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此间种种,平民百姓也有了更多谋生的渠道与机会。
  “届时长安或会成为天下人向往之地,甚至……”
  刘据忽然停顿,想到弹幕诉说过的前景,心中激荡,热血上涌,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自主带了几分颤音:“甚至广为流传,成为外邦眼中璀璨的东方明珠!”
  众人:!!!
  刘彻深吸一口气,看向刘据的目光中满是震惊,转而又变成莫大的欣喜!
  果然子肖父啊,不愧是朕的好大儿,野心居然这么大!好样的!
  臣子们更是骇然。他们想到都是国内,你居然已经想到国外去了?
  可是……
  众人犹疑着,还没开口,刘据抢先道:“孤知道单凭玻璃恐难实现,可谁说我们现在只有玻璃,以后也只有玻璃?”
  众人顿住。
  是啊。太子先前做出了多少东西,哪一样拿出来不是举世震惊之物?他尚且年幼,还有无限潜力,谁说他就止步于此,谁说他们大汉就止步于此!
  所有人身体里的血液都沸腾起来,即便知道这是一个饼,但这个饼看起来那么漂亮那么好吃,谁能忍住不吃呢?
  “是是,殿下所言极是。殿下之深谋远虑,臣望尘莫及。是臣路走窄了,确实是臣路走窄了啊。”
  大农令激动万分,磨搓着双手,跃跃欲试,好似恨不得立刻为刘据描绘的伟大蓝图去添砖加瓦。
  刘据却又将话题转回来,把他们的热血按下去:“别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西域那边需等博望侯二出西域再说。咱们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国内。”
  众人的神思被拉回来。
  是啊,需得先把国内做好,再谈外邦。
  对,没错,他们不能急。但凡伟业,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不就是等,不就是干吗。干就是了!
  “不过便是国内,也不可局限于眼下。虽说天下巨贾豪绅十分,长安独占六七,但你也不能直接舍弃掉剩下的三四吧。更何况地方上还有郡国诸侯呢。”刘据嘴角勾起,“他们可都不缺钱呢。”
  大农令:!!!
  众人:!!!
  “有长安玻璃在,谁还看得上以往的低劣琉璃?地方巨富会不会动心?他们会不会愿意捧着手上的琉璃窑来表诚意?而各大诸侯又能否忍住不跟风购买?
  “大农令,眼光放远点,不要局限于京师。各地州府与郡国都可以设立属于朝廷的琉璃窑啊。”
  说完,刘据转头看向刘彻,眨眨眼。
  刘彻微微挑眉,似有所觉。
  刘据瞄了众臣子一眼,悄悄凑到刘彻身边:“父皇,我听先生讲七国之乱、梁王叛乱,再有去岁的淮南王谋反之事。觉得诸侯虽并不都有异心,我们不可态度过激,却也不能不防。”
  “我知道父皇有绣衣使者。到时候可悄悄调派绣衣使者潜入其中,借玻璃之事与诸侯巨富往来买卖,彼此走动密切,这些人的动向是不是自然而然一清二楚,消息获取起来也更便利?”
  刘彻:!!!
  离得远完全没听见的众臣:???
  不是,你们父子怎么还公然说上悄悄话了呢,是什么我们不能听的言语,怎么陛下脸色都变了?
  离得近刚好听到的卫青心脏猛缩,霍去病更是张大了嘴巴:我的天哪,你玩这么大的吗!
  琢磨着掏诸侯的钱袋子就算了,还想把手伸到诸侯身边去?
  陛下用绣衣使还偷偷摸摸呢,你直接光明正大安插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你可真能想,这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尤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当众人享受到玻璃窗户与镜子带来的便利,以及心理上所满足的优越虚荣感,甚至某些人还因此获利。
  那么即便后续诸侯发现端倪想要搞掉琉璃窑,只怕这些被朝廷养“刁”了生活习性的王宫大臣与豪富门阀也不会愿意。
  尤其刘据说的对,他如今虽然唯有琉璃,但谁说日后也只有琉璃?
  诸侯谋反是很耗钱财的。若刘据的新奇物件越来越多,把他们的钱财掏个大半,他们还拿什么来谋反?
  这招若谋划细致,使用得当,不但能把王公大臣与地方富绅都拉到朝廷阵营,还直接削弱了诸侯的财政力量。人和钱两把抓。
  刘彻思量片刻,眼眸逐渐深邃。
  他忽然站起身来,表情严肃:“回宫。众卿随朕往宣室殿。今日太子所言建议还需仔细规划,商议出具体章程来。”
  另外诸侯绣衣之事也要谨慎安排。但此项就不必闹得众人皆知了。
  刘彻眼眸深邃,眸中光亮闪烁。
  刘据呢?刘据打了个哈欠,一回宫就美滋滋睡觉去了,全然不管自己一个接一个抛下的“惊雷”炸出了多大的火花。
  至于自家父皇与众臣子们今夜是如何忙碌,如何激荡,如何无法入眠。
  刘据表示,干他何事!
  天大地大,我困了那就是睡觉最大。
  不接受反驳!
  第45章
  玻璃面市, 朝廷有意与民合作择选代理商的消息一经传出,引来议论者众。而“琉璃街”自然也备受大家关注,甫一开放便人流如织, 成为长安第一大热门景点。
  以至于刘据不得不下达命令,采取排队领号的方式, 限定每日每个时间段的人流量。更是派城防军轮流值班, 维持秩序, 负责安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