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恐怖灵异>镜忌> 第1305章

第1305章

  “真的吗?”赵瑛半信半疑,也跟着悄悄观察,但什么也没看出来,不禁啧啧称奇,临安王的心思藏得可真够深,这些皇家人的心眼比蜂窝上的眼还多。
  先帝停灵满百日后终于出殡。之后便是新帝登基大典并册封大典等等,成批的封赏圣旨向外发。
  就如海中潮起潮落一样,一些人落魄,一些人兴起,圣旨到各家,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些和姜遗光都没什么关系,他从不问政事。
  新帝曾问他愿不愿意任国师一位。说起来,国师的定位相当模糊,无品级,可以手握大权,也可以只是个空架子,全凭掌权者喜好。
  新帝不想姜遗光起异心,提出的当然不会是前者,甚至暗示他,可与亲王享同俸禄。
  姜遗光没要,他不需要俸禄,也不需要名声权势。当新帝问他要什么时,他只道自己想尽快回到骊山,继续研究古墓与九鼎一事。
  他本来早就该回骊山了,如果不是因为和先帝的约定,也不会在京城耽误那么久。
  新帝叹口气,没有劝阻。她早就知道姜遗光会做出什么选择,不过问问而已。
  “既然如此……”新帝沉吟片刻,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似的,从脖子上解下一根细绳,绳上坠着一枚指肚大小的金印。
  “这是骊山司掌印,你拿去吧。”新帝嘱咐,“骊山司的人都是一群老怪物,有时我面对他们都觉得力不从心。不过,如果是你,或许能收服他们。”
  姜遗光接过金印,露出了然之色。
  他想要的本就是骊山司主使之位。
  先前他打探过,骊山司幕后有两位掌事,其中一人是当朝公主。只是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是朝阳公主,没有人知道,骊山司背后居然是不起眼的三公主。
  新帝看他没有一点惊讶,道:“你知道得比朕预计的还要多。”
  姜遗光:“了解越多,谜团也越多。”
  新帝叹气道:“朕也一样。”
  她至今仍不知自己所行之事是否正确,历朝历代都是那么过来的,只要不闻不问,不去改变,就不会出什么大事。他们也这样做不就行了?
  可父皇已经开始了变革,一旦开头,就没有停下的办法。所以,哪怕牺牲再多,她也绝不能辜负父皇的心血。
  她一定要做到!
  姜遗光收下金印,道谢后说:“臣至今仍有一事不明,还望陛下解惑。”
  新帝道:“何事?”
  姜遗光缓缓问:“你们一直以来提防的,即先帝所说的那人,究竟是谁?”
  “他一直在那座高塔中,对吗?”
  年轻的女帝一怔,眼神陷入怀念,笑着摇摇头:“父皇居然连这种事也告诉你了。”
  姜遗光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等一个答案。
  新帝沉吟片刻,道:“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朕瞒着也没什么意思。”
  入镜久了,都会对未来生出些感知,例如何时何地会发生危险,例如绝不能做某事。这些都是近乎野兽般的直觉。
  如果只有直觉,还能说是经历多了生死关头磨练出的。可又有一点,入镜次数多了,镜中死劫时间渐渐变长,有时会发生像姜遗光和姬钺一样一待就是几年的情形。本朝鲜少发生,不过新帝知道前朝、以及更久远之前,在镜中度过十几年的入镜人不在少数。
  更诡异的是,镜中多年发生之事,居然和镜外差不离。就好像……山海镜能够未卜先知似的。
  所以,有一条很隐秘的规则在历代帝皇间流传——入镜人能够根据山海镜,慢慢预知到将来。
  姜遗光好像没听明白这和高塔以及幕后之人有什么关系,但新帝接下来的一句话无异于平地惊雷。
  “那座塔被称为预言塔。据说,里面住着一位度过十八重死劫的人。”
  “……传说,他能够看到未来。”
  姜遗光没有出声,可脸上就明晃晃写了两个大字:当真?
  三公主叹道:“朕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听父皇说这么些年,那人预言之事都发生了,一件不差。”
  她也不知道先帝是不是真的相信这位能预言的人,更不知道那人是谁,只听说他活了很久,好像……从开国时就已经存在了。
  他还追随过太祖皇帝。
  开国距今也有两百来年,换句话说……那个人,活了不止两百岁。
  “预言塔中的,是一个已经度过十八重死劫的入镜人?”姜遗光半信半疑。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消息放出来?
  让其他入镜人知道有人能过十八重死劫,不是更好?
  那人不肯现世吗?
  姜遗光自知他没有太多执念,可他却很清楚世间几乎无人能抵住长生不老、权倾天下的诱惑。
  那个人如果有这样的本事,他不想要扬名?不想借此推翻大梁?或是享受更好的待遇?他为什么会愿意住在高塔里?
  新帝摇头:“朕也不明白。”
  她都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真的过了十八重劫,又是不是真活了那么久。
  就算是真的,难道那个人说的话就可信了吗?她亲眼见到的入镜人一个比一个疯狂,谁能证明入镜十八重后,他还能留有平常心,甚至愿意为皇帝效劳?
  再有,那个人不愿意自己消息泄露,如果事情说出去,那个人和朝廷翻脸怎么办?这是他们都不愿意看见的一件事。有时候维持着一个友好局面,对双方都是一件好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