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被儿子扶了一把才稳住了身形,看着身边因为长身体在抽条显得有些淡薄但是却已经十分有力气的澄俞,林慕月感慨一声,“我虽不觉得我怎么老了,但是你倒是真的长大了。”
澄俞愣了愣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他轻咳一声说道,“儿子早就不是小孩子了,今年您还给我压岁钱的时候我就想说了。”
林慕月拒绝谈论这些,没结婚就是小孩子当然能拿红包,她轻松岔开话题说道,“你最后到底选了什么打算种下去?”
见母亲说起正事,澄俞也是又认真了起来,“选了三种,一种是味道有些甘甜的薯类,一种是和上一样类似但是食之没什么味道的薯类,还有一种是些种子金黄的作物,儿子也只见过种子,不知道长成了是什么样子。”
地瓜、土豆和玉米,澄俞说一种,林慕月心中跟着说一种,她知道这都是些日后常见的高产作物,也都是她历史上知道的能适应这片土地的好东西。
于是林慕月也点头说道,“三种也好,太少了没什么意思,太多了也顾不上,既然你已经有了计划,那便按部就班地去做吧。”
第105章
这个时候新鲜菜蔬难得,但是那管着庄子的内侍侯公公和庄头拼拼凑凑,也是凑出了一桌子既有些农家趣味又可以奉给王爷和娘娘的席面。
林慕月落座后看到这一桌子菜,也是有些喜欢,只是还是有些遗憾地说,“这个时节不大好,要不然也能有几分品尝山肴野蔬的趣味。”
听到母亲这么说,澄俞看了眼身边的侯公公,被王爷这么盯着侯公公哪里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赶紧殷勤地把一笼屉烧麦递到澄俞手边,“王爷和娘娘且尝尝这个,就是野菜、笋、香菇一起做的馅儿的,还算是有几分农家趣味。”
澄俞闻言就拿着公筷给母亲夹了一只烧麦,“母亲请。”
在京城时林慕月一直吃的烧麦都是羊肉馅儿的,明州城里雇佣的新厨子也会做糯米和肉一起做馅料的烧麦,如今来了庄子上尝了一口这野菜香菇烧麦也是觉得别有些风味。
吃了儿子给自己夹的东西,林慕月亦是拿着公筷朝着那盘分好的板鸭伸出了筷儿,夹起了一只鸭腿放到儿子的盘中,“你正长身体呢,吃个这个正好。”
又被当成小孩子看待澄俞也是有些无奈,不过他还是顺从地吃了母亲夹给自己的东西,母子两个一起用了一餐别有意趣的晚饭。
庄田上的佃户们也是到了用晚饭的时候,一家家的人都扛着锄头等农具往家里赶,这些田地原来本都是当地一户姓叶的乡绅家的,叶老爷也算是慈善人,因而这些佃户过得也算是不错,但是和如今直属于吴王治下比起来那还是差了一层。
首先是封地内除开给朝廷的赋税要照交,其他杂税都被澄俞免除了,农户们侍弄的这些田地都算是上田,若是只需要交朝廷规定的粮税,那么一年忙碌下来自家能够存下的粮食数量便多得多了。
其次林慕月还建议澄俞让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和农事官们聚在一起,尝试和改良各种农书中存在的培育良种和增加土地肥力的方式,也设置了些奖赏给那些实验出了可用方法的人,并且田地里产量高的人家也是有奖励,有这样的奖赏在前头,大家干活的积极性也是被调动了起来。
农事官们熟读《广志》、《齐民要术》等书籍,世代以耕种为生的老农们则可从实践上把关这些书本里记载的方法是否可行。澄俞重视农耕,选出来的农事官们都是踏实肯干没有当下读书人目下无尘臭毛病的年轻人,于是二者配合起来倒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颜大看着低垂的落日,和妻子一起往家里去,二人身边是已经十四岁的大儿子,颜大的儿子颜光如今也是差两岁就成丁的半大小伙子了,自然要下田帮父母忙碌。
当初颜光下生时正是早上的鸡鸣时分,那天又恰巧是叶家的管事下来收租的日子,颜大喜气洋洋的样子得了老管事奇怪的一句问,老管事得了回话以后倒是给他家的大儿子起了颜光这个名字。
“今日管事的又让人给每户里都送了腊肉,娘回家给你们做蒜薹炒肉吃”,颜家的家境本来不错,但是之前颜光的老爹大病了一场,过后一家人虽然不至于吃不饱但是过得也拮据了些,肉食这类东西就不是经常能吃到的了。
刚过去的年里,管事便以王府的名义发了布匹和肉食等物,庄子里稍微富足些的家里面都把这些东西拿来给自己人用了,但是颜光家却把那些东西和其他人换了粮食留着慢慢吃。这次不知为何庄子里的管事又给各家发了东西,颜大思索再三觉得还是留给家人算了,于是交代了要妻子今日回去后好好地给家里做一道菜。
颜光到底年纪还小呢,况且颜家人之前的日子也还是好,只是颜老汉生病才致贫的,虽然他十分懂事,平日里都是努力帮着父母做事,但是听到了母亲说肉也是默默吞咽了下口水后说道,“娘你的手艺好,做什么我都喜欢。”
颜家里面,颜小妹已经煮好了饭把菜也收拾好了只等娘回来掌勺,她今年十二,虽然也是灶台边儿的熟手了但是手艺却也难和娘相比,于是便不敢动那些金贵的腊肉,只是做好了饭就罢了。
颜老汉如今大病初愈,看着孙女儿围在屋内忙碌也是有些心疼孙女儿,见她还想去把柴火劈了就赶紧说,“等你爹回来收拾就是了,快来歇会儿吧,哪家里也没有叫个小囡劈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