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弘昉跪下跟叔叔们磕头报丧,哭着说:“我大哥去了。”
  弘昱年轻,刚成婚没子嗣,他们这一支的人手势力就转交到弘昉手上,因此是弘昉出来拜见。
  和弘昱比起来弘昉明显是毛孩子,大阿哥这一支随着弘昱的死彻底翻身无望,除非弘昉惊才绝艳天纵奇才。
  三阿哥站起来拍拍弘昉的肩膀出去了,大家都是失败者,谁都安慰不了谁。四阿哥起来跟弘昉说:“多劝劝你阿玛,劝他保重吧。”
  弘昉点头,跟四阿哥说:“五叔陪着他呢。”
  六阿哥跟着四阿哥起来:“明儿叔叔再来。”
  七阿哥也站起来,拍着弘昉的肩膀说:“多操心吧。”
  海棠跟弘昉说:“别的姑姑也不说什么了,你哥哥的身后事还有你们家的爵位人口,明儿姑妈去你玛法跟前说一声,早点确定下来才好。”
  弘昉立即感谢海棠。
  十一阿哥叹口气走了,十二阿哥也叹口气,跟弘昉说:“明儿叔叔来给你五叔搭把手,把你哥哥的事儿办得风光些,顺便把他送到你前面那位嫡额娘身边,母子葬在一处,想来都很乐意。”
  弘昉忍不住掉下泪啊,十三阿哥也是叹口气,从弘昉前面蹒跚着路过。
  弘昉赶紧伸手:“十三叔,侄儿扶着您。”
  十三没说话,下了台阶出了正房,跟弘昉小声说:“你什么都别想了,把你们这一支撑起来才是你该干的,你大哥没了,给你阿玛养老的事儿就落在你身上,日子难过关关过,咬着牙忍下去吧。”
  说完十三扶着太监的手离开。
  八阿哥从屋子里出来,来到了弘昉身边,叹口气说:“叔叔今儿陪着你,你年纪小,没经历过这些,叔叔帮你撑着点,日后就靠你自己了。”
  言语之间就是个和蔼的长辈,弘昉低头弯腰带着感激的语调说:“侄儿多谢叔叔。”再抬头,脸上只剩下感激的表情。
  消息很快到了畅春园,康熙问:“弘昱没了?”
  下面的侍卫回答了一遍,把五阿哥送弘昱见大阿哥的事儿说了一遍,又说大阿哥边哭边拿头撞儿子的棺木,言语混乱反复说对不起福晋对不起儿子。
  康熙冷哼了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他魇镇皇父的劲头去哪儿?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有几分难受,弘昱毕竟是孙子,除了体弱一些别的都不错。
  因此康熙失眠了,第二天起床之后无精打采。然而还有人说五阿哥大胆包天,闯入了幽禁大阿哥的府邸,藐视法度,被康熙骂了一顿。
  海棠就找康熙说把弘昱继承的佐领人口爵位传给弘昉,让弘昉把大阿哥这一支的门楣给顶起来。
  康熙在佐领人口这一块很大方,但是只给了弘昉一个镇国公的爵位养家。
  有总比没有强,海棠立即安排人去传旨。
  这时候又传来了李光地去世的消息。
  康熙听了惘然若失,跟海棠说:“今年不是个好年份啊!”
  海棠嘴里附和着他,心里觉得今年是个好年份,风调雨顺,自从过年到现在没旱没涝,地里的麦子长得好,今年必然是一个丰收年。各处欣欣向荣,进出口还是顺差,纺织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社会已经趋于稳定,纺织业带动上下游,所有工业化的开端都是先发展轻工业,轻工业一般都是靠纺织业带动的,变化虽然缓慢却无处不在。
  因此海棠觉得这生机勃勃的一年是个好年份!
  第483章 行乐图
  时间进入了下半年,六月初康熙就觉得京城闷热,没立即去热河行宫避暑是因为二福晋和弘昱的葬礼没结束。
  等到六月葬礼结束后,内务府提前去准备,六月底康熙就准备带着人出发。
  十四就跟来和康熙商量:“京城里面闷热潮湿,我姐姐一连好几年都没去热河避暑,今年也让姐姐凉快一回吧。儿子愿意留在京城,回头有事儿派遣快马奏报给您。”
  十四说这话的时候在御前的弘皙看了他一眼,觉得十四阿哥醉翁之意不在酒。
  康熙笑着说:“你这主意不错,为你姐姐考虑了,可见你姐姐往日没白疼你。朕琢磨琢磨,明儿跟你说。”
  十四心想:这有什么可琢磨的!
  还是乖乖地退出去了。
  随后康熙召见了九门提督夸岱,面授机宜后夸岱回去了。接着是西山大营和火器营武官被召见。康熙一番安排后统治海棠:“今年阿玛带你去避暑。”
  对于海棠来说就是换了个凉快一点的办公地点,于是笑着答应了。
  十四也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让他留守在京城。十四知道之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表明什么,表明老爷子很信任自己啊!他一直觉得海棠干的就是监国的活儿,他现在也要体会一把监国的快乐了。
  康熙似乎为了表现出信任十四,把年纪大的儿子们一扫而空,只留下了还在圈禁中的大阿哥和二阿哥,连深居简出的十三阿哥和略大一点的十五阿哥十六阿哥都带走了。康熙又觉得留小儿子们在京城热着了也不好,万一中暑了呢,把十九以下的小儿子也打包带走避暑去了。
  一家子高高兴兴地出门,被留下看家的十四也高高兴兴。觉得老爷子这事儿办的真好真妙,他们都走了,连个掣肘的都没有了。
  他送大家离开的时候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四阿哥在离开的当天看了十四乐颠颠的样子忍不住跟六阿哥说:“这是山里没老虎,猴子来称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