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等各处都拜过了,那老道士又请众人到道观后院处坐坐,“诸位善信来此,小老儿没什么好的招待,后院开阔景色还算能入眼,这时候倒是比在屋内说话好些,小老儿让我那徒儿备了清茶,各位若是不嫌弃还请去稍坐吧。”
  林慕月开口回道:“哪里,道长请,今日是我们叨扰了。”
  老道长甩了甩拂尘在前引路,“不敢当,这边请。”
  众人落座,林慕月让云夏和其他人退下,她自己带着宝钗和老道长师徒说话,这老道看着年过古稀,小童子又只是个垂髫的幼童,所以倒是不需要多避讳。
  林慕月坐下后看着那小童子严肃着一张包子脸想要给师父和客人倒茶,忍不住摸了摸他头上的小揪揪,宝钗也是接过了那只小壶,自己给众人倒了茶水,还从荷包里掏出了几颗包着糯米纸的糖递给了小童子。
  老道士看了看眼巴巴瞅着自己的徒弟,也是语气无奈的说道:“去吧,正殿的贡品也要换了,你自去把这活儿干了。”
  看着小徒弟跑远了,老道长才对着面前两位有些歉意地说,“小童无状,让两位善信见笑了。”
  林慕月也就回说,“小孩子天性如此,只是道长如此年纪,怎么就收了这么个幼童在身边服侍?”
  老道士这么大年纪这处道观又不大,林慕月觉得他若是收徒怎么也该收个成年的能打理各项事宜的,怎得还带了个年纪如此小的道童。
  老道士叹口气,“那孩子是岛上一户人家的独子,他父母出海打渔就再也没回来,更坏的是他家里又没个什么亲戚,岛上众人也就只是糊口而已,我这儿还不缺吃穿,所以索性就收他在身边做个伴。”
  林慕月点点头,不过她倒是从老道士的话中找到了一处别的事儿来问,“原来如此,他父母是出海打渔碰巧遇到了不好的天气还是如何?怎得就再也没回来了。”
  这处海岛上的人基本上世代捕鱼为业,对于天气如何能否出海应该是不能再了解了,是以林慕月觉得这事情有点蹊跷。
  老道士倒是有些懊悔说了这话似的,他纠结半晌之后捋了捋胡须,“这……不瞒您说,小老儿也觉得此事有些不对头,只是报了官之后官府也找了一阵子,船和人都没找到,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宝钗这时候倒是出言说,“这确实是有些奇怪,自从王爷就藩之后这边的水贼等都被官府和王爷带来的府兵肃清了,怎得还会有这样的古怪事情。”
  林慕月觉得奇怪也是因为这个,于是她就说,“很是,既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回去再派人探查一二。”
  说完了小道童的事情,那老道士盯着宝钗看了一阵子又是满脸的欲言又止,宝钗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在娘娘面前还是不好如何。
  林慕月也感受到了老道士的目光,她赶紧出言问道:“道长怎得一直盯着我身边儿这孩子瞧,您可是看出了什么?”
  佛道两门里头,求签问卜当然还是道家更胜一筹,林慕月虽然自诩不是什么迷信的人,但是自己都在这处了,老道士若是有什么话想说她也愿意一听。
  老道士见林慕月也愿意听也是松了口气,“望您先恕我妄言之罪,只是老道看这姑娘面向,原是个难星守命,主终生零丁的。但是又看您面向,竟能中和这姑娘的命格一般是以有些惊奇。”
  宝钗听到这老道士原本给自己的批命心中本大震,但是后来又说身边娘娘可中和自己命中孤苦又有些不知说什么是好。
  倒是林慕月一笑,“你这话是从《神峰通考》中摘得的吧,以人的命宫和其中星辰算人如何,难星守命,主终生零丁,恩星守命,终生繁华。”
  老道士和宝钗都有些吃惊,二人一起看向林慕月,倒是林慕月又说,“虽有此说,但是还有句话叫做事在人为,只有自己尽力而为之后再说命如何如何吧。”
  说到命运,林慕月觉得自己的命好也不好,来到陌生的朝代是不好,但是生在了富裕之家是好,嫁给了太子做侧室是不好,但是有了澄俞这样一个省心的儿子又是好,被迫出京是不好,但是如今母子二人把封地经营得有声有色又是好。
  宝钗也是抬头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娘娘的意思我明白了。”
  林慕月起身和老道士告辞,“道长精通命理之术,倒是我无状了,您别放在心上,今日就告辞了,我还待带着这姑娘去别处走走。”
  老道士说完了话也算是了了桩事一样,也不打算多说什么让面前的人相信,闻言就只是又替自己的童子说了句,“善信们慢走,您若是方便,还请多打探下那孩子父母的事情。”
  从道观离开之后,林慕月说是带着宝钗再去别处走走,但是最后两个人也只是找了片海滩一边走一边说话。
  “王府内典正的位置是正五品,不知道你还看不看得上眼”,林慕月开诚布公,倒是没说虚的直接就看着宝钗问。
  这也是林慕月觉得她对于宝钗能许下的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宝钗不愿意,她也愿意帮忙在她的婚姻之事上做些努力,毕竟以宝钗的人才若是随意嫁了她也觉得可惜。
  宝钗其实也猜到了一点儿,不过她闻言还是问道:“云夏姐姐跟了您这么久,典正的位置只有一个,如果是我居之怕是不大妥当吧。”
  林慕月摇摇头,“我对着这个位置还有些别的期许,云夏她未必适合,我也和她谈过了,她不会在意这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