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都市言情>上嫁> 第517章

第517章

  房间晦暗,她什么也瞧不清,更不想瞧清楚,推开他,逃出去。
  ......
  周淮康明天赴京,参加新春团拜会。
  一大早,通知周京臣回一趟老宅。
  周夫人的车不在庭院。
  每逢初一、十五的前一日,周夫人留宿普众寺,斋戒,沐浴,诵经,捐一笔香火钱,翌日下山。
  风雨无阻的规矩。
  “先生在书房。”何姨迎上他,端着热茶,毛巾,“禧儿小姐回学校了?”
  周京臣表情不大好,“不晓得。”
  何姨莫名其妙,“您和禧儿小姐不是一起校庆,一起离开吗。”
  “她中途,自己离开了。”他敷衍了一句,上楼。
  秘密。
  程禧认为见不得人。
  与他是不堪的。
  周京臣一张脸愈发阴郁。
  书房里,周淮康坐在桌后,戴了老花镜看电视新闻。
  “父亲。”他进门。
  “十月份,你就三十岁了,你母亲催促了无数遍。”周淮康关了电视,瞬间寂静了,“婚姻大事,必须提上日程了。”
  “提吧。”他淡定,恭顺。
  周淮康倒是纳闷儿了,“你不是反感催婚吗?”
  “岁数满了,不反感了。”周京臣凝视着父亲,“挑哪家的姑娘,我可以做主吗。”
  “不可以。”
  他争取,“我保证是好姑娘呢。”
  “不可以。”周淮康依然否决,“你挑的,是情情爱爱;周家挑的,是大局未来。倘若周家有两个儿子,一个为自由,一个为家业,你们兄弟商量。但周家只有一子,有成百上千个虎视眈眈的仇人,有庞大复杂的李氏集团,你没资格任性。”
  周京臣笑了一声,“父母做主。”
  走出书房,他伫立在天台上。
  东边,阳光万丈。
  古老的胡同,映着西巷红梅,隆冬的寒霜消融了,春来了。
  第398章 番外十八 周正玉
  周淮康和李韵宁离婚的第二天,去了一趟寺庙。
  叶柏文恰巧下山,“周夫人。”
  她停住,“送梅子糕吗?”
  阮菱花爱吃家乡的梅子糕,周淮康也爱吃,不晓得是谁爱屋及乌,李韵宁尝了一块,酸馊味的,不像周淮康的口味。
  “梅子糕混了猪油,母亲食素,已经不吃。”叶柏文恭恭敬敬,“有劳您探望母亲。”
  李韵宁冷笑,“你哥哥绑架了我与禧儿,剁了我一根手指,叶家人没有好东西。”
  “大哥姓周。”叶柏文不卑不亢。
  “姓周又如何?周家衰败,儿女亡的亡,穷的穷,你大哥姓叶,京臣凌驾他头上,你大哥姓周,继承了周家什么呢,坟墓罢了,京臣继承了李氏基业,阮菱花的儿子永远在我儿子之下。”
  “母亲不介意王权富贵,大哥也不介意。”李韵宁疾言厉色,叶柏文却心平气和,“母亲在乎的,是情分,是一口气;大哥在乎的,是周老先生承认他,是认祖归宗。倘若贪图金钱权势,叶氏集团是一市首富,大哥有本事毁了叶氏,更有本事壮大叶氏,何必踏上这条路。”
  擦肩而过之际,叶柏文一字一顿,“物是人非,困住自己的不是任何人,是自己。”
  李韵宁一动不动。
  直到一名尼姑唤她,她醒过神,进禅房。
  “你来了。”阮菱花在窗下,挑拣茶叶,“没有好茶招待你,有茶叶末,不要嫌弃。”
  “我和淮康离婚了。”李韵宁没闲工夫喝茶,“明天,搬回李家。”
  阮菱花剃了光头,戴着尼姑帽,曾经雍容华贵的富太太,如今佛灯长袍,苍老了十岁。
  “离与不离,是你们之间的事,与我无关。”阮菱花沏了茶,搁在桌上。
  “你可以蓄发,可以还俗。”李韵宁嘲讽,“三十年前,我抢了你男人,三十年后,不该属于我的——”
  “你抢赢了。”阮菱花注视她,“他陪你青丝变白发,我仅仅是过客,如果不是我一意孤行,生下柏南,周淮康哪里肯见我,哪里肯破坏现有的太平日子?”
  李韵宁也注视阮菱花。
  良久,禅房无声无息。
  “这些年,我避讳周淮康,他其实也忘了我。”阮菱花坐下,“给柏南长子的名分,亲自上山劝我,是周淮康的一个了断,他求心安。柏南只剩下一把骨灰,人世间的繁华喜乐,灯火团圆,他什么也享受不了,一生从未享受过,京臣不计较刻个碑,韵宁你计较什么呢。”
  李韵宁猛地攥紧了拳。
  “至于你那根手指,子债,母偿。”阮菱花拿出一副剪刀,塞她手里,将小拇指夹在刀刃下,“你气势汹汹来找我,证明你有心结,并不想离婚,你和他赌气,和我赌气,是白白浪费精神。一个赢家,为什么介怀输家呢。”
  拳头紧了松,松了紧,李韵宁喝下茶水,苦,稠,涩。
  是了。
  耿耿于怀的,是她。
  她风光舒坦了六十年,容不下叶柏南冷冰冰的墓碑吗?
  周淮康欠了她,周家欠了她,阮菱花不欠,叶柏南不欠。相反,她造成了阮菱花的悲剧。
  人啊,算得清楚一切,但算不清楚孽。
  李韵宁转身,离开。
  ......
  周正修三岁,程禧怀孕了。
  周京臣刚结束一场董事会议,返回办公室,秘书向他汇报,“老宅的保姆联系您,您关机,所以联系我了,夫人检查出两个月的身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