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速度、旋转、落点、线路、力量和弧度是网球技术的六大要素,也是组成网球击球节奏的要素。康尔纳的打法看似朴实无华却有自己独特的节奏,身处其中之人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他的节奏而不自知。高球速的草地场又助长了他这一优势。
节奏的压制又带来心理方面的压制,此消彼长,这让很多人都“莫名其妙”地输给了康尔纳。
休息时间,康纳尔擦过汗后将自己的毛巾整整齐齐迭好放在左侧,喝完的水瓶拧好盖,按照顺序整齐排成一排。
他是一个有强迫症的男人,也是一个强控制欲的人。讨厌超出自己控制范围内的球,也讨厌不受控的比赛节奏。
在他的比赛场上,节奏只能由他控制。
不二也感受到这位“节奏”大师的可怕之处,他能看清对方的球路,却往往在之后才反应过来陷入对方的节奏,或轻或重,或长或短,或快或慢……不二的回球总在对方的节奏当中。
这种无力的感觉有点像面对手冢的手冢领域一样,不管怎么回击,却总是逃不脱对方的掌控。只不过手冢是利用旋球来控制对方回球的角度,而康纳尔是利用速度、力量、旋转、弧度等来掌控整场比赛的节奏。
哪怕不二在发球局尝试用发球打破对方的控制,然而一旦对方接住了球,便重新建立起比赛的节奏。
球员包厢内,手冢正拿着相机进行调试。
为避免打扰球员比赛,比赛期间相机一类必须关掉闪光灯,摄像师也不能随便走动。手冢现在在的球员包厢视野非常好,也能拍得很清楚。
周围坐着的也都是面熟的球员。伊顿、科雷那、博格等人以及教练们。
科雷那是清楚手冢不二两人之间关系的,还觉着手冢心态不错,男友陷入苦战还有闲情拍照。
不过,不二周助能走到决赛,不管输赢与否,都已经算很强的了。
不知不觉间,比赛已经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因为小雨,顶棚早早的就被拉起。也就中央赛场有这个待遇了,风雨什么的,完全不会影响到比赛。
盘数比停留在“2:1”上,目前是康尔纳领先。
“康纳尔这小子又有进步了。”科雷那笑嘻嘻地对伊顿说道:“你该退位让贤了。”
伊顿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懒得讲话。
说话间,场上两人完成了换边。
不二从网球袋里换了一把新的网球拍。
既然你喜欢掌控比赛的节奏,那我就彻底摧毁你的节奏!不二睁开眸子,原本柔和的眉眼写满了锐利。
康纳尔回球的一瞬间便感觉不对,对方球拍的参数不一样吗?整个回球的感觉都不太对。力度、轻重、速度、旋球角度都有细微的变化。
这点细微的变化对普通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他们这些职业选手而言却是有很大的不同。
原本已经习惯了之前对方回球的质量,这下子却全然推翻,得从头熟悉,这对康纳尔来说,有点难受,而更让他难受的事,对手的打法也有了变化。
刚开始不二的打法还算比较好掌控,偏防守,而现在不二的打法更加激进,攻击手法层出不穷。因为球拍参数的改变,原先技能的数据和之前的也有细微偏差。
此刻开始,康纳尔才真正明白贝克所说的“变化”是什么意思。
不二的打法奇诡多变,当你以为他要防守,他却转向攻击,你以为他要攻击,他却不慌不忙地防守,毫无规律、随心所欲,像是全然在凭感觉打球。
本就复杂多变的球路再加上不停改变的球拍,更是添了无数种变化,不同的球拍搭配不同的技能,球路更是难以预测。一时之间,康尔纳左支右绌。
不二换球拍换得丧心病狂,每几个回合就要换上一把,至于换哪一把,不二倒是无所谓。
作为球拍应用的高手,只需要一两个回合便能适应新的球拍。不二备用的这些球拍,是不二经过多次磨合,和穿线师一起实验练习最适合不二体质和打法的,无论哪一把都很得心应手。
但对于对手而言就很痛苦了,本来已经适应了旧球拍的击球力量,换了支球拍,整个球的质量又有不同。
虽然是场外,但他们这些老手也看得出来不二周助换得几支球拍参数应该是不一样的,很难理解这种打法。越是高水平的选手,对球拍的细节就越敏感,长期的肌肉练习和记忆已经让他们很难快速地去适应新参数的球拍,若是弄不好,还容易对手肘造成伤害。
但看不二周助游刃有余甚至愈发得心应手犀利的打法,应当是适应得非常良好。
科雷那艰难地开口问手冢:“国光啊,周助他到底准备了多少支网球拍。”
“加上他原本用的那支,一共九支。”回答的却是博格。
博格和不二他们同属一个俱乐部,平时也会有对练对拉什么的,博格对不二的这九支球拍哪支都不能算陌生,毕竟都全部体验过一回了。
或者说,不二这种打法最先就是在博格身上试验起来的。
博格的打法和康纳尔有点像,都是比较平实严谨的打法,碰到不二这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选手只剩头疼了。
博格和不二进行了那么多次练习赛,虽然一开始是很占优势的,但直到现在他也没想明白,不二打球的时候到底是靠感觉还是靠缜密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