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恐怖灵异>镜忌> 第203章

第203章

  她睁着眼,不知该喜悦还是该恨。喜不知为何,恨也不知恨谁,可如果什么都不做,她就只能像一具空壳般呆在这宫里,等悬在瑄儿头顶上那把刀落下。
  阿弥陀佛,保佑瑄儿归来。
  陛下不喜佛门,以至于她们连念声佛号,都只能藏在心里。
  朝阳公主在宫中待了几日,便得了陛下几日召见。陛下要宠谁,从来不会藏着掖着,和几个皇子不同,朝阳公主虽也未成婚,可那却是陛下曾经给她的一个恩典——公主看上了哪家儿郎,可自去求陛下赐婚。
  上行下效,不少贵族高官家中的子女也逐渐沿袭了晚婚之俗,渐渐的流传开,寻常老百姓家哪懂这些?只道那些大户人家都不着急说亲,他们也放晚了些。
  这股风气,又自北往南,流传到了江南一带。
  姜遗光对吃喝玩乐都不感兴趣,其他四人做什么,他便跟着罢了。河边垂杨柳青翠,白日有画舫在湖水中漂荡,隐隐有女子歌声传来。
  “听闻江南女子温婉秀丽,颇有才名,小生倒想见识见识。”九公子倚在河边围栏,往那船上看去。
  “善多,要不咱们一块儿去?好些才女最爱你这样的少年郎,说不得能有一段情缘。黎兄也是如此,我瞧那画舫上的红衫姑娘便貌美如花,和你很是相配。”
  六郎在一旁用力去瞅那画舫,笑道:“这是当地的穗仙楼的姑娘们呢,听说穗仙楼里的女子都是卖艺不卖身,楼里有好些能弹能唱的才女。九爷,要不小的给您打听打听?”
  九爷大喜:“去吧,尤其是那红衫子姑娘,多问问她。”
  六郎一拱手就钻出去了,不知去哪里问。
  黎恪只觉得九公子越说越不着边,把善多拉到身旁,免得被带坏,捏捏眉心:“九公子,我等虽来游玩,却也不必来玩这些。姜善多还未娶妻,更该收心些。”
  “至于在下,家中已有妻儿,九公子美意只能心领。”
  九公子大叹此人不懂风情,转而问黎三娘:“此地也有不少年轻才子,三娘可要寻一寻?说不得能成一桩美事。”
  三娘正和兰姑说笑,听九公子忽然提到自己,还是这么不着调的话,指甲一划,直接将面前的柳条划下一根。
  春日柳条柔韧,难折下,黎三娘这么杀气腾腾地一划,九公子识趣地刚打算改口,兰姑温温柔柔一笑:“九公子?您又要做甚?”
  九公子不敢再说话。
  不一会儿,六郎跑回来,喘着粗气说了那红衫女子的事儿。
  那红衫女子花名毓秀,是当地极有名的一个才女,会作诗,会抚琴,会制笺,她制的笺柔白无垢,又有兰草芳香,名为毓美人笺,极受追捧。
  只是这毓秀姑娘虽沦落风尘,一颗心却冰清玉洁,与人结交不看财,只看才,若有人的诗作能打动她,便是家贫如洗,也能入楼和毓秀姑娘论诗作画。
  九公子一听便知是那什么楼放出来的噱头,面上还要作出被吸引的样子,大加赞赏。待六郎问要不要拿了诗作投到岸边箱子里时,九公子却摇摇扇子,拒绝了。
  “江南才气旺,我比不得,比不得。”他眼睛骨碌一转,“不如善多你去?”
  “九公子?”黎恪和黎三娘的声音同时响起。
  姜遗光看他一眼,直白道:“我不会作诗。”
  九公子这才哈哈一笑,不再逗他。
  晚上,几人在河边看过日落。
  水边日落景象极美,波光粼粼,碎芒如金,不少学子禁不住题诗一首,或和好友作对子,或联句。
  黎恪亦跟着做了一首,他望着落日余晖,想到的却是家中蕙娘,因而那诗也变得伤感万分。
  九公子和黎三娘等人都不去问,黎恪从思绪中回过神后,同样揭过去,不提起。几人往回走,决定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一起去看赛龙舟。
  几人离开后不久,身后忽地猛然大哗——
  “不好了!毓秀姑娘落水了!”
  环水围廊边一多半的书生都围了过去,几人被骤然汹涌的人流挤开。黎恪原本拽着姜遗光,也给冲散了,他回头看去,果然,原站在船头的红衫姑娘不见了,水中泛起涟漪。
  围廊边,断桥上,皆有不少书生脱了外袍急匆匆跳下去,还有些心里怀了龌龊心思凑近了看热闹的。画舫上的侍女急得都要哭了,可她不大会水,怎么也不敢下去救人,只敢拼命在船上叫:
  “劳烦救一救我家姑娘!事后必有重谢。”
  姜遗光被挤得同样凑到了围廊边。
  他会水,可他没打算去救,扒着围栏以免自己掉下去,可身后仍有人要挤过来,他如果不想惹人注意,还真脱不开身,只好在围栏边等。
  他目力极好,这湖水也清透,按理说,红衣女子落下去应当很显眼,可他怎么看,都只能看到潜下去救人的七八个书生。
  那个叫毓秀的姑娘,却不见了。
  “怎么样?找着了吗?”
  “毓秀姑娘呢?”
  “毓秀姑娘……”
  耳边满是嘈杂声响,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乱乱,又有女子啼哭、男子哭嚎的声响,吵个没完。
  潜下去又浮上来的好几个人面对岸上人的质问,纷纷摇头。他们在水里根本就没看见毓秀姑娘,也是奇怪了,可现下已没了力气,只能慢慢往回游。
  不断有人不信邪,跳下去救,又有人往回。来来去去小半个时辰,毓秀姑娘依旧不见踪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