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而后方安定, 又能作用到前方,如此相辅相成,方能让盐军上下一条心。
  所以吴月娘的慰问嘉奖,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西门卿也不在乎如此吴月娘的威望会加重, 尤其是有西门辰的存在, 他们更是夫妻一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他也不是会惧怕女人地位上升的小气男人。
  越来越多的事情, 当西门卿确定吴月娘确实贤能, 便有不足也瑕不掩瑜之后,就多交给她去做。
  “大姐儿和林娘子等女眷,就由月娘你在后院接待。”西门卿虑及宴席的目的, 还是对西门辰道:
  “辰儿, 你年龄尚幼,远不到讲究男女之别的时候, 便陪你娘在后院待客罢。”
  傍晚时分, 邀请的宾客相继到来,西门卿安排起接待宾客事宜。
  西门辰明白, 通过两位舅妈的事情, 暴露出来盐军大后方一部分人私心钻营的问题。
  又到了需要再次统一思想的时候。
  他爹是外男, 又有男宾要接待,而他跟着他娘名正言顺,也能辅佐提醒一二。
  “明白,我就跟着娘。”
  父子二人通力协作,一前厅一后院,共同待客,安抚人心,岂不是信重的表现?
  ——西门辰小男子汉感到来自父亲的信任和托付,更是踌躇满志,蓄势待发。
  将后院交给西门辰和吴月娘,西门卿再没不放心的了。
  至于前院男宾招待,西门卿那是如鱼得水。
  来客都是亲近人家的男客,还有吴用、林冲、鲁智深、阮小五、钱三等盐军心腹老人,以及朱武、卢俊义、燕青、秦明、花荣、史进、董平等归服的梁山好汉们。
  招待好这些男客,好酒好肉上桌,大口大肉吃上,推杯换盏喝上!
  自然而然地,不多时便熟络热烈起来。
  其中似陈敬济、吴大舅、吴二舅等亲近人家的男客,沾亲带故,但没在盐军之中效力的,就另坐了一桌吃喝。
  西门卿也不时来招呼一声,礼数足够了,相比之下到底不够亲密。
  但这些人或早或晚,都已经被西门卿压服,不敢多吱一声。或者如林娘子的父亲这样,只是沾光被邀请来,已经心满意足。
  他们一两桌人吃喝闲聊,倒也还算舒适自在。
  这边酒到中旬,自古酒桌文化使然,西门卿和如今留守沧州的盐军骨干们,难免就会谈及一些正事。
  “……之后最紧要之事,是把官田种着的玉米收割入仓。那是未来盐军的治下百姓们,自此不再挨饿的保障。”
  “更比再下三州之地都重要,不可疏忽了。
  ”
  酒桌上的西门卿捏着酒杯,且吃喝且叮嘱道。
  众人自然记在心中,并纷纷应和。
  末了共同举杯,一起喝了一杯。
  先行赶回镇守沧州的林冲,对鲁智深等人又说道:“师兄你们回来得晚,恐怕没来得及去官田看过,官田里那玉米,一株结三根大棒子,每根棒子长短几近小臂!”
  “棒子上结得金灿灿玉米,又长又密近千粒,晒干后能有三四两重!”
  一株玉米就能收约一斤粮食粒,一亩地就能收三四千斤粮食!
  且玉米粒晒干后又耐储存,能越冬能过夏,如此就能救饥荒啊。
  林冲再是谨言慎行,坐在酒桌上了,这会儿也不由喜形于色。
  鲁智深却是大笑:“四弟,那你可就想错了!我们回来时,经过一处官田,哥哥已经带我们去看过!”
  正是因为亲眼见过,现在卢俊义等新近归服的梁山好汉们,才会在听到林冲的说起玉米产量时,没有说他信口雌黄。
  卢俊义也道:“师弟,正是呢!我们擦边从官田过,看见那玉米株粗壮高大,玉米棒子根根粗圆,剥了玉米叶看里面的玉米粒,是金灿灿又密密麻麻!”
  卢俊义已经和林冲论过师承,师兄弟相认了。
  秦明也表达自己的惊奇:“我以前从没见过那玉米!还抠来一粒尝了尝,清甜着哩!”
  梁山好汉们都很好地融入了盐军,并已有与盐军荣辱与共的心态。
  唯有小李广花荣,吃着酒肉,却郁郁寡欢。
  倒不是没有归心,毕竟之前和西门卿打赌,如今宋江接受了朝廷招安,那他就要归服盐军,自此便是盐军中人。
  花荣也是将种,将门之后,讲义气也守诺言,他愿赌服输。
  只是……
  毕竟曾经和宋江是那般交情深厚的好兄弟,但宋江却叫他失望了。
  之前路过郓州,得知宋江已经赴任郓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花荣的心情很是复杂。
  当时西门卿提出放他去见一面宋江,他最终选择不去相见,只是默默地路过了郓州。
  西门卿眼观六路,对于花荣的心不在焉,他表示理解。
  花荣他现在是处在别扭情绪中,需要时间缓一缓。
  这一场宴席到尾声时,该联络的情谊,表达的态度,交待的正事,该说该做的都说都做了。
  然而,正待说两句场面话权做收尾,结束这场宴席时,却有传令兵飞奔进门来!
  “巴蜀八百里急信!”
  “巴蜀八百里急信!”
  “巴蜀八百里急信!”
  巴蜀?
  巴蜀之地,有白赉光建立的制糖厂。
  当初盐军举事前,西门卿给白赉光去信,让他以保存安危为先,见势不对就撤回北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