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所以用完了饭之后,王子腾便提溜着侄子王仁和外甥薛蟠一起回了前院,留下梁夫人和妹妹还有外甥女儿说话。
  薛太太到了哥哥家里,自然是比在王府里放松轻快许多,她带着宝钗先是和梁夫人一起说了些以前的旧事,后来见时辰不算太早了她便借口让宝钗自己先回去休息,自己则是留下和嫂子梁夫人继续说话。
  看着宝钗带着丫头回了房休息,薛太太便对着嫂子说道,“便是宝钗的事儿想麻烦哥哥和嫂子了。”
  送女参选的事儿薛太太自然是和哥嫂通信商量过的,如今她想着的是要和嫂子说说这次在明州城里见过贵太妃的事儿。
  “你的意思是说,王爷和贵太妃没收你送的银子”,程夫人闻言也是皱眉。
  “贵太妃赏了宝钗些东西,但是也把银票随着东西还回来了”,薛太太听了嫂子的话,一叹气把事情说了。正如林慕月所想,宝钗确实是细心,回了暂住的客栈就发现了又被送回来的银票,薛太太思量再三还是没再借着侄女的手再送一次。
  “那日里我和熙凤说话,这孩子话里话外也是想让我放弃参选的心思,我如今便想问问哥哥和嫂子,如今京内的情形可是有什么不妥?”,不等嫂子说什么,薛太太便直接问了出来。
  虽然是想要送女入宫为家里再博一份前程,但是若是形势实在不对,薛太太自然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出事。
  程夫人倒是没有犹豫,她稍微想了一下后说道,“贵太妃的话也是有些道理,这次虽然是新皇第一次选秀要选一位皇后出来,但是我说句直一点的话儿,别说是你家里,就算是我家再有个适龄的女孩儿蹦出来也够不上皇后。”
  其实当初小姑子寄了信来的时候,王子腾夫妇便不大愿意让外甥女参选,只是小姑信里写的也是恳切,再加上嫁了人以后薛太太也是多年没回京,王子腾到底是应了一句,打算等人进了京之后再商量。
  薛太太点头,她本也没想过让自家女儿做皇后,“我倒是没这个心气儿,但是若是能进宫不是皇后也可占据先机,若是有个一儿半女日后也总是个依仗。我也和嫂子交个底,宝钗这孩子样样都好,可惜她父亲去的早,她哥哥眼见也不是个出息的,日后婚嫁上总是个问题,所以我才起了要送她入宫的念头。”
  “娘娘干嘛那么不想送薛家姑娘入宫,您如今若是想打招呼,哪里用宫里女官姑姑照看,就是直接和太后娘娘说一句也可,如此以来那姑娘便是无忧了”,问柳这段日子常在林慕月身边,胆子也越发大了起来,一日见林慕月又提起了薛家姑娘,就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儿,你就看这京兆府尹家里,他家里的那位当年是先帝登基后第一个有孕的,但是后来孩子还不是不明不白就没了,这还在太后和我当年都没什么坏心的情况下,还是出了这样的事儿”,听到问柳问,林慕月的回忆也飘回了过去。
  林慕月后来也想过为什么蓉妃要谋害罗氏的龙胎,出京之后她才渐渐想明白,估摸着是蓉妃以及她背后的人想要借此机会试探试探她这个贵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和分量。除非是当年的潘嫔有孕他们可能会犹豫着不动手,其他人无论是谁估计也难逃黑手,罗氏当年也就是个不明不白失了孩子的炮灰和倒霉蛋。
  问柳当时也在宫里做事,如今听贵太妃这么说,思索了一阵之后也是说道,“也是这个道理,只是不知道那家的太太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尽人事听天命,林慕月也有些遗憾自己没法再劝说太多,不过她思索了一会儿说道,“那薛太太如今拉扯着儿女,不是个糊涂人,我觉得京内王家更不是糊涂的。”
  第103章
  这个新年京城中上到太后、皇帝下到各家里过得都有点没滋没味,太后还盼着过了年给儿子娶妻倒是还带了些期待,澄佑自己则是对大婚没什么期待,只是愿意安母亲的心和让朝中各怀鬼胎的众人更加拧不成一股绳罢了。
  元日祭祀奉先殿的时候,澄佑看着面前先祖和父亲的牌位,他心里也是有些自嘲,他回想了之前的种种,也是知道当初他父皇的作为分明都是在给弟弟铺路,只是先帝这么在乎贵妃和二弟,但是今日在年节里在这奉先殿祭祀先帝的竟是自己这个儿子,澄佑这么一想不由得觉得有些讽刺。
  其实澄佑内心里对着父皇和庶母、弟弟们曾经是有过怨怼的,尤其是当初年纪小的时候就经常和弟弟别苗头,但是澄俞从小就是个滑不留手的性格,人前人后都是对哥哥一样的恭谨谦和,尤其是后来还救了澄佑和伴读一次,自那以后澄佑也是不好意思再给弟弟脸色看。
  长大了一些之后,徐瑞卿作为父亲虽然表面上一碗水端平,但是无论是在读书时还是在私下里相处时,澄佑都能感觉到父皇下意识的偏心。他知道父皇只有在贵妃和弟弟面前,才回露出那种有别于平时的真实性情,会温柔地对着贵妃笑,会亲切地拍拍弟弟的肩膀。
  在父皇和祖宗的排位前胡思乱想,澄佑的思绪越飘越远,倒是没注意到自己在这殿内待的时间有些长了。
  康胜是当年御前大珰王太监的徒弟,后来被师父举荐到当时还是皇后的李婉澄跟前当差,后来又被皇后给了自己的儿子,大皇子一登基,他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如今也是在司礼监当差做了掌印太监。提督司礼监的是之前御前的太监春来,但是这人为新皇所厌,所以宫内最会揣摩上意和最能左右皇帝心思的还是要数康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