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等皇上把岳兴阿传来的时候,岳兴阿立即表明心意,说他愿意替皇上分忧解难。
更把他暗中搜集隆科多犯罪证据的事情,告诉了皇上。
岳兴阿的这些话,让皇上心里有了底。
皇上对太后的母子情分本就淡薄,如果没有发生这档子事情,他和太后还可以相安无事的扮演母慈子孝。
可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皇上不得不下决断。
思虑再三,皇上还是决定到寿康宫找太后。
请安坐定之后,皇上抬眼看了一眼太后,便把目光从太后身上移了开来:
“这几日,儿子没来看皇额娘,还请皇额娘不要见怪。”
太后猜出一副慈祥的模样,看向皇上:
“皇帝是该顾着前朝要紧。”
“这些日子,前朝的事情虽然多,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件事……”
皇上说着抬眼看向了太后。
太后知道皇上说的是流言之事,紧蹙了一下眉头说道:
“是哀家给皇帝添麻烦了。”
“除此之外,隆科多的长子岳兴阿,向朕检举隆科多结党营私,欺君罔上。”
太后听皇上话里的意思,是要除去隆科多,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了起来:
“年羹尧如今伤了腿,也算是保全了自身。”
“哀家原以为皇帝会让隆科多安享晚年,原来皇帝心里还是容不下他!”
“不是朕容不下他,而是他自己容不下他自己。”
“年羹尧在的时候,二人勾结良多,你早就知道,如今皇额娘和隆科多的流言,又传的天下皆知……”
“流言的事,本就是外人的捕风捉影,皇帝又怎能全信?”
“年羹尧和隆科多向来不睦,为了让他们暂保安宁,维持表面和气,皇帝还主动提出,将年羹尧的长子,过继给隆科多做义子。”
“若说他二人曾经勾结,岂非皇帝就是主谋?”
“皇帝能容忍年羹尧身退,又封华妃做了贵妃,如今竟因为外面的谣言,就要致隆科多于死地?”
太后平时虽对皇上心有不满,但也总能保持表面的和气。
而如今为了隆科多,竟然不惜和皇上争辩!
皇上心里本就恼火,听了太后这番话,就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朕看了岳兴阿呈上来的证据,隆科多罪犯滔天,即便儿子冤他一条两条的,也不为过。”
“更何况他有十数条大罪,即便到了地府之下,阎王面前辩驳,也驳不出什么来。”
皇上说着,面无表情的看向了太后:
“从前对付年羹尧的时候,皇额娘还给儿子一起布置,就连华贵妃的欢宜香,都是皇额娘为儿子出的主意。”
“怎么今日到了隆科多就百般庇护?”
“难道少年相识之情,真是恩深义重吗?”
皇上说话的语气依然平静,但里面的愤怒也是不言自明。
第234章 【太后畅春园见隆科多】
太后听到皇上这么说,这才收敛了一下语气:
“哀家当日就跟你说过,年羹尧和隆科多是扶持皇帝登基的重臣。”
“年羹尧如今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隆科多如果被皇上杀了,难免会被后人说是狡兔死,走狗烹,怨皇帝过河拆桥,区别对待。”
“更会被旁人猜测,皇帝是为了流言之事,才会置隆科多于死地。”
“这样不就等于告诉众人,哀家和隆科多……”
太后为了避嫌,没有把接下来的话全部说完。
皇上念在这是最后一次和太后谈话的份上,一直在极力压着自己的脾气。
他握着碧玉佛珠的手,不由得加大了力度。
“旁的人,朕都可以放过,隆科多是非死不可!”
“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兄弟,你名义上的舅舅。”
太后明知道皇上愤怒,但还是继续逆着皇上的话说道:
“你就是不顾着隆科多,也该顾及孝懿仁皇后的颜面啊!”
皇上见太后对隆科多的关切程度,比对他这个儿子还多,心里不免愤怒。
“杀隆科多不止是为了儿子,更是为了保皇额娘的声名。”
皇上这次索性就把话挑明了:
“隆科多是皇额娘青梅竹马之交,有两小无猜之情。”
“皇阿玛不知,不代表儿子不知。”
“三月初三上巳节是什么日子,皇额娘比儿子更清楚。”
太后听了之后,脸色立马暗了下来。
她以为皇上只知道隆科多和她有往来,并不知道他们背着先帝私通的事情。
所以她才在皇上面前,说流言之事是捕风捉影。
如今皇上竟然连这些都知道,太后难免心虚!
她的眼神中闪出一丝慌乱,一只手紧紧攥住手中的帕子,不敢再看皇上。
皇上的眼神中带着不悦,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太后,继续说道:
“如今流言四起,皇额娘要保全的不仅是皇阿玛的颜面,更是儿子的颜面。”
“皇额娘若是舍不得,那便是舍得了儿子千辛万苦得来的皇位,和皇额娘的太后之尊。”
太后听到皇上这么说,也没有再出言替隆科多说话,她只是坐在那里,静静的听着皇上说话。
皇上满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太后:
“至于隆科多,儿子已经派人在畅春园弄了间偏房,将其圈禁起来,还请皇额娘保全儿子的颜面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