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景稚听后霎时间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十千金应该就是傅京辞的三妹妹。
  三妹妹送来个花艺小官儿,四妹妹让这花艺小官儿送来了瑞云殿。
  傅京辞对她大方,但她没想到他的两个妹妹对自己也这么上心。
  景稚心里忽的暖意直流。
  她回过神来,对荼锦道:“先把花放在桌子上吧。”
  “好的。”
  荼锦将花放在桌子上。
  景稚看着花,若有所思道:“虽然不知道先生和两位千金说了什么,但两位千金对我好,我十分感谢,也一定会记在心里。”
  这时有几个人抬了一个屏风进来。
  见状,檀竹走过去对几个人道:“先放在这边上吧。”
  那几个人把东西小心的安放在一旁。
  景稚仔细看,那是一个很古典的屏风,屏风上的图案有花草,看上去生动秀丽。
  檀竹又回到景稚身边,解释道:
  “小姐,这是先生让人送来的古董百宝嵌屏风,和后头送来的红木嵌瘿木圆桌正相配。以后荼锦每日做好的花叫放在那上面给您观赏。”
  檀竹说着,门口又进来几个人抬了一个圆桌及圆椅五件,都和那屏风放在了一旁。
  景稚环顾了一下整个堂屋,找了个比较空的位置,指了一下,道:“要不都放在那边吧。”
  说完,一行人将屏风、圆桌圆椅给放置过去,荼锦把瑞云殿也给放到圆桌上了,整个堂屋一下子又添了些中式古典韵味。
  那群人走后,客厅里的铜镀金珐琅转花活动跑人钟响了。
  饭点到了。
  第39章 想我了吗?
  下午,风吹在花园里,有叶子飘散。
  景稚看到荼锦捡了一些地上的落叶。
  荼锦是个好名字,景稚心里说。
  荼锦其实是一种形容,形容灿烂美好,犹言繁花如锦。
  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里提过:“其将来之目的地,黄金世界,荼锦生涯,谁能限之?”。
  所以景稚喜欢荼锦这个名字,也喜欢这个人。
  荼锦本人看上去就是个朝气十足的女孩,如花一般,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和这样的人在一块久了,整个人都是向上的。
  景稚回到圆凳上,她看着屏风和桌子,心想这一套下来又是小一千万。
  荣嘉官网上可以查到成交价,屏风是明中期的680万,圆桌圆椅一套是晚清的300万。
  而荼锦这种花嘉来的花艺师嘛……
  景稚以前只知道花嘉是国内最大最知名的花艺集团,可以包年合作,每周会在固定时间点送花上门,像这种直接请一个花艺师到家里的她之前听都没听说过。
  但她也不能问年薪是多少,这么隐私的事情,她问了估计荼锦也只会含糊说一下。
  这个时代人工不值钱起来很不值钱,但值钱起来又非常值钱,看荼锦的样子,不低就对了。
  景稚下午赏着那瓶瑞云殿,忽然心血来潮让檀竹帮她拍了几张照。
  拍完她又直接将实况图发在各个社交平台了,毫无疑问又是大爆特爆的数据。
  景稚心里开心,看了一下评论,抖音平台有一条十二万赞的热评,内容是: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是在夸瑞云殿也是在夸景稚。
  景稚笑了一下,将图片又分享在了朋友圈。
  这几张图很神很有氛围感。
  照片里的她淡淡的妆容,长发随意的散落着,披着的那件粉白羽拖地披风显得她又纯又欲。
  加上她拍照很自然,一时间松弛感和慵懒感相衬之下,和瑞云殿有一种李清照词中感。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间无限依依。
  景稚看着朋友圈的点赞,又看了看那个男人的头像,反反复复点来点去。
  就是没看到她想出现的那一幕。
  于是她倦在沙发上,盯着手机懒懒地骂了一句:“臭男人。”
  然后收了手机,继续看那本《长安的荔枝》。
  ***
  世间珍果更无价,玉雪肌肤罩绛纱。
  要不是檀竹拦着,怕她上火,她能日啖荔枝三百颗。
  一个下午景稚就吃了好几斤的荔枝。
  檀竹看她吃的多又拦不住,下午让庖厨小官儿煮了夏枯草凉茶。
  景稚尝了一口,不爱喝。
  于是檀竹又让庖厨准备了一些绿豆汤。
  这绿豆汤也不能说不好喝,每个地区的做法不一样,口味也不一样,绿豆汤喝起来的味道有时候区别也很大。
  景稚尝了一口觉得不是自己妈妈做的那个味道,但又不想折腾庖厨,稍稍喝了一碗就说自己喝不下了。
  檀竹听后,也不好让景稚再喝。
  傍晚用饭,檀竹让庖厨小官儿做了一些清凉下火的菜。
  景稚吃饭向来不挑食,但奈何胃就那么大,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
  她去小花园散了散步。
  回来后,她坐在沙发上准备歇一会去沐浴休息,哪想正翻着书呢,就听到门口有说话声。
  仔细一听,竟然是檀竹和傅京辞的声音。
  景稚往门处看了一眼。
  傅京辞的声音传了进来。
  “下次我来喂她。”
  下一秒,景稚就见傅京辞西装革履地走了进来。
  景稚缓缓放下手中的书,看着傅京辞温雅地走向自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