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自然地,月余不见,期间却世事多变,因此而生恍如隔世般的生疏感,也在一顿接风宴之后,消弭得无影无踪,互相反而愈加熟络了。
  接风宴当日,西门卿将喝得醉醺醺的几人留在州衙,打上一通地铺,横七竖八呼呼地睡作一团。
  次日一早,众人醒来,相视一笑后招呼几句,又在州衙用过了早饭。
  之后西门卿才遣人,将众人送回早已收拾出的从权奸们手中收缴来的宅院,一人一处宅院。
  里面装潢布置舒适,厨子厨娘、小厮仆妇人手齐全,都不需拎包,直接入住即可。
  自然而然地,西门卿又得到一众将领的好感和感激:
  “大官人安排真是周到妥帖。”
  “大官人总是这般贴心。”……
  各县镇守的将领率盐军回归,歇息过一日之后,西门卿又召集众人商议。
  定下对北方边境四寨的整编驻守决策,并确定出人选,由牛皋任四寨总统领,阮小二、卫江二人任副统领,各自分管两个边寨。
  人选既定,一干人等又商讨出具体整编细则,最后西门卿又决定这是盐军首次前去,他本人亲自走上一趟。
  如此一是对四寨以示看重,二也是他掌控欲作祟,北方四寨位置重要,他想要亲自确认整编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驻守清池县的盐军,在城中和城外分别驻扎,调往北方四寨的盐军也点兵完毕时,已经过去了三日。
  西门卿于是令吴用留守州衙,他自己率领一千护卫队,随牛皋率领的一万盐军一道,往北方而去。
  ……
  哪朝哪代,谁不是在边境陈列精锐重兵,以防敌国突然来袭?
  而且这些朝代,边境大多还是有险可守,山岭关隘、万里长城、大江大河等等。
  但北宋不一样,至少西门卿亲眼所见的沧州边境不一样,对边寨不见扶持重视,又无险可守。
  那要如何防守呢?
  燕云十六州失陷,大宋无险可守,辽宋边境之南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于是就通河渠、开塘泊以守。
  利用沿边河渠众多的优势,采取修建塘泺之策,蓄‘塘水以遮其来径’,冒水险以限辽骑。
  最终大宋的岁贡养废了大辽,辽骑倒是未大举南下,但后来金兵南下时被挡住了吗?
  没有,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酿成靖康之耻。
  所以西门卿进北方四寨的寨门之前,在路上先看到了一些水塘子。
  这些水塘子许多都荒废了,水域缩小,成了小水洼。
  以这些小水洼,以拒辽骑、金骑于边境之外?
  搞笑呢吧!
  作者有话说:
  【5月全勤3/31】
  【5月全勤成功的话,就奖励自己一把键盘(动力更足了呢!】
  感谢在2023-05-02 23:55:57~2023-05-03 23:53: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豁 10瓶;榕涵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6章 视察边境四寨
  ◎正事忙完,也就可以着手准备讨伐宋江了◎
  网络有梗——
  大怂皇帝:辽国是被圣宋岁币养废的, 我等兵不血刃大败辽国,武功卓越!
  可是岁币养废的不止辽国,同样还有大宋。
  西门卿行到北方边境时, 除看了一地的水洼、水塘子,还穿行了许多树林子。
  在水浒传中, 有不少发生在‘远恶军州’沧州的剧情, 险恶树林子的出场戏份不少。
  按理说沧州在华北平原, 概率上理当不像西南那样树多林多。
  沧州树林子多, 除了因为边城开发不足,也是因为大宋在对辽国的布防上,通河渠、修塘泺,冒水险以限辽骑之外, 还有植树成林以限辽骑奔袭。
  这些树林子, 对辽骑大军的限制有, 但不多。
  后面金兵铁骑南下, 也没拦住不是吗?
  除非将战场定在树林子里, 如此辽骑冲锋时确实会施展不开。
  但只是进军的话,并不影响行进,西门卿和牛皋带领盐军万余人, 在林子中的官道行走也并没有不便。
  如果不是亲自走上这一趟, 亲眼所见,西门卿是绝不敢相信, 在大宋、辽国和西夏三国鼎立的如今, 大宋对辽的边境布防——至少在沧州此地,竟然如此儿戏!
  沧州倒是也有两万厢军驻守, 但驻守在哪里呢?
  不是在沧州北方边境沿线, 而是在沧州南边的横海军, 这合理吗?
  难不成如果辽军南下,要等大军由北向南肆虐过沧州全境后,才在南边与横海军驻军相遇吗?
  你说有边境堡寨防守体系?但这个体系充分发挥了作用的只在与西夏的边境上。
  在沧州与辽国的边境线上,边境四寨就是自给自足被放养的普通村寨,防卫力量不甚乐观。
  但它们却时常要面对小股辽军贼兵的劫掠。
  西门卿自刀砍枪戳伤痕累累的寨门,进入泥沽寨。
  入眼之处,断壁残垣,屋顶半颓,还有贼兵劫掠留下的痕迹——纵火焚烧后焦黑的断梁、墙壁和死树桩。
  泥沽寨寨主召集了全部寨民,夹道欢迎盐军入驻。
  西门卿骑在高头大马上,两边一张张好奇、怀疑和畏惧的脸后移。
  仔细去看,会发现寨民们普遍身材瘦削,身上多有刀枪伤痕,或断胳膊断腿的残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