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谁都知道,有含光君的地方就有魏前辈,思追是两位前辈的义子,自然要马上动身,金凌占着魏无羡外甥的身份也当仁不让要跟着来,剩下个子真自己,虽没有亲戚的名分,可他一直自诩夷陵老祖座下弟子,哪里能错过此等好事,急匆匆给家里回了封“有事,办完便回”的消息,便紧追着来了。
三人随了郭桐月来至郭氏宗祠,确实如同先前所说,郭氏自郭桐月祖父那辈起,就一直人丁单薄,近四十年居然只有郭桐月的父亲这一个男丁,且还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偌大家业,只能交给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当真令人唏嘘。
几个人里,思追年岁最长,这两年里又掌管云氏事宜,历练得更加老成持重。怕他们几个鲁莽冲进去会有什么危险,据着祠堂大门,拿剑挡了挡不由分说就要往里进的金凌,抬手打了张邪灵退散符进去,才温润解释道:“且慢,郭家阵法起源就是风水布局,症结只怕就在此处,小心些为好。”
知道他说的没错,金凌子真虽没接话,还是点了点头,等那张符纸烧完了,才跟进去。
郭氏整个宅院都往低调简单上靠,宗祠也没什么奢华风气,左中右三开间,当中一间供着神龛,左首那间供着郭氏历代先祖,右首一间供着宗谱,四下看过来,就是常见的北方人家布局,没什么怪异的地方。
找了一圈都没觉得哪里不对,金凌性子急,忍不住问道:“会不会不在这里?”
思追也有些疑惑,如魏无羡所说,郭家一进门的影壁画错了图案,原本用来挡煞的东西扭转阴阳成了聚煞之物。这煞气凝聚得有个地方,影壁处在西北方,它又没甚作用,煞气长驱直入冲向东南,聚集的地方,正好就是东南方向的郭氏宗祠。
按理说这样推论是没错的,可怪就怪在,就算打出去的是魏无羡亲自做的邪灵退散符咒,这宗祠里也是纹丝不动,看不出一丝煞气存在的样子。
“不会。”思追就算不信自己的修为,也不会不信自己爹爹做的符咒,肯定回答道,“此符乃是邪灵退散之用,之所以没用,只能说明郭家阵法里并非邪灵,乃是其他东西。”
说完又想起什么,转身对郭桐月道:“对了郭姑娘,可否请教,堂上所供神龛里是哪位神仙?”
民间不同于玄门,对鬼神自有一番敬畏,不论谁家都会供奉一尊神像,或供灶王祈求家宅安定,或供菩萨祈求平安富贵,当然也有供财神祈求日进斗金的,供文曲星祈求子孙封侯拜相的……各有各的期望,不一而足。
郭家不一样,世代从商,按说该供着财神,可那神龛里却是一尊从没见过的神像,连思追也不认识。
郭桐月听见问话,忙错开一直在她身边打转的子真,恭敬颔首拜了拜自己祖上一直供奉着的神龛后才温声回道:“公子客气,堂上供着的,乃是文神魁星。”
魁星,是民间信奉的主掌文运的神,源于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星。东汉《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一说,后世便附会为神,还建了奎星阁,塑了神像崇祀。代代传下来,奎星便被视为主文章兴衰之神,后有科举考试,文章魁首称之为状元,受天下读书人敬仰,遂取“一举夺魁”之意,改奎星为魁星。
“魁星?”几个人都有些惊讶,尤其思追,心下已经有了底,蹙眉问道,“可是令祖父亲自供奉?”
郭桐月没明白,呆愣愣点头:“没错,就是我祖父亲自上庙里求来的,据说代价是我家一间生意最好的铺子。”
拿一间铺子,换回一尊据说能保子孙文脉昌盛的泥塑雕像,郭家祖上一心摆脱商人贱籍,希望子孙读书入仕,其心诚恳,可见一斑。
不过不知道是郭桐月的祖父当年太希望扭转乾坤了,还是被人有意诓骗故意设局,他费了大力气请回来的这尊塑像,却并不是真正主掌文脉的魁星,而是跟魁星很像的一尊不知道什么名字来历的野“神”。
第282章 妖兽1
魁星在民间被奉为掌管文脉的神仙,但他与人们常见的文神不一样,并不是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样子,而是一副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长了两只角的丑陋造型,完完全全就是个鬼的样子。
而且相传这其丑无比的魁星还是个瘸子,后人为表尊敬,塑像的时候特意将他塑成右脚金鸡独立,踩在一只大鳌头上,左脚扬起后踢,脚上顶着北斗七星的造型,也是取了“独占鳌头,一举夺魁”之意。
魁星造型虽有些滑稽,但世代传下来,左右没有多少变化,可郭家宗祠里供着的这一尊,却明明白白不是魁星的样子。虽也青面,却长了一口獠牙,额上还多长了一只角,右腿踩着的也不是助女娲补过天的瑞兽鳌,而是一种看不清面目的动物。
这就很有意思了,郭家祖上花了大力气,供奉了这主掌文脉的魁星,就是为让后世子孙勤勉读书好入仕为官,却没曾想供错了神仙,不光不能保佑子孙登候拜相,反而被那影壁逆转了乾坤。
西北风携带的煞气直冲入院,影壁并无阻挡之用,长驱直入宗祠里这座神龛,神龛里供着的又是个不知道底细的毛神,吸收的煞气总不可能拿来做好事,说到底,这神龛跟大门口那影壁一样,都是没什么正经作用,纯粹拿来坑自己家的。
金凌也看出来了,他言直口快惯了,没忍住笑指着那神龛里的四不像问:“这是哪个不入流的术士给你祖父出的主意?我看他若不是混饭吃的江湖骗子,就是成心要你家倒霉,要不然这没名没分的野神怎么敢端坐在堂上享受供奉,还大言不惭冒充魁星?依我看,这四不像的野毛神和你家一进门那块破墙正好凑成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