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恐怖灵异>镜忌> 第1361章

第1361章

  只是这也没能保住这家人的性命。一家六口连同七个下人,全都冻成了面目模糊的冰雕。
  奇怪的是,这些人穿的很少,不怕冷么?
  粮食倒还剩下不少,也冻得硬硬的。他们将棉被里的棉花掏出一点引火,床板劈开当柴,生火做饭。当融融火光在堂屋亮起,几人都幸福地叹了口气。
  这些天他们一直赶路,喝冷酒吹冷风,都快以为自己也是个冰人了。
  几个茶炉上煨着热茶热酒和热汤,房里暖烘烘的,暖得他们积蓄多日的疲惫潮水一样连同骨子里的麻痒涌上四肢百骸,叫他们一坐下就懒洋洋地不想动弹了。
  姜遗光却喝了两口温酒就转身进屋。
  刚才匆匆一眼,他觉得那些尸体不太对。
  少顷,他从屋里出来,声音不大,屋里的人们却立刻警醒过来,纷纷坐起身看他。
  “如何?”凌烛问。那些尸体面部都被冰覆住,他们没细看。
  姜遗光:“死因不奇怪,但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就好像……他们不是即将被冻死,而是在做什么很快乐、很幸福的事似的。
  怕这些人不理解,他还模仿着尸体的表情,露出一模一样的极其幸福满足的笑。
  几人抖了抖,凌烛更是不合时宜地想……李氏看不见也挺好的。
  李氏不知道那群人想什么,听过描述,提到她曾在县令面前说过的,从更北边传来的那个什么教。
  她真的不清楚那是个什么教,信什么神仙,只是隐约听过一耳朵。按理说扯到一起好像有点牵强,可她就是觉得这二者之间兴许有什么关联。
  姜遗光沉吟片刻:“这件事我记下了,明日在镇中找找,大家今晚先歇歇吧。”
  ……
  宫中。
  皇上轻叹:“也不知他们此行到了何处。”
  其他人都被叫下去了,只有老太监杜尝在身边,他奉上茶,劝道:“姜先生吉人自有天相,陛下不必多虑。”
  皇上摇摇头:“若只他一人,朕还不担心。”
  杜尝历经三朝,有什么不明白的?
  凌烛不可信,明孤雁早被策反。跟去的近卫虽是她精挑细选过的,可谁知道里面有几个真的忠于她这个新帝?
  更何况……
  “他想把我们困在京城。”
  她当然不会只把希望放在姜遗光身上,姜遗光离京前她就派出许多人出京,为了不暴露,那些人都混在从南方运粮运炭的队伍里,等出京了再趁机绕路前往北边。
  但,运粮运炭的车队毫发无损。她派出去的那些人却大多都没能回来,少数回来的几个也完全不可信了。
  想到这儿就让她心里生出浓浓的忌惮。
  他到底是谁?
  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宫里还有谁是他的眼线?她身边的人又有哪些还能相信?
  事到如今,她连跟自己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侍女和奶娘都不敢信了。就算她们以前忠心耿耿,可以后呢?明孤雁和赵瑛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她怎么敢信?
  以前明孤雁对万金堂何其忠心?她本就是万金堂自幼精心培养的棋子,姜遗光也是用尽计策才收服她,可转眼间她就叛变了。
  赵瑛也是,她原来对姜遗光多么上心啊,甚至皇上怀疑就算姜遗光叫她去送死,赵瑛可能也会照做。即便如此,被掳走不过短短几个时辰,赵瑛也变了心。
  皇上简直怀疑那人会蛊惑人心的术法了。
  那个人在警告她,只要他想,他什么都能做到,即便策反她亲信也易如反掌。
  但……这恰恰说明他就在京城以北!他根本就不想掩饰!
  到此,皇上甚至不禁怀疑起自己让姜遗光出去到底是对是错。
  她为了解决京中雪灾,让人往北查探,但其他人都被围杀或被收入对方麾下,才想着叫姜遗光去。
  其他人被策反,她并不奇怪,人心皆有弱点,即便一心为她效忠的人,也可能会因为忠心“为了她好”而被蒙骗。姜遗光并不真正忠于她,她反而更放心。
  现在这么看,怎么好像正好合了对方的算计?那个人会不会就是为了让姜遗光主动去找他?
  至于为什么他自己不进京,或者不直接让人叫姜遗光过去?……这点皇帝心中猜测不少,但都不能确定。
  夜色深深,她望着窗外一片晦暗的白深深叹气。
  现在……她知道那个人有多么可怕了。
  就算她贵为天子,掌一国之力,可她仍旧生出无法与那人抗衡的无力感。
  父皇……如果是父皇……他会怎么做?
  父皇,你是怎么做的呢?
  第二天起来,雪更大,推开门都费劲。
  一行人艰难地从暖和的屋子里出来,浑身裹得跟熊一样厚实。李氏的眼睛过了一晚敷了药好多了,只是还不敢像之前那样用眼,只能时不时睁眼看一看,再马上闭紧。
  煤婆镇挺大的,要是叫他们就自己走估计走两天也走不完。李氏就带他们往煤矿那边走,边走边挑看起来有人打理的房屋敲门,没人应就直接闯进去。总算遇到了几个活人,大多是正值青壮的男子,不过他们都快不行了,只剩最后一口气,裹着厚厚的衣服神志不清地等死。
  甚至……有一个就在他们面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他不知看到了什么,眼睛亮得惊人,脸上浮现出全然喜悦幸福的笑:“……来接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