起了大姐的责任,要先来等着妹妹。
元春见到大公主如此,却也想到了家里的弟弟以及自己教弟弟读书写字的时候,于是也是一笑,“公主爱护妹妹,姐妹间连枝同气堪为典范。”
大公主被夸了有些不好意思,又突然想起来了似的想起了什么,自己把书案上的一本琴谱递给元春,“是之前说要给姐姐的谱子,我今日带来了。”
元春本就擅琴,入宫后为了给公主授课也是不断磨练技艺,和公主闲聊间提到过一本古人的曲谱自己一直很感兴趣,没成想灵妤倒是说自己仿佛看到过这本谱子,日后可找个日子拿来给元春看。
“多谢公主了”,元春行礼谢过公主,她算不上什么琴痴,但是学琴这么多年能得到这么一份谱子学习,也是觉得是一件幸事。
“只是这谱子也是我借来了的,姐姐自己得抄录一份,原本到时候还要给贵母妃送回去”,灵妤说到这儿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这曲谱是之前众人闲聊的时候林慕月也提过一嘴灵妤记住了。宫内的妃嫔们都挺疼几个公主,所以她亲自去借的时候,林慕月也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很快就遣人找出来借给了她。
元春听罢亦是笑着回道,“微臣知晓,原是贵妃娘娘的曲谱,那微臣回去便抄录一份出来,这份马上就交还给公主。”
灵妤点点头,刚想继续说些什么,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小女孩儿的清脆甜美的声音,“姐姐,我来啦。”
二公主宜年一溜烟地进了屋子,身后是紧紧跟随的乳母和保姆,灵妤见姐妹来了也就开始招呼妹妹,元春见同僚们来了也是退回了众人之中。
林慕月之前就知道徐瑞卿要整顿武举,现在看到了家里送来的从典籍和现行流程结合送入宫的文书,也是觉得现在的武举有些太过于奇怪了。
和武学重视儒学一样,如今武举竟然是以文为重,策论的比重要高于武艺的要求,甚至是要先过了策论才能展示武艺,虽然和文举相比武举要更重视与兵相关的策论,但是重文轻武的局面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因而一日等到徐瑞卿驾临启祥宫的时候,林慕月也是好奇地问了出来他打算怎么改动武举,这么些年后宫里也只她会和当初的太子如今的皇帝讨论这些事儿,徐瑞卿也是潜移默化之下习惯了和她一起讨论这些前朝的政务。
“倒不是我想到了如何,而是兵部有个主事上了道折子,我看过之后倒是觉得有几处可行之法”,徐瑞卿谈起这事也是兴致勃勃,那个主事如今也被他升了一品成了郎中,眼见是入了他这个皇帝的眼了。
“那人不知是什么出身,竟然还能说几句火药和火炮的事儿”,徐瑞卿接过林慕月递来的装了鲜果的小碗,又补充了一句。
“这倒是难得,陛下也是打算采纳这位大人的意见么”,林慕月自己也是端着一碗自制的水果捞凑到了皇帝边上,继续问了起来。
“也不算是全都接纳,毕竟是大事要群臣商议,只是那个架子不错,我也觉得火器是个好东西”,徐瑞卿闻言摇摇头,京内原来就有许多传教士,如今开了海商衙门与各国的交流亦是增加了,他也敏锐地发现了火器的重要性。
那个叫霍振的兵部官员,提出的是要推翻现有的武举,而从武艺、火器还有兵法三场来考察想要以武入朝的官员和将士。不过徐瑞卿看过他上的详细折子后,倒是觉得要是有人能把这三场考下来并场场皆优,不说是能做个掌握天下兵马的元帅但是当个大将军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和群臣尤其是真有本事的武将商议,需要改动一二略降低些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