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曹襄欲言又止。
平阳轻笑:“你可是不愿意阿母再婚?”
曹襄连忙摇头:“不是。我只悔自己当初年少不懂事,没叫阿母早些再婚,蹉跎阿母这么多年。
“阿母如今有此想法,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不愿意。我只是……只是觉得阿母可以选个更满意的,不必将就。”
“你觉得夏侯家不妥?”
“暂时未见不妥。论出身,夏侯颇乃夏侯婴之曾孙,开国功臣之后,系出名门。但阿母是公主,又素与皇帝舅舅亲厚。出身再高于你而言都是低嫁。
“唯独这阵子的忙前忙后,殷勤体贴,还能多看两分。但阿母若只想找个出身好,待你殷勤的,也不只他一个,多的是人可以选。他实在并无特殊。”
平阳点头。
说得对。先且不说夏侯颇是否在做样子,私底下又是何等模样,即便他是一片真心,也并无特殊。
平阳自觉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少女,早就过了春心萌动的年纪。
就是少女时期,光是殷勤体贴也不足以打动她。现在更不行。如今她要得更多。
她不是沉溺情爱之辈,但也不愿与另一半毫无情意可言,唯剩姻缘联盟。
她并非一定要再嫁。但若嫁,对方必定要有过人之处,且是寻常男子无法比拟的过人之处。
他要有耀眼的风姿,要有足够的权势,要有出色的品性,也要能与她相知相守。
是的,她就是既要、又要、且要、还要,那又如何!莫非她平阳不配吗!
平阳笑看曹襄:“你的意思阿母知道了。放心,只要阿母不点头,此事就定不下来。阿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曹襄愣住:“阿母是有其他想法?”
平阳勾唇:“自然。你瞧阿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吗?阿母从不将就。阿母看中的人从来不是夏侯颇。夏侯颇差之远矣,不足以与其相比。”
差之远矣?不足相比?
曹襄神色闪烁:“是谁?”
平阳莞尔:“看来卫长没与你说。在这方面,你可不如卫长聪慧。卫长当是猜到了,不但猜到了人,恐还猜到我想做什么。但她是小辈,不说才是明智之举。事情未定,总要顾忌长辈颜面。
“不必多问,该知道时你自会知道。若一直不让你知道,那便是不必知道了。若是那样,知道对你来说,反而成了一种尴尬,不如不知。卫长大约也是这般心思,所以对你缄口不言。”
曹襄:……他自认不是霍去病那等棒槌,但此前确实没发现什么端倪。只能说阿母心思藏得真深。
但此刻阿母这话,猛然让他觉得不太对劲。
什么人不能说,说出来是尴尬?且不但能让他,还能让卫长这位陛下爱女尴尬?
“不过有句话阿母想告诉你。阿母这些年未曾再嫁,不能说毫无你的因素,却并非全是为了你。或许前期是,但后来不是。
“阿母未嫁正是你所说那几个字,不愿将就。所以你大可不必为此自责愧疚。
“至于夏侯家的子弟,阿母让你去结交,确实有阿母的用意。但不是一定要你去。你愿意便去,不愿意也无妨。”
曹襄按下心头萌动的怀疑,乖巧道:“只需能帮到阿母,有何不愿意。不知可还能帮到阿母什么?”
平阳微顿,想了想说:“你若得闲,帮我查查夏侯颇。”
“好。”
平阳莞尔:“话都说完了,就回去吧,多陪陪卫长。”
曹襄点头应下,起身告辞。
平阳仍旧坐在塌上,轻轻把玩着手中的水杯,神色闪动。
其实她方才并未与曹襄说得过于详细。这个合适人选并非如今才出现,早几年就有了。但对方现在的身份地位,不便直接赐婚。尤其她求的是两厢情愿,不是被迫接受。
她虽看中对方,却也不是非嫁不可。何苦行此等举措,将局面弄得难堪。
所以她要那人心甘情愿,主动请婚。可如果没有契机,以那人的性格,只怕这辈子都不可能。既然如此,不妨由她出手推一把。
若能事成最好,不能成也不必执著,洒脱放手便是。
她平阳又不是没了男人不能活。
但平阳觉得,此局她会赢。
她不信对方对她毫无情意。
第75章
三月底。刘彻准备了一场春狩, 带着文武百官一同前往上林苑。
当今陛下尚武,太子更是爱热闹,喜跑马。因而这类活动每年都要举办一回, 大家也都习惯了。
只是与以往不同的,从前刘据年幼, 纯纯是个凑数的。现今他长大了, 已经能参与其中, 并与自己年岁相仿的孩子们一同比试, 林场策马,风驰电掣。
驾,驾——
一声令下,场上的少年郎们宛如疾风一般架着骏马飞驰在柔软的草地上,一个个明媚张扬, 意气风发。
另一处, 卫青有些讶异地看向霍去病:“你不去?”
霍去病翻了个白眼,下巴微抬,看向前方:“那家伙不许我去。说只需我上场, 魁首都是我的, 别人就没得玩了, 让我行行好, 给别人一条活路。”
卫青侧目看过去,神色微妙:“后面这句,太子或会拿来挤兑你,但前面‘不许去’三个字, 他不会说。便是说了, 以你的性格,应当也没这么听话。”
霍去病:……
“咳, 谁让我人美心善呢,太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总得给别人一些机会。今次就让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