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刘据:啊?还有啥?
  “你不好奇朕为何不抓她审问?”
  刘据随口回答:“这不很明显吗,放长线钓大鱼啊,还需要问?我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引我去假山群,想不通即便我与王夫人都出了事,对她们又有什么好处。
  “但如果真是她所为,那么这件事定然还有别的隐情,当初抓到的阿玉就只是替罪羊。
  “阿玉什么都认了,半点没喊冤。可见她是自愿顶罪的。她或许也是对方的人。一个她,一个阿玉,这就俩了。既然能有她俩,为什么不能还有别人?
  “现在动她只会打草惊蛇。不如装不知道,暗中盯着她,借由她摸清她们在宫中的所有布置,拿到刘陵出手的全部证据,甚至是抓到淮南密谋的确凿把柄。”
  刘据说的理所当然,无比自信。没错,就是这样。电视剧里都这么演的。虽然电视剧的情况跟他们不太一样,可套路是相似的,搬一搬套一套就行。
  刘彻心头狂跳了一下,眸光再度微闪。
  他的目的确实如此,淮南王为诸侯,不能师出无名,也不能仅凭分析与猜测。可一旦他有铁证,就不只是消减封地了,可以彻底拔掉淮南,还能借此力挫其余诸侯。
  小家伙果然聪慧且敏锐。
  刘彻思绪转动,想了想,言道:“事情既是你发现的,你不妨管到底。”
  刘据:嗯?
  “放心,朕会做好布置,不会让她脱离掌控,所以你只需按照自己的方式如之前一般多观察多思量就可以。”
  刘据:哈?
  不等他开口,刘彻又道:“你若是对刑测侦缉之事敢兴趣,可与廷尉多交流。张汤便是不得闲,还有旗下属官。廷尉府的案卷卷宗,你也可多看看。”
  刘据:啊?
  刘彻一句接着一句,刘据听得全程懵逼,完全不知道自家父皇从哪看出来自己对刑侦感兴趣。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反驳一二,刘彻已经潇洒挥手:“行了,就这么着,退下吧。”
  当即拍板,一锤定音。
  刘据:……我谢谢你嘞!
  第18章
  刘据走后,刘彻再次翻开竹简,却不是雷被陈词与刘陵盯梢记录,而是一份他此前写了一半的任命书。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会派人前往淮南审讯刘迁,当然也是借机调查淮南是否有别的心思。
  可现在刘彻觉得人还是要派,但派谁,怎么派,计划需要变一变了。
  次日,朝会上吵吵嚷嚷,就刘迁所犯之事争辩不休。
  有人说刘迁心性狭窄,手段恶劣,更有阻拦执行天子诏令之举,此乃大罪,当严惩。
  提议处死的有之,提议废除淮南太子位的有之,提议将刘迁押入京师受审的亦有之。
  也有人说事出有因。雷被不过区区门下,他既剑艺高超比之刘迁强百倍,怎会伤到刘迁,除非故意,可见此人不善。
  刺伤诸侯太子本是重罪,太子惩处理所应当,而所谓阻拦他从军,也不过是恐他此等心性乱了军营,反而毁了陛下的抗匈大计。
  你来我往,众人血脉偾张吵了好几天,对于如何处置淮南与刘迁仍旧没有结果。最后刘彻只能无奈出面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委派中尉殷宏前往淮南审问刘迁后再做决断。
  消息传来,刘陵轻声呢喃:“殷宏。”
  她在京中多年,对朝堂众臣都有些了解。如果刘彻派别人,她或许会担心淮南顶不住。但殷宏其人,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因而不会插手太深,且这人能威逼能利诱。
  她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如今我们这一关算是过了大半。”
  剩下小半只需淮南不出意外就行。
  侍女劝慰道:“当时翁主去救雷被,属下便已经吩咐人分头行动,算算日子,王上想来已然收到消息,必定知道怎么应对,不会妄动。”
  顿了会儿,侍女又道:“属下还给桑枝送了信,嘱咐她若事败可前往南越。”
  刘陵点头,到底是跟了她十几年的人,即便不是特别聪明,但胜在忠诚稳妥。
  桑枝是自己的心腹,南越她也布置了人手,这些都是她精心准备的,却不是为自己。
  想到此,刘陵脑海中浮现一张稚嫩的面孔,神色渐渐柔和下来。
  侍女奉上汤药:“翁主喝了吧,总是身子最重要。”
  她的身子其实问题不大,不过是那天在宣室殿外跪了些时辰,顶着已经入夏的烈日,有些受不住中了暑气,休息两天早已无碍,可刘陵心情烦闷,视作屈辱,有些郁结。
  倘若她是公主,刘彻可会这般待她?又或者她是馆陶、是平阳呢?
  平阳身为陛下胞姐,又与卫子夫渊源颇深,虽不入朝,在许多事情上也有不小的发言权,保有举足轻重的分量。馆陶更曾参与改立太子。若无馆陶,刘彻能否上位还不一定呢。
  这两位都是她的榜样。即便馆陶败了,亦曾权势鼎盛过。便是如今日渐式微,也拥有大长公主的尊荣地位,叫人不敢小觑。
  而她与馆陶终是不同,刘迁绝非她的对手。若淮南能成事,她有信心架空刘迁,大权在握。
  刘陵眸光闪动,越发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但侍女的下一句话却宛如一盆冷水,将她升起的熊熊火焰浇灭大半:“翁主可有取到密信,雷被交待了吗?”
  刘陵面色瞬间冷沉下来:“他没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