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那为首学子被李斯说得哑口无言。
  “可是……”
  “既然诸位都想服徭役,本相也不好强留诸位。王祭酒,明日便将这些学子,都送去服役。”
  这下众人都慌了。
  他们只是收了一点钱而已,拿钱办事,犯不上把自己前途也搭上!
  “丞相,请您听学生一言!”
  这下李斯却好像失去了和他们对话的兴致,无论他们说什么,他都一副兴致缺缺、洗耳恭听的样子。
  等到这群学子七嘴八舌的稍稍安静了一些,李斯才发问。
  “诸位,说完了吗?若是说完了,王祭酒可送客了。太学容不下诸位大佛。”
  原本的小打小闹,李斯都是能忍则忍。
  毕竟太学兴办还未半月 ,便不断的闹幺蛾子。
  传出去不但不好听,他面上也无光。
  哪知他的一再忍让,换来的是世家贵族的手越伸越长,越来越得寸进尺。
  正好今日蒙恬发作了一通,李斯也不想再忍了。
  得罪人便得罪人吧,反正有蒙大将军与他一块共沉沦。
  蒙恬正在王府和王翦聊天,莫名其妙的突然感觉背后一凉,打了个喷嚏。
  “怎么了?病了?”王翦关切的问。
  “没有啊。”蒙恬也纳闷,“可能最近受凉了,不碍事。”
  他不甚在意,很快就将这件事情抛诸脑后。
  -
  “刘秀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失地都收回来以后,只能继续走休养生息、轻役薄税的路子。而且刘秀他也让西汉之前的外戚啊宦官啊给搞怕了,他就特别在意这方面的事。”
  “他不但不打算给外戚和宦官机会,他连臣子手里都不想给太多权利,他还削三公职权,疯狂的集中中央集权,他的思路也许是对的 ,但世家这种有底蕴的累积,哪里是那么好动摇的。”
  “刘秀一开始或许是成功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东汉后期的朝堂还是成了权臣相互博弈的玩具。到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跟玩似的。”
  “刘秀最后把王位传给了他和阴丽华的崽,刘庄。说到这里,刘秀一开始立的太子是他和郭圣通的崽,他把郭圣通废了以后,过了两年把郭圣通的崽也废了。史书上记载的是郭圣通的崽请求刘秀废的他,刘秀虽于心不忍,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很有意思啊,很有意思。”
  “刘庄登基以后没多久,蔡伦就把纸给造出来了。刘庄其实也不比他老子差,刘秀是光武中兴,刘庄和他儿子是明章之治。”
  [凤头鸡尾。]
  [东汉确实开了个好头,但是也就只有头了。]
  [其实东汉没落的进度和西汉差不多,前面几个贼拉牛逼,然后后面几个贼拉废物。]
  [东汉名场面比西汉多点,西汉好像就两,东汉有四五个。]
  [东汉之后,就是激动人心的三国了!]
  “东汉前面的几个皇帝确实都挑不出什么错处,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算是合格的,值得一提的是邓太后,邓绥。”
  “邓太后也是很厉害的一个女政治家。她是汉和帝的皇后,立过两任皇帝。执政十六年,使当时四面楚歌的东汉转危为安。蔡伦造纸有邓太后的资助,张衡造浑天仪和地动仪也有她的身影。”
  “邓太后执政期间,东汉曾爆发建朝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前面咱说过,刘秀打王莽的时候,不是有陨石砸下来。邓太后执政期间,陨石他又来了,而且一来就是来四颗。”
  “紧接着东汉不断发生水灾、山洪、狂风、冰雹、蝗灾等等各种自然灾害。群臣都将这些现象怪到邓太后头上。内有自然灾害,外面也不太平。南匈奴还趁机进攻,意图侵占东汉版图。”
  “面对内忧外患,邓太后顶住了压力。就这还有人要造反,他们觉得邓太后身为女子把持朝政是祸乱朝纲,悄咪咪的准备谋反。”
  “对此主播只能说,东汉运气是真好,遇上了邓太后,守住了无比艰难的十六年,换个后面的皇帝来都有灭朝的风险。邓太后劳心劳力、呕心沥血为东汉撑了十六年,就因为她是个女的,当世人往她身上泼脏水、后世人质疑她贪恋权力。”
  [这很难评。]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邓太后还修了男女同校学堂,让女生也能上学。]
  [是啊,她还推动了世界上的第一步部字典。]
  [她做了那么多,就只得了一个皇后之冠、太后典范。换个男的来,直接变成名流千古的好皇帝。]
  [邓太后脾气是真好,被别人泼了那么多脏水,也没想着报复人家,天天想的就是赈灾,百姓能不能吃饱穿暖。]
  [她为了节俭省钱,带头一天只吃一顿,说到做到,再看看前面那个劳什子圣人,皇位还没坐热就迫不及待露出真面目了。]
  [要不是为了东汉这么劳心劳力,怎么可能中年早逝。]
  “邓太后故去后,汉安帝刘祜即位。一手把邓太后留下来的好牌打的稀碎,东汉在他手里开始走下坡路。刘祜听信谗言,大肆屠戮贤臣。初期刘秀想遏制的外戚、权臣、宦官,这会子全都登上了东汉的政治大舞台。”
  “当一个朝代频繁的出现天灾人祸,就证明这个朝代离衰败不远了。邓太后拼尽全力想为东汉续上这一口气,但很可惜。她苦心做的功夫都白费了。”
  “刘祜废掉了太子刘保,阎太后立了刘懿为帝,这位就是东汉前少帝,但刘懿没能在皇位上坐多久就驾崩了。前少帝死后,宦官孙程等人诛杀外戚,重新拥立刘保为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