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天才俱乐部> 天才俱乐部 第954节

天才俱乐部 第954节

  “保护好我们的现在,保护好孩子们的未来。”
  ……
  第二天。
  林弦和赵英珺去浦东机场坐上飞机,飞往北京。
  赵家非常重视这次见面。
  赵英珺的父亲赵瑞海,邀请了一大桌在北京的亲戚,为林弦接风。
  他对这位准女婿非常满意,也非常自豪,给大家介绍道:
  “这位就是林弦,大家在电视里应该都看到过吧?”
  “我勒个豆!”
  赵英珺的小侄子率先跳起来:
  “上海007!”
  惹得大家一团欢笑。
  赵英珺凑到林弦耳边,说道:
  “就是他,我给你说过的,满口抽象话语。”
  旁边,赵英珺的舅舅看着林弦,和蔼笑道:
  “林弦不仅仅是上海市见义勇为青年,还为国争光拿下了世界黑客大赛的冠军,有次会议上,我有幸遇到中科院高延院长,高院长谈起来林弦也是赞不绝口。”
  “过奖了,过奖了。”
  林弦谦虚说道:
  “其实都是一些虚名,承蒙高院长如此器重我,其实我也受了他很多照顾和点拨。”
  这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主要是赵英珺的父母确实对林弦很满意,他们看重的倒不是别的,而是林弦人品好、性格好、有担当、还很勇敢,所以他们很放心让女儿嫁给这样一位男人。
  当然,主要也是赵英珺夸的好。
  林弦在饭局上听到大家对自己的描述,有时候也是一愣一愣的,真不知道赵英珺平时在家是怎么夸自己的,都夸上天了!
  是真的上天了,物理意义上的上天。
  “听英珺说,今年过年的时候,林弦还去太空溜了一圈?执行秘密任务?”
  旁边,赵英珺的姑父立刻肘了一下姑姑:
  “秘密任务就不要问啦,这都是需要保密的!”
  看姑姑那一脸如临大敌的样子,真是把林弦当成什么龙组特工了。
  林弦悄悄侧身,凑到赵英珺耳边说道:
  “你把我……好像吹的有些过分了啊,我都圆不上了。”
  “哪有。”
  赵英珺笑了笑,扭头眨眨眼睛:
  “我说的,不都是事实吗?”
  ……
  饭后,林弦和赵英珺一起,回到赵英珺父母家。
  一家人又聊了聊结婚的事。
  就和赵英珺之前说的一样,赵瑞海和闫琴都非常开明,也非常随和,说一切都由俩孩子决定就行,他们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面子上的需求。
  此前赵英珺也给林弦说过,她把虞兮的事情、来龙去脉,都讲给了二老。
  二老和听天书一样,不太相信。
  但后来,赵英珺也没解释什么,老两口自己想通了。
  大概他们也是觉得,好像除了这个说法外,根本没有任何逻辑能解释清楚那个十几岁的女儿是怎么蹦出来的。
  老两口知道虞兮“回家”了,失落了好一阵,不过最后也是坦然面对:
  “就当是,提前做了一场梦吧。”
  赵瑞海感慨道。
  回想起和孙女度过的一个月快乐时光,确实像做梦一样,有些怀念和忧伤。
  好在,赵英珺怀孕的喜讯,很快冲淡了这层忧伤,老两口已经憋足劲儿等着见宝宝了。
  所以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林弦和赵英珺抓紧结婚、抓紧把孩子生下来。
  之后。
  林弦从赵英珺家离开,来到国家安全署,见到提前联系过的刘安署长。
  说明来意后,刘安带着林弦来到一间操作室,让工作人员输入【杜瑶】这个名字。
  “一共2281人。”
  工作人员汇报道。
  “这么多。”
  林弦有些意外,不过中国14亿人口,重名这么多倒也正常:
  “帮忙筛选一下吧,去掉男性。”
  “剩余1921人。”
  “去掉50岁以上的人口。”林弦说道。
  既然杜瑶女士还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死于非洲,那她现在的年龄,应该不会超过50岁,不过也不保险:
  “算了,条件再放宽一点,保险一点,还是去掉60岁以上的人口吧。”
  “剩余1778人。”
  林弦无奈笑笑:“没怎么减少呀。”
  “因为‘瑶’这个名字,老一辈很少有人取的。”
  刘安署长解释道:
  “这名字也是90后、00后、10后取得比较多,有种青春小说和网络的风格,你再想想其它的筛选点林弦,这1778人也太多了。”
  林弦也有些发愁。
  他对杜瑶女士的了解实在太少太少,没办法筛选啊。
  主要是真不知道杜瑶女士的大致年龄。
  要是按刘安署长说的,直接把20岁以下的杜瑶全部排除掉,那可能这名单能少一大半。
  可这种盲目的排除法没有意义呀,现在七八岁的小学生杜瑶,不妨碍在二三十年后成为脑神经学科天才、然后奔赴非洲进行维和援助。
  现在仔细想想。
  也难怪他感觉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名字,其实在什么地方见到都不奇怪,谁知道他看到的是这2000多个杜瑶中哪一个呢?
  林弦又思考了一会儿,感觉实在找不出筛选条件。
  任何筛选,都可能漏掉真正的杜瑶。
  最惨的可能。
  就是这1778个杜瑶,都不是高文手写信里指的那个杜瑶,那个杜瑶还没出生呢。
  “好难。”
  林弦真实感觉到什么叫做大海捞针。
  可这个针,不捞不行。
  留给他的新手保护期,只有一个月时间,一个月之后,爱因斯坦+伽利略,只需要一个提问的时间,就可以直接锁定真正的杜瑶。
  “这上面的资料,我能拷贝走一份吗?”林弦问道。
  “那不行的。”
  刘安署长摇摇头:
  “其实能让你看,就已经算是破例了,这是公民隐私,你又没有正式编制和执法权,带走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些资料,你在上海市公安局也能查到,户籍系统是全国联网的。所以你要是在北京待不了那么长时间,可以回上海继续查……不方便的话,我可以给你开介绍信。”
  “行吧。”
  林弦点点头,要遵守规定:
  “咱们这个户籍系统里面,有学历信息吗?”
  “有的。”
  刘安如实答道:
  “现在国家正在推进的,就是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查、数据共通,很多信息渠道都已经打通了。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学历信息只能查国内的学校,如果有留学经历,这个系统里是查不到的。”
  “那就先查国内的吧。”
  林弦说道:
  “麻烦帮我筛选一下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杜瑶,我按照专业浏览一遍。”
  ……
  在北京呆的这三天时间,林弦基本都是在国家安全署度过的,他在这里筛查了三天,筛查完60岁以下,1778个杜瑶的信息,没有查到类似脑科学相关专业的杜瑶。
  倒是高学历的有好几个,但大学所学、包括研究生所学专业,都是文科语言类……她们会在往后某些日子里,突然转行到脑科学领域吗?
  寻找杜瑶这件事,真的比林弦想象的要困难多了。
  这日晚上。
  和赵英珺聊起来杜瑶,赵英珺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