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街面上的小吃黛玉不见得多有兴趣,徐澄俞倒是兴致勃勃地买了许多,这些吃的有些味道不错两个人都一口一口吃完了,有些却也不那么适口,但是为了不浪费亦是徐澄俞不叫黛玉为难,自己硬是皱着眉吃完。
  集市上也有些郑人来卖小玩意儿,更有些手艺人沿街卖艺,这些东西也是徐澄俞更感兴趣一些。
  等两个人逛了一会儿找了个酒楼打算歇歇脚,在雅间里面听到黛玉对自己的揶揄,徐澄俞呆了一下之后倒是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倒也有几分相似,我虽有了出京去明州的经历,但是当时除开去庄子里走了几次倒真的少在府城中逛”,徐澄俞认真地回想了一会儿后说道。
  黛玉亦是继续打趣说,“也算是有所经历了,不似那等鸡蛋几文钱一个都不知道还说要几两银子才能买的皇帝一般。”
  两个人的位置是在酒店二楼临街的房间,徐澄俞看着下面灯火通明的街景也是感慨说,“这样的情景之前只能在江南看到,如今晏城亦是比之前繁华兴盛了几分,就是不知道若是叫天下都能如此富庶百姓都如此安定是要何年何月。”
  黛玉想了一会儿后才认真地说,“只要陛下不负此心定能保太平、开盛世。”
  徐澄俞却有些怯步,“人力有时尽,而且人心易变,我总是怕多年后忘了今日之言。古来帝王不乏登基之时明察善任后来却渐渐松懈政事的,我也怕有一日我也成了这样的。”
  之前做皇子读书的时候,徐澄俞看着书中各代得失,他总觉得无论皇帝多么圣明,若是以一人治理天下终究会有人疲惫昏聩的那一天。
  黛玉亦是熟读史书之人,闻言她亦是沉默了下去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她心中也是开始犹豫自己是否应该说什么。
  徐澄俞回过神来看到黛玉依旧在垂头沉思,他赶紧说,“都是我胡言乱语罢了,你不必记在心里,下面还有别的热闹可以瞧,我们再下去看看?”
  黛玉闻言也暂时放下了心中所想,“好,我们再去买些东西带回去给娘娘们吧。”
  拨弄着木雕的小摆件,林慕月听黛玉讲了她听到徐澄俞心中所困惑的事情。
  “这孩子……”,听完之后林慕月心中可算是五味杂陈,她实在是没想到儿子居然能想到了这一层。
  都说帝王是孤家寡人,林慕月听了这番话之后也是有所感觉,只是觉得这孩子还好还能把心里话往外说说。
  “前一阵子云太妃还来和我说伦儿之前自苦总是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成,她当时还觉得俞儿这个当哥哥的稳重,现在看来这孩子是把什么事儿都藏在心里罢了”,林慕月感慨道。
  看向黛玉,林慕月也情形儿子能遇见这么一个能说说话的人,只是现在两个人还未成婚她不好在人家姑娘面前直接说这个话了。
  第241章
  宫中七月份并无什么重要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平静,八月一到却又热闹起来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庆的大日子,过了十五马上就是圣母皇太后的千秋之喜,皇帝登基第一年恭逢太后千秋吉日,这宫中人自然都是铆足着劲儿要操办寿宴。
  不过其实要按着林慕月自己的心意,她觉得按照自己如今的年岁开始办什么“寿宴”着实是太早了些,只是这些事情一定程度上来说她也是不得不低头。
  给太后庆祝寿辰算是向天下展示皇帝孝心的一种方式,林慕月也知道儿子需要这么一场典礼来做给天下人看,所以她也只能是尽量配合。
  “各地官员都上折子想要进京给您祝寿,我想着这倒是大可不必,还有就是儿子想也不许各地官员以进献寿礼之名大肆搜刮,只许外臣们上贺表祝寿,您觉得如何”,徐澄俞也是来到了母亲这里商量了一下千秋节之事。
  宫里这次为太后准备千秋事宜并没有提前太久,所以其实许多官员们就算是想入京时间都不大够,徐澄俞也索性不叫人入京也不许这些人进献寿礼。
  林慕月对着这些事儿自然是同意,“应该的,只是过个生辰而已实在不必是大操大办,你这个主意不错日后可当成定例。”
  徐瑞卿点点头,“儿子想的是日后万寿和千秋两节都是如此,其他的倒是还好,只是母后那边儿儿子虽自会去说,也想请您也帮着说几句好话。”
  自己和母亲都好办,徐澄俞也知道黛玉听过之后必然也会同意自己的想法,只是嫡母那里倒是有些不这么开口。
  林慕月听完之后却是一笑说,“你这就不够了解她了,这样的事儿她不会不同意的。”
  平心而论,除了最开始入宫的时候李婉澄曾经办过爱用珍奇之物显示自己身份的这种事儿,其实她本人并不是喜欢享受奢靡的性子。
  究其根本,李老爷子确实是个好祖父,只可惜李婉澄到底是书读得少了些少年时的见识也不够广。
  现在李太后在宫中多年已经是摸透了宫廷规矩,尤其是她现在又失了儿子,所以是厉行节俭连平日配饰都少用金银玉石。
  公主们其实最近也在琢磨给母后送什么贺礼好,除了小公主朝涵早早地就和各位姐姐们撒娇,说自己想要给母后送一件儿自己亲自做的绣品,其他几位公主都有些发愁自己的寿礼。
  “要我说还是年纪小好,这丫头朝我们卖乖可一点都不觉得丢脸,直接就把这最好做的活计抢了过去”,宜年公主捏了捏妹妹头上毛绒绒的装饰品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