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恐怖灵异>镜忌> 第1175章

第1175章

  关于鬼、神、妖、怪等记载很多,说法不一。宋珏看过很多很多记录,四处走访,可令她失望的是,鬼确实存在,但神仙却一个也没有。
  没有神佛,没有仙人。所有的神迹都是机缘巧合或者人为,有些全凭想象。
  然后她继续去查鬼的起源。
  宋珏就有了个更可怕的猜测。
  世间本没有鬼,鬼因人而生。
  因为人对风雨雷电等气候十分迷惑,无法理解,无法改变,只能统一捏造出鬼和神的想象。这样一来,刮风也好下雨也好,都可以说是鬼神的法力所为。
  先认定世间有鬼神,再认定鬼神有莫大威能。人们便开始惧怕鬼神,又想出一套和天地之灵以及和鬼神沟通之法,即为祭祀。
  人们按照自己想象的喜好去祭祀自己想象的鬼神,他们认为鬼神需要活人。于是,最初的祭祀多为人祭,手段相当残忍狞厉,以夏商时最甚。
  死去的人们心中含怨,祭祀的人们心中有愿,二者相加下,诞生了最早的“鬼魂”。
  提到这儿,宋珏还有个猜测:“鬼”也可能不是从本土诞生,而是从其他地方来。
  她认为最初期的人祭因为过于残忍,死去的人怨念极多,加上可能在某场祭祀时,某个图案绘制得灵巧、某串念诵歌声、或是某段舞蹈,冥冥中连接上了另一个世界的路。
  之后,看不见的大门打开,另一个世界的“东西”潜入。从此,他们所在的世界便有了鬼魂。
  正因有了鬼魂的存在,才会让人相信长生不老确有其事。
  那位秦始皇除了让人出海寻找仙山以外,还让手下的大将军和丞相替他修建陵墓。不过宋珏猜测,并不止是为了修炼陵墓。
  据古籍记载,在陵墓修建时,那位丞相召集七十多万役者挖下深坑,他曾这么形容过:“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也就是已经挖到底了,点火烧不着,敲地面能听到空旷声,底下好像是空的。
  还有记载说李斯曾让手下人挖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已经挖到了地下最深处,再往下无论如何也挖不了了,并且从那头还传来了奇怪的声音,好像有人说话。
  从古至今都有人认为在地底尽头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和他们所处的世界是正好倒过来的,海水在天上,天空在底下,地底人们在海中生活等等。
  宋珏遗憾道,她从未到过地底深处,即便曾尝试过进入各种地下洞穴,也没有听到什么怪声。
  她曾看过《酉阳杂俎》里一则轶闻,说某处某地有一户人家中有一口井,想要喝水了就从井里挑,可谁知有一天他们从井上提水时,井边的轱辘却不论如何都转不动,他们觉得奇怪,便多叫来几个人,用力把桶摇了上来,谁也没想到摇上来以后,桶里竟站着一个人头戴草帽的人。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那个人仰天笑了几声,又跳回井里。在场几人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酉阳杂俎》中有许多这样看起来没头没尾的轶闻,好像只是在说些自己见过听过的传闻罢了。宋珏起初只当做有意思翻看解闷,后来却觉得其中几个故事有些道理。
  像这个故事,井中拉上一个人,未必是真的。可谁知道地底下会不会是另一个世界?
  又听说秦始皇地宫挖得极深,可能深得“接近最底层”,宋珏自然想要一探究竟。
  宋珏写了很多,并附上写信时间,表明她写这封信时已经渡过了第五重劫,但这时还未怀胎。
  宋珏解释道,姜遗光这个名字,是她和姜怀尧商量过的。
  不论将来的孩子是男是女,都要起这个大名。
  她在信中又一次提起,她其实不知自己能坚持到第几回,又能不能亲眼见证十八重死劫后的长生,但她希望自己将来的孩子能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
  回去后,那张舆图被姜遗光贴身藏好,谁也没提起。近卫们以为他还是一无所获,没在意。
  阿寄烧得厉害,要过好几天才能下床。他人虽小,心志却坚韧,该喝药喝药该扎针扎针,不论如何,几日后出殡他一定要在场,那时他必须能下床。
  姜遗光没有去看他,只负责监管白家丧事。
  经过敲打后,白祖望一家安分了不少,他没敢把全家都带来,只叫来了最老实本分的几个在西苑忙碌。
  很快半间老宅都挂了白,一切都打点好,该送出去的帖子也都送了,到那日会有不少酆都望族来访。
  这几天下来,白祖望慢慢从惊吓中回神了,他觉得自己摸清了那位姜公子一二为人。
  总的来说,只要他不惹事,不要想着染指阿寄的东西,那位姜公子就很好说话,出手也大方。这让他慢慢不太害怕,并觉得姜公子这样才有点贵人风范。
  这才是气派呢,京中那些贵公子,想必也是和他一样吧?
  于是姜公子想打听白家祖宅过去发生的事,以及酆都城内近几十年的大事,他也没瞒着。
  祖宅的确有古怪,当初修建时请了很多风水先生来看,好不容易选了址,定了良辰吉日开工,住进去的日子也找高人算过。一开始的确没什么事,白家很快兴旺起来,后面更是有人在京城当大官。
  谁知是不是去京城的那一支把白家的灵气都带走了,祖宅不断有怪事发生。
  先是夜里频频有人听到奇怪的声音,没有人的房间,却总能听到有人在里面说话。晚上还能看到奇怪的影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