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倒是十阿哥说了一句:“这种狗子咱们这里不常见,北方有,叔叔见过它们冰天雪地拉雪橇,和二哈一模一样。你等哪天叔叔再出远门给你弄回来一只一样的。”
  弘时谢了他,回去告诉雍正。
  雍正叹口气,背了一段《西游记》里面的词儿:“色色原无色,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二哈好就好在是二哈,再来一个那还是二哈吗?你着相了啊!”
  弘时默默无语。
  雍正给弘晖的超厚家书星夜送往洞庭湖。而海棠也在这时候回到了洞庭湖。
  她已经把湖北的事儿办完了,和十三阿哥见面寒暄了几句,就问弘晖:“宝庆那边怎么样?”
  弘晖说:“有人偷卖,听您的,对他们都是听之任之,暂时还没处理。”
  前不久海棠就下令水泥专卖,因为可以建房修城墙还可以加固堤坝,把这种东西的地位一度提到和盐铁相同。对这个规定大家都理解,这玩意确实好用,见过的都说是好东西,某种意义上是国之重器。因为难买,所以用水泥造的房子才很贵。
  既然有稀缺性,那么就有人铤而走险弄一些去贩卖获利,这就是海棠放下的鱼饵。前面再三强调这东西重要,要朝廷专营,谁敢私卖就是犯罪,犯罪就要抄家,不抄家从哪儿弄银子!
  经过弘晖的讲述,九阿哥总结就是:“外面那群老鼠给你这只胖猫攒食儿呢!那群硕鼠还在洋洋得意。”
  海棠就趁着这个机会把计划讲给十三阿哥听。现在安置棚民的钱是借的,想还钱就从卖房和抄家下手。
  弘明此时问:“可是抄家的钱该入国库啊!”
  海棠说:“对啊,国库也没给我拨钱啊!”
  弘明不懂看着大家,弘晖就解释:“安置棚民是不是要花钱?假如说贪官被抄家,钱入了国库,等安置棚民的时候,还要再从国库拿钱,这时候就直接用了,不用那么麻烦。当然了,来往的公函是要补上的。”
  弘明就是拐不过这个弯儿,抄家就是抄家,安置就是安置,怎么能拿抄家补安置呢?
  他拐不过这个弯儿,十三阿哥能理解。他担心卖房和抄家的钱不够还账,就问:“抄家才能抄出来多少?够还钱庄的钱吗?”别弄到最后姐姐一世英名就这么败坏了!他可不想让姐姐留下个类似“债台高筑”的典故。
  海棠说:“抄家的钱忽略不计,那就是苍蝇腿上的肉,有没有都行。抄家不是目的,改土归流才是!一般的土财主弄这些回去盖房子,三车五车就够了,这点水泥才能落下多少好处?违反我三令五申弄水泥自然是有人大量需要,如果是土司买回去修筑城寨呢?”
  十三阿哥叹口气:是水泥坚固还是火炮锋利,就看接下来的比试了。
  十三阿哥还是担心钱,他焦心地问:“目前这钱够吗?”
  九阿哥负责账目,点头说:“目前两湖的钱是够的,还完之后尚有盈利。”
  海棠提醒他:“你要把税算上。”
  九阿哥不满意地说:“朝廷卖宅子从不上税。”
  海棠点头:“也对,这盈利就是税。”
  九阿哥睁大眼睛,立即说:“上税,当然上税了!”好歹给大家分点啊!最起码要给大家开工钱啊!
  海棠没管他那小九九,跟十三阿哥说:“我接下来就要去安徽,浙江,福建,江西这四地,等这四地处理完就要年底了,如果年底还有时间,我就去四川,四川处理完就去陕西,您回去告诉四哥,准备大量官员,我入川的时候就是改土归流的时候,这些官员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我必要用上他们。”
  随后又说起了木兰训练,因为十三阿哥去年参与过,知道流程,交流起来也很顺畅。海棠在君山岛休息了两天就准备动身去浙江,浙江的商业发达,处理办法和这边不一样,这里需要房地产拉动,但是浙江就需要真金白银去投资,江浙一带缺少的是做工机会。这里的盈利海棠要拿去在浙江安徽投资兴建实业,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先在两湖动手,因为两湖这里一旦启动就有足够多的资金操盘接下来几省棚民安置。
  当十三问到接下来在其他几省怎么操作的时候,海棠说:“雍正元年,浙闽总督满保奏请修海塘,因为四哥觉得很多官员假借修塘冒领钱财,所以只让挑沙疏通,去年沿海有台风,海浪冲坏民居无数,四哥允许当地截留税银修海塘,但是去年秋季派人去看,修的是土堤坝,几个月时间经过海水冲刷,有的地方连溃七十里。四哥让用石头修筑一劳永逸,调拨银子十五万两,但是合适的石头难买,到如今有的地方是石子修筑,我去了之后就用水泥覆盖堤坝,现在去加固还来得及,水泥干得快,还能抵御今年的台风。”
  十三阿哥一直在点头,九阿哥赶快问:“你的意思是你走了,留我一个人在这里了?”
  海棠反问:“你的差事没干完就要走吗?这房子还没全卖出去呢,做事要善始善终啊!”
  九阿哥顿时显出闷闷不乐来。
  十三阿哥在这里待了十几天该回去了,这次回去费莫氏带着女儿和百岁一起走,弘晖的孩子不能生在外地,百岁最迟年底要去尚书房读书,所以费莫氏必要回京。
  弘晖把妻儿送上船后才收到了雍正的信,他摸着信封的厚度心里还在想是什么要紧事,结果打开信纸之后发现信纸上面全是泪斑,再一看内容,原来是二哈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