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刘彻眸色渐深:“若是鬼神手段,天降神迹。有神明护佑的大汉岂是他区区匈奴能够染指。他对抗得了人,如何去对抗神?
  “若非神明,而是人为,是出自你手。鉴于你此前种种创造,有这般堪比神鬼手段之人,岂非更可怕?”
  所以不论匈奴信哪一种,都会心生惧意,王庭之内争议必起,再度陷入犹豫踌躇之境。
  霍去病挑眉:“如此确实可以让匈奴再歇歇心思,就算仍旧不长久,但歇到明年九月够了。”
  刘彻摇头,扬唇看向刘据:“你的目的当不只这一个。”
  刘据笑而不语。
  刘彻接着道:“这三年,匈奴若有探子入京,今日之后,必会有所动作。你想引蛇出洞。”
  刘据眯眼,晓得宛若狐狸:“不只匈奴,所有魑魅魍魉,但凡有心思的,都难免会动一动。我们都能观察观察。再说……”
  他指向西边:“此等‘神迹’,想要传扬,速度会很快。我们还可以试探下西域的态度。”
  一举多得。
  霍去病神色复杂,短短数年,当初纯白的奶团子已经进化成黑芝麻了。啧。
  “还说送给宗儿的满月礼,你这到底是送礼,还是借送礼之名达到自己的目的?你哪是送礼,分明是拿宗儿当幌子。”
  刘据一顿,抬眸瞪向霍去病:“你怎么一天天的光长脑子不长情商,说话还是这么不好听。”
  与他相处多年,身边亲近之人已经习惯他一个个新词往外冒,也差不多大致理解这些新词的意思了,所以也不必问何为情商。
  “我又送礼,又干点别的不行吗?我就不能双管齐下?”
  霍去病:……双管齐下是这么用的吗?
  刘据挑眉:“而且谁跟你说,我送的礼唯有这一样!”
  霍去病:诶?
  刘据哼哧撞开他,巧笑着走到卫长身边:“我还有一礼,是给宗儿,更是给阿姐的。你们人人都送宗儿,贺他满月。
  “我却怜阿姐生产辛苦,所以额外备了一礼,专门为阿姐所制。宗儿那是顺带的。”
  你这顺带说得好理直气壮,就欺负曹宗年纪小,听不懂呗。
  刘据不以为然。对曹宗,他是爱屋及乌。但阿姐才是那个“屋”,所以理直气壮怎么了?
  他眨眨眼,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小陶罐递给卫长。
  陶罐普普通通,实在没什么出奇。
  卫长有些疑惑,在刘据的示意下揭开盖子,但见里面是满满一罐小小“砂砾”,洁白细腻,晶莹剔透,宛如冬日初雪。
  第81章
  “这是什么?”
  众人不明所以, 既疑惑又好奇。
  刘据勾唇:“你们尝尝。”
  卫长顿住:“尝尝?能吃的?”
  “能,不过只能吃一点点。像这样。”
  刘据伸出一根手指,沾了几粒“砂砾”凑到刘彻嘴边。刘彻轻轻一舔, 眉宇微蹙,然后怔住:“咸的, 是……盐?”
  语气不确定, 盖因这“盐”与寻常所见外观不同, 味道也不同。寻常盐块大, 颜色偏乌带黑,此物皎洁;寻常盐块尝之咸中带苦,此物只有咸,并不苦。
  众人都学着刘据,轻轻尝了几粒, 脸上困惑愈胜。
  确实, 似盐却又不像盐。
  好几双眼睛纷纷看向刘据,寻求答案。刘据点头:“是盐。细盐。”
  “细盐?”刘彻看着眼前的陶罐,“细腻如雪, 倒也恰当。怎么做到的?”
  “这一罐我用的蒸馏法。让祁元娘辖下琉璃坊做的工具。”
  怕他们不懂, 刘据特意画出图纸, 按照图纸所示, 一一解释。
  刘彻神色微闪:“蒸馏法,也就是说还有别的方法?”
  “对。最简单的是煎煮法。与我们目前所用相同。”
  相同?若相同,为何产出食盐品质会差这么大?
  “因为缺少洗涤,缺少稀释。我们如今用的盐, 多是凿井采卤所制, 或者利用海水所制。不论凿井采卤,还是海水, 两者中除了盐,都含量许多杂质,譬如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镁等等。”
  众人一脸懵逼:“什么酸,什么美?”
  刘据大致知道是些化学成分,但无法仔细解释清楚,干脆道:“一些杂质的名称,理解为非盐杂质就行了。
  “我们现今制盐,通常是将水分完全蒸干,只剩结晶才停止。如此,盐与杂质混合在一起,就造成盐块颜色不纯,味道也偏苦涩。”
  刘彻敏锐听出他的言外之音:“不能完全蒸干?”
  “是。氯化钠……嗯,也就是盐。盐的溶解度低,会先析出。其他杂质溶解度高,会后析出。”
  溶解度、析出是什么,大家不是很懂,但结合上下文,基本可以理解意思,不必多问。
  刘彻挑眉:“也就是说,只需在盐析出而杂质未析出时,将盐块,也就是你所谓的结晶采集出来,基本就能得到眼下这罐洁白如雪的盐粒?”
  “差不多。至于析出到什么地步采集结晶,这个界限虽然未知,但多试几次就能把握了。这是应对海水煮盐的方法。应对井盐开采,盐类矿物,可以先洗涤,再加入淡水稀释。”
  刘据点头,继续道,“如此得到的盐,颗粒不一定都能达到这么细小,但几乎可以去除大部分杂质,纯度更高,便不会再有苦涩之味。食用起来不但味道更好,也更健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