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这无疑十分符合老马尔塞尤“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理念。
  现在还有问题亟待解决的,反而变成了马尔塞尤父子。
  或者说, 不是“还有问题亟待解决”,而是“还有关系亟待修复”。
  主教练面试以及紧随其后的签约仪式已经结束了, 刚刚上任还没有半个小时的安切洛蒂,已经召集自己的教练组成员以及体育部门的员工, 开了第一次内部会议。
  可是埃里希和罗伊斯, 仍旧留在了主席办公室里。
  但是埃里希没有说话,依旧紧挨着他坐着的罗伊斯, 就也没有说话。
  埃里希参加的第一场主教练面试分明已经结束了,面试的最后阶段, 老马尔塞尤的话语, 却仍然回荡在埃里希的耳边。
  “我的儿子,埃里希·马尔塞尤,还有我看着长大的孩子, 马尔科·罗伊斯——!”
  “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 也是非常优秀的球员。”
  “我买下这支球队就是为了我的孩子。”
  “我唯一的要求是,埃里希和马尔科都能踢得上球、踢得开心!”
  振聋发聩。
  恍若黄钟大吕, 敲击在埃里希的心头。
  对于埃里希而言, 这其实是十七年——或者说二十八年——的记忆里, 这位总是不称职、总是缺席的父亲, 第一次真正认可他。
  埃里希·马尔塞尤,从来都不是什么平庸人士。
  小埃里希从加盟多特蒙德儿童队的第一天起, 便展露出了超强的天赋和实力。他的足球之路走得无比顺遂,从儿童队,到青年队,再到成年队……埃里希在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各级梯队中,从来都是领头羊的存在,也一直饱受赞誉。
  埃里希·马尔塞尤,无疑是德国足球这一代的领军人物,甚至在世界足坛上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现年二十八岁的埃里希,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代孩子的偶像。
  埃里希在足球领域取得的成功,丝毫不逊于斯芬特在商业领域的成功。
  然而,从小到大,埃里希付出的全部努力、取得的全部成就,在老马尔塞尤看来,似乎都是一文不值的。
  作为一个过分成功的企业家,老马尔塞尤所在意的,从来都不是儿子又进了几个球、赢得了几个冠军,在球场上得到了多少的夸赞,或者有没有被媒体誉为“新贝利”、“新马拉多纳”、“德国足球的新希望”。
  斯芬特·马尔塞尤只关心儿子的学习成绩如何,是否长袖善舞,看不看得懂财务报表,能不能看得出商场中的各类尔虞我诈,是否可以在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把他毕生心血铸就而成的em集团发扬光大。
  而在父亲所真正关注的一切事项上,埃里希得到的,从来都是零分。
  于是,在仅有的父子相处时间中,埃里希从斯芬特那里得到的,大多数都是嫌弃和训斥。
  “父亲看不见我的努力也不认可我的成功”,这个认知曾经让小埃里希无比痛苦,却又促使他在逐渐长大之后,用叛逆和更加激烈的言辞回敬父亲的否定。
  马尔塞尤父子的战争,从二十年前开始打响,在七年前进入激战,又在埃里希莫名失忆之后激烈程度稍有下降,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宣告结束。
  直到今天。
  直到老马尔塞尤在全体多特管理层以及新任教练面前,真诚地夸赞了自己的儿子,并且坦言自己买下多特都是为了埃里希。
  哪怕在最古怪的梦里埃里希都没有想到,他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得到父亲的认可,竟然是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而且是直接大加赞赏。
  埃里希陷入了沉默,并且很长一点时间里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一直不对盘的父亲。
  埃里希在发呆,老马尔塞尤就也在陪着儿子发呆。
  分明两个小时前还在嚷嚷“我明天早上还有股东大会”,分明面试主帅前被埃里希强行抽走的财务资料上,还留着毛毛虫似的鬼画符。
  但是老马尔塞尤,却忽然不急于处理自己的商务了。
  但他也只是静静地坐在主席办公室的老板椅上,
  老马尔塞尤可以陪着儿子发呆,可以直接把“让埃里希踢得开心”作为自己唯一的要求,却很难在单独面对埃里希时,再说出什么话来缓和父子关系。
  令人难捱的沉默保持了许久,并且似乎还要继续保持下去。
  最终,打破了这段沉默的,不是马尔塞尤父子,而是罗伊斯。
  罗伊斯主动站了起来,走向了其实还有些畏惧的长辈以及球队主席。
  “斯芬特叔叔,谢谢您为我们着想。”
  “谢谢您对我和埃尔的维护。”
  分明身处多特蒙德的主席办公室里,但是罗伊斯依旧叫的是“斯芬特叔叔”。
  老马尔塞尤矜持着点了点头,表示接受罗伊斯的道谢。
  可是老先生锐利的目光,依旧盯着还坐在原位没有挪窝的埃里希。
  埃里希看着罗伊斯即便相比老爸也略显瘦弱的身子,愣了一会才猛一咬牙,然后就跟上了男朋友的步伐,和罗伊斯一起站在了老马尔塞尤的办公桌前。
  罗伊斯曲起手肘,捅了捅埃里希。
  埃里希没有反应。
  于是罗伊斯又捅了捅。
  埃里希还是没有反应。
  没办法,罗伊斯深吸了一口气,再度开口了,“斯芬特叔叔,您刚刚对我……对我和埃尔的赞许,都是真的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