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7章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再留下来也没什么意义,弘历应了一声退下了。
  苏培盛刚下就吩咐叫太医院的原判,连理由都是:皇上要问太医小阿哥的脉案。
  所以苏培盛也希望弘历早点离开,亲自把人送走。
  苏培盛送弘历到了桥边,弘历要上桥的时候像是突然想起来:“苏公公,回头您让太医院给弘阳哥哥送些好药膏,他的棒伤似乎还没好,刚才弘昼路过他,往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疼的他当时差点叫出来,那模样看着都挺疼的。”
  苏培盛心里顿了一下,立即弯腰赔笑说:“是,您的吩咐奴才记住了。”
  弘历说完就带着人离开,就在桥上看到太医院的原判带着一个小童背着药箱小跑往寝宫去。
  他就问:“院判怎么跑这么快?”
  他身边的太监回答:“皇上召见他自然要跑快点儿,而且皇上心情也不好,加上今日的丧事,他们太医院不给个说法是说不过去的。”
  弘历聪慧,他眼睛瞬间眯了起来。
  他在心里说:不对,不对!
  这是皇阿玛病了,病得很严重,院判这不是去汇报,这是去救人!
  自家有什么遗传病弘历多少知道一点,当初康熙去世的时候,他年纪不大不小已经记事了。当时都说圣祖爷那是暴毙而亡,面对着几位叔伯的争论,他多少也听说过一些圣祖爷的病情。
  此时再看这院判小跑着带药箱去,他就知道皇父命不久矣,他判断皇父最长不超过十年寿命。
  想到这里他对身边人说:“都把嘴闭严实一点儿,不许把今天看到的事说出去。”
  另一边苏培盛看着弘历走远了赶紧回屋子里。
  雍正看他进来:“太医来了?”
  苏培盛小心回答:“还没有。”
  雍正就问:“你这半天才进来,和弘历说什么了?”
  苏培盛吓得心里狂跳,他不敢把弘历的话全说出来,他知道雍正的脾气,觉得弘昼在弟弟去世的时候还有心思和哥哥开玩笑必然暴怒,眼下皇帝都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不能再气他了。但是和皇子说话的事儿又不能不说,一旦隐瞒,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就变成了自己这个御前亲近之人和皇子结交。
  苏培盛稳住心神回答:“五爷说让奴才找人给太医院递句话,给弘阳世子爷送几张好膏药,五阿哥说看着弘阳世子爷的棒伤似乎还没好。”说一半留一半最好。
  雍正想到刚才弘阳上车时候笨拙的样子,还是靠弘历扶了一把才上来的,以为是这事儿让弘历抓着机会在苏培盛面前说了,通过苏培盛的嘴在自己面前卖好。
  他没放在心上,就说:“嗯,你等会跟太医说一声。”
  “奴才记住了。”
  第712章 看暮气
  弘阳回到家的时候海棠已经回来了,安康在海棠跟前说话,听说弘阳回来了,就赶紧站起来:“祖母,我想起来了,刚才我玛法找我呢!”
  说完一溜烟跑走了。
  她之所以跑到扎拉丰阿的画室避难就是因为她不想去园子里穿孝,这一去要半夜才能回来。
  然而弘阳不会放过她,是一定要带她去园子里穿孝的。弘阳回来和海棠说了会儿话。
  海棠问:“你舅舅还好吗?”
  弘阳摇头:“不好,看着他很难过,刚才儿子回来的时候他回寝宫躺着了。很奇怪,以前就没碰到过这回事。当初弘昀哥哥去世的时候他也很难受,也没到卧床的地步。”
  海棠一听就知道雍正有些不好,就说:“这样啊,等会你带着孩子去,我先进去看看你舅舅。”
  “行。”弘阳先送海棠出门,又去把孩子们叫来。尽管安康不乐意,但是弘阳不管她怎么想的,是一定要带她去的。百寿因为在园子里的尚书房读书,放学就去穿孝了。弘阳让人给两个小点的儿子换上素服,带着不情不愿的安康和两个小儿子就去园子里。
  在门口他们碰到了年家人。
  年贵妃的父亲年遐龄已经去世,她的两个兄长还在。因为年希尧夫妇没孩子,早年就过继年羹尧和其原配纳兰氏的儿子年熙在身边,希望年熙给他们夫妻养老,奈何年熙早早地去世,年希尧夫妻两个现在一把年纪仍然膝下无子。
  提出“摊丁入亩”这项举措的是年遐龄,他在康熙年间就提了,然而没人响应,康熙也无视了年遐龄的提议。因为他提出“摊丁入亩”,雍正对年遐龄的印象很好,加上年遐龄很会做人,居然让挑剔的雍正都挑不出他的毛病,因此雍正在雍正三年以年贵妃生育有功等各项理由加在一起,晋封年遐龄为三等公。
  年遐龄做了两三年的公爷后驾鹤西去,这爵位就落到了长子年希尧头上,按道理该降级继承,但是雍正特意下旨,年希尧不用降级,直接做了三等公。
  可是年希尧夫妻照顾的年熙已经去世了,那么谁来过继给年希尧顺便继承爵位就是年家的大事。
  按道理说年羹尧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觉罗氏养育了好几个儿子,随便挑个就行。但是年希尧和弟弟年羹尧的关系因为年熙有些裂痕,加上觉罗氏在家里耀武扬威,年希尧和弟弟年羹尧的关系就更不好了。
  眼见年希尧日渐老迈,就是不提过继的事儿,年羹尧也着急。因为他们还有庶出却早早去世的弟弟年述尧,虽然他去世得早,也有儿子留下。年家是个大家族,年希尧的选择更多,这爵位以目前的状况看,十有八九要有波澜,年羹尧心里没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