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安澜心头一惊,在意识到这是来自神祇的启示梦境之后,他早就猜到自己可能会见到某位神祇,可他完全没预料到出现在他面前的并非教廷供奉的六位神祇中的任何一位,而是自称奥尔德灵的陌生神祇。
就连教廷也未曾知晓的造物神,难道是万年之前,更加久远的古老存在?
紧接着,女神又叹声否定了自己此前的话,“虽然我自认为是奥尔德灵,但也不得不承认,真正的造物神早就不复存在了,我只是由本属于他的残缺碎片拼凑而成的一个替代品罢了。”
不管对方的身份是真是假,想到自己陷入梦境之前的经历,安澜还是急切地问道:“既然你是造物主,那你一定有解决天灾的办法,所以才会把我拉进梦境中,对不对?”
然而,被他倾注了全部希望的女神却是摇了摇头,“那位安娅说的并没有错,天灾是不可能被根除的,而继续坚持对抗天灾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正是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过去的诸神才会牺牲自己,化作天灾封印还有我,替这个世界延续时间。”
安澜几乎已经提到嗓子眼的心一下就沉入了谷底。
就连自称造物神的存在都无法彻底解决天灾,难道说他的选择从来都是错的?
看着安澜变得异常难看的脸色,女神叹了一口气,说出了让安澜心头一震的话语,“你知道为什么那个名叫赫兰的异界人组建了偌大的教派,花了上万年时间也无法找到解决天灾的办法吗?因为他,还有所有试图破解天灾之谜的人都想错了方向。天灾的意图从来不是毁灭,而是拯救这个世界。”
“这怎么可能?”安澜不敢置信,想到那些在天灾中惨死的人,他的声音都不自觉带上了一丝愤慨,“天灾害死了那么多人,这算是哪门子的拯救?!”
“你只是被死亡的表象蒙蔽了,其实你心里早就知道答案了,不是吗?”
女神略带哀伤的目光投来,安澜的脑海中随即闪过一些记忆片段——他站在试炼之森的小屋前,一把火烧掉了自己辛苦栽种了近半年时间的植物,只因为那些异界植物一旦流出到外界,就极有可能破坏掉这个世界的自然平衡;西瑟斯在天灾与自然的启发之下创造出名为“灾祸之种”的超位魔法,就像那些以血肉为食的行尸一样,灾祸之种的花朵也能从死亡中汲取生命的力量;还有不久前,西瑟斯在面对他的提问时若有所思的话……
或许,死亡也是有某种意义的?
见安澜的情绪逐渐平复,在她的引导下陷入思考,女神伸手指向天际,四周顿时陷入一片漆黑,像是重归宇宙混沌的时刻,她也开始借助梦境的景象娓娓道来,“要解释清楚天灾的本质,就要从这个世界的起源说起……”
要说奥尔德灵是这个世界的造物主,这个说法其实还不够准确,在某种意义上,奥尔德灵就是世界本身。
很久很久以前,久到神祇都未曾出现,日月天地都尚不存在,所有一切都混沌一片的时候,这个世界最初的一抹意识在虚无之中诞生了,那便是奥尔德灵。
他的意志等同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而他也并非懵懂无知的婴孩,因为作为世界意识的他刚一出现,便能透过平行时空观察其他世界的运行,进而获取来自那些成熟世界的知识,只是他就像被关在玻璃囚笼里一样,所有力量都局限在这个世界中,无法跨越时空影响到另一个世界。
孤独的奥尔德灵很快就感到了寂寞,想要让自己的世界也像其他世界一样热闹起来,于是他开辟天地,创造出无垠的陆地,又捏出太阳与月亮,带来光明驱散黑暗,并划分出白天与黑夜。
近乎无所不能的他很快就打造出了这个世界的雏形,可等到创造生命时,他却开始犯了难。
他见过其他世界的生命是什么模样,所以也模仿着创造了一批专属于这个世界的生物,然而,不管他再怎么努力,那些生物就好像是雕像一样,只会傻傻地呆愣在原地,没有思想也没有行动能力。
奥尔德灵为此苦恼了很久,他无法去询问其他世界的神祇是如何创造出真正生命的,所以只能循着身体的本能,这个世界留在他体内的法则,去寻找让生命诞生的办法。
而他最后也成功了,付出的代价则是,作为世界意识的他就此消失了。
说到这,女神和安澜四周的景象又变回了最初的模样。
“你曾经接受过那些人族的检测,应该知道自己作为异界人与这个世界人族的区别。”女神伸出手点了点自己的额角,“所谓的灵魂,便是奥尔德灵的神识碎片。”
安澜想起多年前伊莎贝拉将检测报告交给他时所说的话,所以,这才是为什么拥有灵魂的人族能够运用魔力改造外界,而作为外来者的他就连保留一丁点魔力也做不到,因为那本就是属于造物神的一部分能力。
“为了创造真正的生命,造物神奥尔德灵将自己化为了无数神识碎片,作为驱动思想的灵魂融入所有生命体内。不管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流浪街头的乞丐,寿命漫长的巨龙还是转瞬即逝的人族,都是造物神奥尔德灵的一部分,区别只在他们体内的神识大小。就连信徒们朝拜的六位神祇,也不过是六块稍微大点的碎片罢了。”
女神又沿着安澜关于魔力的思路解释道:“这也是为什么神官献出生命,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辛苦钻研数十年的法师相匹敌,因为神官与法师都是在开发体内的神识碎片,所谓的神术体系是由神祇开创,但神术的根源从来不是神官们信仰的神祇,而是他们本身,只要他们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办到,就能超越灵魂的限度,以生命为代价施展出神术,信仰不过是提供了强化信念的一种途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